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械部拥有几架独特的机载红外测量系统,用于各种武器计划的试验和鉴定。本文将评述目前使用的两种红外系统及其测量技术:波束引导寻的器鉴定系统(BASES)和超音速机载红外测量系统。这两种复杂的数据采集系统都装在专门改装的F-4D飞机上。本文介绍了采集飞机,曳光弹和地面目标特征数据的常用技术,还介绍了鉴定导弹反对抗性能、末段跟踪、寻的器捕获范围的一般技术。本文还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另外两个系统:机载红外标定空间测量系统(IRCASMS)和机载红外光谱测量系统(ASIMS)。前者将装在NC-130A飞机上,是一种高空间分辨率辐射计,主要测量地面目标;后者将装在F-4D飞机上,用来测量飞机、戈光弹和干扰器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2.
AERS-Midwest公司研制出一种简单的轻型压力传感器,监控流过飞机翼型的气流,可望用于飞行试验数据采集、机翼结冰探测、风切变报警和失速告警。 这种传感器称为机载升力分析系统(Sola)和空速与方向指示系统(Asdis),看来可用作飞行测试仪器。在飞机上可安装多达128个传感器来采集翼型在飞行中的性能。 Sola测量每个传感器处的实际升力,并可用来确定层流从机翼分离开来的时间和部位。Asdis除给出空速外还给出侧滑角。  相似文献   

3.
美国机载前视式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的研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辐射计式(IR)、微波多普勒雷达和激光多普勒雷达(Lidar)是美国正在研制的三种机载前视式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红外系统(IR)发展现状湍流预报系统公司(TPS)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是美国研制红外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的两个主要单位。 TPS的红外系统 TPS是较早进行机载前视式红外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研制的部门。目前研制出的第三代系统AWASⅢ,已被NASA采用,并装机试飞评估。它的第一代系统AWASⅠ通过测量距离飞机前方案件100米和6公里处的大气温度梯度,并通过一个由温度表示的风切变危险性因子确定飞机前方风切变的危险性。通过试飞得到如下结论: a.在6072~2158米高度范围内,AWASⅠ的前视距离为9.6公里(根据飞机飞行速度折算,前视时间约为54秒)。  相似文献   

4.
周素蓉 《飞行试验》1998,14(2):33-35,38
飞机电气性能参数数字式测试系统是为鉴定飞机的电气性能,并对供电品质进行全面的测试而研制的综合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能够准确而快速地测试飞机电气系统的各种稳态、瞬态性能参数,具有高采集率、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实验室或外场飞机上的各种电气性能试验。该系统通过专用接口装置与机载测试设备相兼容,对飞机飞行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性能分析。它适用于各种型号飞机的电气系统性能测试,是国内目前在飞行  相似文献   

5.
简讯     
美国的航空公司新近同意以FAA为代表的官方机构可从他们飞机的快速数据存取记录器上获取飞行中的数据,以便尽早发现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韦斯汀豪斯公司的MR-3000机载前视式风切变雷达获得了FAA的合格证,这套系统采用了性能降低的雷达罩,且军、民用皆宜,系统可在16千米以远探测到风切变,并在90秒前向机组提供告警。加拿大国际部选用了世博集团的SABRE订票系统,这是SABRE的第一家军方用户,他们将利用这套系统随时跟踪他们的飞机,并为这些飞机分配乘客、提供气象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空》2012,(1):14-14
X-47B验证机完成首飞 2月4日.美国海军的X-47B无人作战飞机的第一架验证机(AV-1)在爱德华空军基地成功完成首飞.飞行持续了约29mm。  相似文献   

7.
飞行中,通过确定飞机位置,即可判定飞机是否在预定航线上及偏航距离多大。目视飞行中,飞杨位置通常按它附近的地标相关位置确定。对于装备有飞行管理系统(FMS)的飞机,在仪表飞行情况下,通过近程或远程导航传感器传  相似文献   

8.
美国俄亥俄州空军基地赖持.帕特森消息——空军进行了第一阶段飞行试验后表明:飞行员在拉到高达5g 时.话音命令系统仍在工作。此后,他们打算在1984~85的财政年度继续研究机舱中的话音命令及警报系统,以便操作某些飞机传感器和飞行控  相似文献   

9.
文章详细的介绍了“DSM3005机载压力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该系统可用来测量歼击机机翼或机身表面气动压力分布,也可用于机翼附面层特性研究。该系统在J7L-416#飞机上进行了三角翼飞机机翼表面气动压力分布测量。测量数据结果表明该压力测试系统工作性能良好,可靠性高。同时,针对在飞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孟利 《试飞研究》2001,(4):39-47
使用“飞行仿真测试系统”(FETS)能提供“在地面上飞行”的能力,提高地面和飞行试验的效率和有效性。飞行仿真是向多种综合系统提供动态数据,响应实际的飞行员输入。飞行仿真能够对以前只能在飞行中进行的综合系统的工作进行验证和研究。其应用包括硬件在回路中首飞前的动态试验、实际飞行方案的飞行前实施、系统改变后的回归测试、许多飞行功能的地面验证以及飞行中异常情况的解析。  相似文献   

11.
在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实际飞行中的机载测试记录和飞行体会,分别介绍了J7L飞机在作超临界盘旋、跃升回转、尾冲和小速度斤斗四个高难度小速度机动动作时,各自的进入条件、驾驶技术要领、动作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供从事过失速飞行试验、战术机动研究的技术人员和飞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动飞机作为未来绿色航空的发展方向,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电动飞机大多采用大展弦比气动布局,在飞行中机翼弹性变形较大,风洞试验测试的焦点结果不能较好地反映实际飞行要求。为了确定轻型电动飞机的重心范围以及得到飞行中准确的焦点位置,以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动飞机为例,建立定常直线平飞和定常盘旋机动飞行的数学模型;基于盘旋机动飞行试验获得测试数据,采用物理解算法辨识得到实际飞行的焦点,并与风洞试验测得的焦点位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盘旋机动飞行试验辨识的飞机焦点位置要比风洞试验的结果靠前;对于展弦比较大且采用大量复合材料的电动飞机而言,在飞行过程中实际焦点位置与风洞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差距,采用物理解算法辨识得到的焦点位置更接近于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的空军飞行试验中心(AFFTC)配备了爱德华数字交换台(EDS)。该系统是能够交换话音、加密话音和时空位置信息(TSPI)数据的DS-1交换系统。爱德华数字交换台中的加密话音和时空位置信息要可靠地传送到别的通信系统中去要求这两个系统必须以同一基准频率工作。为了利用爱德华数字交换系统与别的靶场通过租用商业线路通信就要求他们与一个标准频率源同步。目前,空军飞行试验中心所用的同步方法不适用于爱德华数字交换台。准备组建一个分级同步网络,可为联到爱德华数字交换台的所有系统提供一个公共基准频率。为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绝大多数设备提供同步信源的主时统站(MTS)现已老化,亟待改造。主时统站的改造和同步信号分配网的重建将同时完成。为了使爱德华数字交换台与其它系统可靠地联接,需要建立与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和国家标准局(NBS)的时间同步。人们正在把全球定位系统当作可与USNO和NBS同步的主校频信源。  相似文献   

14.
为世人瞩目的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22已于今年4月9日出厂,6月中旬进入作战飞行试验.按照洛克希德/波音/通用动力公司与美国空军签订的合同,F-22的作战效率应至少是F-15的两倍,并要求在作战模拟演习、飞行模拟器和飞行试验中同时得到验证.和F-22计划的其他各个方面一样,飞行试验也将是综合性的.在加利福尼亚爱德华空军基地的“联合试验部队”(CTF)将和工业界及空军组合成一个单一的指挥部,由空军出任主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飞机飞行试验中如何利用国产激光和探空系统进行机载、地面测试的试飞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实时处理系统进行准确测试和快速(实时)处理。用这套综合系统可以直接获得飞行试验的最后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大气数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包括飞行中大气的状态和飞机的性能.这些信息将传输给座舱中的仪表、自动驾驶仪或电传飞行操纵系统、导航系统、火控系统等.由于飞机的种类不同而导致  相似文献   

17.
飞机液压管路系统振动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及寿命,还将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在首次飞行前,必须对其液压管路系统进行振动和应力测试分析。采用加速度和应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仿真确定实测点,并将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获得飞机液压管路振动的合理测试方法与判据,为判断飞机液压管路振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提供便捷、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整个飞行过程中,包括飞机的起飞、着陆,航路飞行中穿越管制区边界等,在实施前飞行机组都需要通过通信系统向管制员进行申请。同样,如果飞行中需要进行航路改变,希望爬升到更高、更经济的飞行高度层飞  相似文献   

19.
金绮 《国际航空》2005,(7):58-60
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的前身是美国陆军穆洛克轰炸机训练和机炮训练靶场,二战期间被选为试飞场地,1949年12月,该试飞场以试飞诺斯罗普YB—49轰炸机而牺牲的试飞员爱德华的名字命名为爱德华空军基地。从那时起它一直担负着试飞美国(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试验飞行器和各种武器系统的重要任务,对支持航空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机载前视式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是近年来国际民航界及航空电子制造行业关注的热点。我国民用机发展计划也将研制机载低空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负责研制的机载前视式红外低空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试验样机已在去年底通过了航空工业总公司的鉴定。在不长的时间 里,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乃至仿真技术等方面做了充分论证,系统地解决了低空风切变温度特征、探测原理、危险尺度判据、伪信号修正方法、探测波段选择、机载多通道红外辐射计、风切变信息处理计算机快速解算算法及仿真软件等一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