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意激光遥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支撑单位之一,拥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意激光遥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支撑单位之一,拥有国际合作基地"航天电子信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拥有北京市认定的"激光遥感与监测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  相似文献   

4.
11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航天遥测遥控专业技术组的挂靠单位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在杭州  相似文献   

5.
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微波组件智能生产线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综合电子产品核心制造平台,是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被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组装工艺中心副理事长单位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的核心支撑机构。  相似文献   

6.
10月25日至28日,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暨航天遥测遥控专业技术组学术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并作为五十周年所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会上,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李艳华作了遥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的报告,指出了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讲述了遥测体制的研究与发展,介绍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遥测系统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遥测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彭晓波主任讲述了国外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描述了我国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创建于1979年,是航天、航空测控领域内跨单位的专业学术组织,在技术咨询、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遥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现有委员36名,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名,委员31名。他们大都是航天、航空测控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有本专业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实力,主要来自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装备部、二炮、中国兵器集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本届委员会的组成较年轻化,吸收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轻技术骨干,增加了专业委员会的活力,同时学历层次得到了提升,硕士、博士占到了近40%的比例。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七○四所自1957年建立以来,先后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几百套航天遥测、测控系统设备,是中国航天遥测及测控技术的开拓者。目前,七○四所以测控通信与卫星导航、精确制导与信息对抗、卫星有效载荷、传感器和以微波为代表的共性技术,即四个专业领...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于1957年12月3日创建,已经历了六十载春秋。老一辈遥测人的辛勤耕耘奠定了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国内领先的地位,新一代遥测人致力打造一流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经过近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已形成了测控通信导航、传感器、雷达与对抗三大主业,专业范围覆盖了测控通信、卫星导航、精确制导与信息对抗、卫星有效载荷、MEMS与传感器、信息  相似文献   

9.
80年代是我国导弹航天及其测控事业迅速发展的10年,也是我国遥测事业迅速发展的10年。70年代末,我国的遥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各自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遥测设备研究、试制和生产能力。但是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同行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局面。1980年2月,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挂靠在七机部七○四所。从此遥测界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由于挂靠单位的积极努力,遥测同行们能有机会经常在一起,就重大学术问题和技术问题进行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我作为遥测界的普通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一度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信息网学术研讨会"于9月8日~12日在兰州召开。会议由副网长单位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主办,网长单位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协办,并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环境工程与可靠性专业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8月5日,第七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青岛成功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会议共收到论文92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12.
《宇航学报》2007,28(2):F0003-F0003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0月,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全国飞行器测控技术领域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宇航学会的分支机构,挂靠单位为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和浙江大学仪器系联合召开的“1989年生物医学工程遥测技术研讨会”于1989年5月17至22日在浙江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单位有航空航天部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  相似文献   

14.
航天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传感器事业部是科研、生产、开发、经营相结合的科研机构,是航天部传感器研究力量最集中的单位。拥有近百名科技人员,其中大部分从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器研究近30年。拥有高级工程师15名,工程师40余人。1984年开始,招收航天飞行器仪表专业研究生12名。近30年来,传感器事业部主要从事温度、压力、流量、位移、过载、振动、噪声、脉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27日,北斗宣传研究与传播中心(以下简称"宣传中心")正式依托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北斗系统宣传工作进入崭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委员汪鸿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庄国京、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笃周、研究所所长原民辉等领导、专家,参研单位代表和新闻媒体出席了宣传中心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固体推进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融合国内多领域技术的进步,推动我国固体推进技术快速发展,探索跨领域技术创新对固体动力的促进作用,拟于2020年7月下旬在贵州省遵义市(具体时间地点以后续通知为准)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三十七届学术年会。受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的委托,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六研究所承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科技委推进技术专业组、上海市宇航学会推进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办。年会将邀请国内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固体推进技术的知名院士、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为加强固体推进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融合国内多领域技术的进步,推动我国固体推进技术快速发展,探索跨领域技术创新对固体动力的促进作用,拟于2020年7月下旬在贵州省遵义市(具体时间地点以后续通知为准)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三十七届学术年会。受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的委托,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第八〇六研究所承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科技委推进技术专业组、上海市宇航学会推进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办。年会将邀请国内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固体推进技术的知名院士、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第二次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74个单位共126名。代表大会收到论文104篇。航天工业部宋健付部长,宇航学会王献、杨沛松付秘书长,会议主办单位航天部704所李尚仁所长,国防科工委等单位的领导出席了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北京仪器仪表学会和北京宇航学会联合召开的,由航空航天部704所和南京航空学院无人机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遥测技术年会于1990年9月14日—20日在安徽休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62个单位的117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78篇论文。代表们对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回顾与展望。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一、本刊是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联合编辑的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是从事遥测技术和有关科学技术的研制、教学和生产人员。本刊为季刊,限内部发行。二、本刊登载遥测理论、遥测系统研制、遥测系统各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调制编码、射频传输、天线、跟踪、记录、数据处理等)的新技术,遥测技术在国防、科研、工农业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