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巴基斯坦的航天计划,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卫星通信,卫星遥感,高空探测以及其它的卫星应用。巴基斯坦航天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设计和制造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的能力,以及把轻型卫星送入近地轨道的能力。巴基斯坦还计划培养研究生级水平的航天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长征"二号C/SMA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送入预定轨道。早在1990年,中国航天与巴基斯坦开展了第一次合作,"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首飞搭载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2011年,中巴航天再度携手,巴基斯坦1R  相似文献   

3.
雨水 《航天》2012,(6):64-64,F0003
2011年8月12日0时1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巴基斯坦1R(PAKSAT-1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向亚洲用户以“在轨交付”方式出口卫星,其成功发射对进一步开拓国际航天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空天瞭望     
正欧盟出台航天政策欧盟委员会2016年10月26日推出一项新的航天战略,承诺通过公共投资来刺激创办航天初创公司。欧盟拟在未来1 0年为"伽利略"导航计划和"哥白尼"环境监测计划发射约3 0颗卫星。这两大计划是欧委会2014~2020年120亿欧元航天预算的主要受益者。随着"伽利略"和"哥白尼"计划的上路及其卫星的发射,欧委会正在把注意力转向构建可持续的航天经济。欧  相似文献   

5.
孙广勃 《中国航天》1995,(11):29-33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卫星运载器系列(印度)孙广勃印度国家航天计划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要建立起独立的遥感和通信卫星体系,二是要实现卫星发射的自主。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于70年代初开始实施运载火箭计划。80年代后期,印度将约3亿美元航天预算中的...  相似文献   

6.
李继豪 《中国航天》2004,(7):11-14,18
8%的年经济增长率。IT技术越来越得到全球的认可。科研和技术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所有这些都预示着印度有望在2015年之前成为亚洲的经济强国。为保持这种崛起的势头。印度正在重新确定其航天计划的重点。包括在21世纪前十年里开展绕月探测和返回式卫星任务以及研制发射性能更高的运载火箭和先进的通信及对地观测卫星。为实现其低成本进入太空的长期发展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正在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发计划。并准备首先研制出一个缩比吸气式推进技术验证机。  相似文献   

7.
美国试验小卫星XSS-11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概述 试验卫星系列(XSS)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空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海军研究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项目。美国实施试验卫星系列计划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全自主控制的微小卫星,这种卫星具有在轨检查、交会对接以及围绕轨道物体近距离机动的能力。XSS-10系统是XSS系列计划中的第一个系统,XSS—11系统是XSS系列计划中的第二个系统。  相似文献   

8.
美国航天司令部成立于1985年。它的任务是利用从地面直到3.6万公里高的轨道上的各种系统时刻严密监视地面以及太空中发生的各类大小事件。目前,它正通过实施一系列计划(如军事战略战术中继卫星计划、夏延山改进计划和全球定位系统计划)来更换和改进其空间及地面的一些陈旧系统。 一、机构设置 美国航天司令部总部设在帕特森空军基地,由空军航天司令部、陆军航天司令部和海军航天司令部三部分组成。空军和陆军航天司令部设在帕特森基地,海军航天司令部设在达尔格林。  相似文献   

9.
卫星遥感预测甜菜产量英国在航天活动方面极为重视卫星遥感应用。从1993年夏天开始,英国政府和工业界共同实施了5项旨在验证卫星数据实际应用的计划。英国国家航天中心(BNSC)计划在今后3年内为其投资900万美元,参与这些计划的部门(如私营公司、院校和政...  相似文献   

10.
南非作为非洲大陆经济实力最强、高科技实力领先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一段航天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南非出于提高其国防能力的考虑,制定并实施了一项较为完整的航天技术发展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发展南非自己的低地球轨道卫星及运载火箭(称为RSA)。后来由于南非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这项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最终被迫下马。 随着1999年2月由南非大学生研制的微型卫星的发射成功,南非政府、特别是科技界对南非是否应恢复航天计划、发展卫星技术等问题的讨论逐渐多了起来,并开展了一些专题论证工作。2000年以来,在南…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12,(2):1
2011年,中国共进行19次发射,将21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卫星发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共计69颗卫星在轨运行;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为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制造的卫星已经交付使用。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H—2大型运载火箭于1994年2月4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试验发射成功,这为日本进入世界航天商业发射市场奠定了基础,而其所带的轨道再入试验件的回收成功则使日本成为第四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并为其希望号不载人航天飞机计划完成了一项重要试验。  相似文献   

13.
▲这是阿里安4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中携带多星有效栽荷的投放程序,在有效栽荷整流罩抛掉后,先投放欧空局的气象卫星,再投放航天爱好者卫星。 ..一斯贝尔达(Spelda)轻型结构内装有美国的泛美卫星,左端是火箭第三级,斯贝尔达的顶段已分离, 泛美卫星露出。▲泛美卫星已从阿里安4投放。气象卫星、航天爱好者卫星和泛美卫星这三个有效载荷计划于1987年由阿里安4从库鲁发射场发射。阿里安4一箭多星的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的航天机构包括伊拉克航天研究中心(ISRC)和国家电信局。ISRC下属科学研究委员会,位于马格达。 外界对伊拉克的航天活动知之甚少,只是在其1990年入侵科威特之前,新闻界曾报道过伊拉克计划于1990年8月底进行一次卫星发射。此外,外界所知的伊拉克的航天活动主要是研制Tamous 1火箭。  相似文献   

15.
吴忠 《中国航天》1995,(3):28-28
丹麦的首颗卫星简介丹麦的首颗卫星名为奥斯忒(Oersted)。奥斯忒卫星计划是由丹麦的研究机构和与航天有关的工业团体共同发起的。该计划是受到了业余无线电卫星公司、萨里大学和柏林大学等成功地发射和经营10~50公斤小卫星的鼓舞而提出的。该卫星计划于19...  相似文献   

16.
江山 《航天》2012,(9):15-15
印度政府已批准2013年向火星发射轨道探测器的计划,目的是对火星气候和地质进行研究。探测器最早有望在2013年11月发射。这项探测任务将成为印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向前迈出的又一步。2009年9月,印“月船”1探月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提升了其作为老牌航天国家的声誉。该国还打算在2016年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一位官员称,该项火星无人探测任务估计需耗资7000万-9000万美元。印度政府仍面临着应集中精力解决电力缺口巨大及道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压力。印航天计划起步于1963年。该国研制了自己的卫星和运载火箭,以减少对国外的依赖。  相似文献   

17.
据澳大利亚今日航天网2011年10月17日报道,许多卫星都需要精确的授时信号,确保科学仪器正常作业。对GPS卫星来说,精确授时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所有依赖GPS信号导航的事物都会出错。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计划进行的第三项演示验证名为深空原子钟(DSAC)。DSAC团队计划以汞离子阱技术为基础,研制一款小型、轻质原子钟,并在太空中对其进行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18.
原野 《中国航天》1996,(6):26-28
国外导弹预警卫星发展动向原野为了提高军事航天系统的战术运用能力,各有能力的国家都在调整或修改军事航天计划,其中尤以美国最为突出,其导弹预警卫星计划或因经费、或因政治等诸原因多次改变方案。一、美国导弹预警卫星方案1.后续预警系统(FEWS)在发展国防支...  相似文献   

19.
欧洲于1987年在海牙召开的部长会议上决定开展一项欧洲长期航天计划,其目的是要在欧洲以往所取得的航天成就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利用空间。目前欧洲长期航天计划正在稳固发展,尤其是ESA的科学计划在某些方面已经接近美国的发展速度。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该计划的各项内容及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航天简讯     
日本 5家公司将于 2 0 0 8年首次联合发射地球观测卫星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 (Itochu)、日本卫星系统 (Jsat)公司、NTT数据公司、Imageone公司和NEC东芝航天系统公司计划在 2 0 0 8年联合发射多颗商业地球观测 (EO)卫星 ,这在亚洲尚属首次。这些卫星入轨高度大约在 5 0 0~ 1 0 0 0km ,将装载最先进的商业卫星兼容照相机 ,可提供分辨率小于 1m的目标图像。卫星将覆盖地球上的所有地方。美国RTM成型工艺用新型高性能树脂树脂传递模塑法 (ResinTrarnsferMloding)简称RTM ,是通过较低的成型压力将一定配比的树脂基体材料输送到预放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