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造了一个满足孔边应力边界条件、层间应力连续条件以及层合板表面应力边界条件的孔边应力单元。并在位移型有限元计算所得位移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精确分析孔边应力的有限元方法。首先,运用莫雷阿(G.Morera)应力函数理沦,构造了柱坐标中满足平衡条件的三维应力场的一般表达式,并使之满足前述应力条件。然后,采用上述表达式并利用修正余能原理与拉格朗日乘子法,建立了由已知节点位移分析层合板孔边应力的基本方程。算例表明,所得计算结果与相应解析解或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ANSYS软件的实体单元solid-46.基于一阶理论的壳单元shell-99和基于整体-局部高阶理论有限元计算了复合材料层合/夹层板结构,包括层合板孔边应力集中和层合板热响应的算例,比较了各算法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ANSYS软件不能准确计算层合板/夹层板的层间应力,对孔边应力和热响应问题精度较低,整体-局部高阶理论有限元对于上述问题的计算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3.
椭圆孔边角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权函数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伟  黄其青 《航空学报》2007,28(2):328-331
 飞机结构中一些用作检查的开口常常设计为椭圆孔,椭圆孔边三维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是该类结构损伤容限分析的关键技术。应用组合法思想构造了椭圆孔边裂纹的权函数,给出片条合成法求解含椭圆孔边三维角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方法,计算了椭圆孔边角裂纹受远方拉伸情况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了椭圆孔曲率半径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给出可供工程参考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4.
实际结构钉孔接触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晋庆  杨庆雄 《航空学报》1988,9(11):521-526
 本文介绍了选择受载严重钉孔的原则和采用弹塑性接触有限元计算孔边应力分布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温卫东  高德平 《航空学报》1990,11(9):440-448
 本文根据压气机轮盘的轴对称问题,取出轮盘包含孔的一个扇形部分,以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作为扇形部分的边界条件,采用边界元法计算轮盘孔边的应力。这与直接用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边界元法具有数据准备工作量小、方便,计算点选择灵活,计算精度高等优点,用于计算孔边的应力集中问题是有效的。文中还推导丁常单元的二阶差分逼近式,用以求解边界上的应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民用飞机大量使用的延性材料2024-T42和7050-T6的标准试样和开孔试样在拉伸载荷下的失效模式及失效载荷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其结果进行验证,提出了开孔金属结构局部高应力下的静强度判别准则。试验结果表明:孔折减系数起决定性影响的是材料的屈服应力与极限应力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大,孔折减系数越小;在此基础上研究孔边单元的网格质量(粗网格和细网格)及孔边埋头窝对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孔边的网格质量(粗网格和细网格)和埋头窝对孔折减系数影响较小,所建立的延性金属结构局部高应力静强度判别准则合理且具有工程价值,对于2024-T42和7050-T6两种延性材料利用该局部高应力静强度判别准则进行计算的保守裕度分别为0.1和0.04。  相似文献   

7.
崔德渝  张行 《航空学报》1991,12(1):87-94
 <正> 计算应力强度因子是确定含有裂纹结构剩余强度与剩余寿命的最重要工作,而有限大体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确定又是应力强度因子确定中最具实用价值的一部分工作。目前,在这方面所采用的方法有:边界配位法、有限元素法与边界元素法等。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与消除模型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复变-变分方法求解有限大板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8.
冷挤压孔边残余应力场中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学仁 《航空学报》1989,10(9):442-447
 本文给出了复杂应力场中圆孔边穿透裂纹问题的权函数解析解和各种基本载荷作用下孔边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并据此计算了冷挤压孔边残余应力场中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而讨论了裂纹在外载荷和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下疲劳扩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赖俊彪  张行  何庆芝 《航空学报》1989,10(5):214-220
 本文利用复交函数方法导出了含内部裂纹有限大板的应力及位移的全场解。用变分原理处理边界条件,求解了含中心裂纹、孔边裂纹、偏心裂纹有限大板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对用铆接加强环加固以后的孔边开裂板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算例表明,本方法收敛快,省机时。  相似文献   

10.
祝青钰  韩峰  隋明丽 《航空学报》2016,37(3):883-893
针对航空结构中常见的孔边裂纹问题,利用Muskhelishvili复变函数法和有限截项法计算了无限大板内圆孔边任意长度双裂纹在任意角度远场均布拉伸应力情况下的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面张开位移,并与相关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数值的拟合,得到了无限大板内圆孔边任意长度共线双裂纹在远场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应用复变函数法和有限截项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面张开位移,不仅适用于无限大板内孔边裂纹对称的情况,孔边裂纹不对称时同样适用,在工程断裂问题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可扩展的燃气轮机仿真对象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谢志武  苏明  翁史烈 《航空动力学报》1999,14(2):143-147,217-218
应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可扩展的燃气轮机仿真建模研究。将燃气轮机仿真的各种计算任务概括为部件计算、流路计算和系统状态计算三个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节点-连接器-部件模型,构造了一个部件模型、工质流程及仿真算法均可扩展的仿真类属框架,并通过一个三轴燃气轮机的容积效应法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复合推进剂贮存寿命及其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探讨了利用强度和延伸率两种老化数据预估推进剂贮存寿命的方法。在分析老化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丁羟推进剂老化的动力学方程,以此为基础预估了推进剂的贮存寿命,分析了贮存寿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不稳定燃烧现象,验证了该模型及分析方法的简捷和有效性。描述发动机燃烧室内气相流动过程的控制方程是非稳态准一维欧拉方程组,液相则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方程组中的源项反映了气液两相耦合及液雾蒸发燃烧的影响。针对不稳定燃烧的机理,考察了压力脉动随着时间的推进对声学扰动的敏感性。计算格式采用两步积分的预测校正法进行选代求解。  相似文献   

14.
多钉连接件钉传载荷计算的一个解析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持平  张行 《航空学报》1994,15(3):310-317
对多钉连接件钉传载荷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个解析分析方法,推导了求解钉载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并给出了若干算例。该方法使用方便,并具有工程分析所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计算实际机翼湍流边界层流动的积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拟坐标变换掺混方法,计算任意外形机翼的三维边界层流动,亦适用于边界层外流为位流或非位流情况。对C-5A机翼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同微分方法可以比拟的计算精度。并分析了在亚音速情况下粘性对机翼升力和力矩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曾颖超 《航空学报》1990,11(9):417-423
 为分析活动目标的随机飞行状态和减小导弹的脱靶量,提出了数学模拟打靶的一种新方法。其中包括卡尔曼滤波理论结合最大似然法的应用,以及建立相对运动的离散化模型和灵敏度矩阵。为改善飞行状态的估计精度,论述了确立飞行弹道修正协方差矩阵的概念。除此之外,还讨论了导引敏感器静态误差影响脱靶量的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加衬套对耳片的加强与止裂作用。提出了销钉与衬套、衬套与耳片之间接触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利用作者编制的耳片应力分析通用程序LUGS进行计算,得出了具有最佳止裂特性的衬套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8.
冀春俊  周新海 《航空动力学报》1988,3(1):27-30,89-90
本文建立了一种工程实用的跨音速叶栅流场分析系统,可进行跨音速叶栅无粘绕流和无粘流-边界层迭代计算。叶栅无粘绕流的计算以Denton拟流向“相对差分”方法为基础,y向采用松驰线性插值算法,所形成的解法能保证以较少的网点获得较准确的结果。边界层的计算采用积分方法,并考虑了紊流边界层的分离问题,文中还介绍了无粘流-边界层的耦合方式。应用本文方法对国内外多种压气机和涡轮叶栅进行了计算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的吻合程度较好,因此,所提出的叶栅流场分析系统,可望为工程设计上实用的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一种近无激波机翼修型的工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现有解全速势方程的一种分析方法和“虚拟气体”概念,提出一种近无激波机翼修型的工程设计方法。避免原“虚拟气体”设计方法中在超音速域内的推进,而采用部分穿透速度边界条件的办法来获得修型的效果。以实现接近于无激波机翼的绕流流场。算例结果表明这种工程设计方法使用灵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实用S形进气道内部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汉东  汪翼云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203-205,223
根据YangJY的思想构造了一种求解湍流k-ε模型方程的有限差分格式—湍流U-格式。采用此种方法以及一种完全N-S方程解算器对变截面S形弯曲进气道内部旋涡湍流运动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型号设计与计算证明了本套方法可以正确地描述流场中的分离、二次旋涡等重要物理现象。作为一种特例,本文给出了一种S形进气道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结果,并与圆截面S形弯管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定性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