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提高调度策略对工件到达密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对柔性作业车间内的动态调度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调研结果以及Agent建模方法构建了基于多Agent系统的柔性制造动态调度系统;然后结合柔性制造背景下的复杂结构件加工特点对调度过程中任务分解、机床选择、任务分配3个步骤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基于工序块的任务分解机制、基于加工精度的机床选择机制以及基于调度规则的动态时间窗调度方法;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动态调度方法在工件到达密度变化场景下的可行性,对当前实际的柔性作业车间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航过站飞机的地面作业调度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航空公司飞机过站的实际作业调度情况,使用经典AOE网的关键路径算法,计算地面作业的关键路径和作业之间的时间冗余,给出最佳地面作业调度的理论依据。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对目前地面作业的编排的改进措施,这对于机场资源的优化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际航空公司飞机过站的实球作业调度情况,使用经典AOE网的关键路径算法,计算地面作业的关键路径和作业之间的时间冗余,给出最佳地面作业调度的理论依据。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对目前地面作业的编排的改进措施,这对于机场资源的优化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使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双尾撑无人机进行气动力数值计算,得到小迎角范围内的气动特性参数以及双尾撑无人机表面的压力、密度和来流速度分布情况。运用飞机工程经验计算方法对该无人机进行气动力计算,同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方法能够合理的模拟低速流场流动,对无人机的气动布局分析具有重要作用,为下一步无人机的气动布局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航天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分析和讨论了复杂作业模式下车间生产的调度问题,并根据实际的业务流程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自动调度与人工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最后采用实例对调度结果进行了验证.事实证明,这种调度机制可以同时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MES系统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质量等优点。本文以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无人机批量生产的综合计划、质量管控、物资齐套与调度控制之间相互独立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稳定性差、生产资源浪费、缺乏柔性等问题,开展了基于MES的生产调度系统技术研究,对该系统总体构架、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有利于无人机批量生产过程的有序运作和资源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可行性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车间计划调度存在的复杂度高、实用性差等问题,在分析车间计划调度相关的任务、资源和约束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规则的计划调度编制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零件差异性、工艺差异性、设备差异性、以及交货期约束等因素,使得该方法具有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离散制造车间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规模数值计算规模化管理的难题,采用网格计算技术将网络环境下分散的计算资源组建了CFD网格计算环境.采用主动接入方式,以中心服务器为核心的网格计算管理和服务模式,构建CFD网格计算环境,实现了CFD计算在网格环境内的自动化计算管理,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拟真度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静气动弹性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计算结构动力学(CSD)高拟真度模型的静气动弹性优化过程中模型更新自动化困难、求解速度慢的难点,提出了基于几何主模型技术的CFD/CSD一体化参数化建模方法和基于网格单元修正的常体积四面体(CVT)数据交换技术,并引入响应面模型来降低气动弹性优化求解难度.通过AGARD 445.6机翼静气动弹性分析对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以某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例,采用基于二次响应面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了CFD/CSD气动弹性分析与优化,优化后飞行器升阻比增加16%,结构质量减少9%,且响应面模型精度拟合误差不超过1.5%.计算结果表明:所发展的CFD/CSD一体化参数化建模与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拟真度模型的静气动弹性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IMA双层调度算法中的任务可调度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可调度性分析是综合模块化航电(IMA)系统双层调度算法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剖析了单分区调度系统中任务精确响应时间计算方法所具有的计算复杂度高以及计算函数不连续等局限性;然后提出了一种计算任务响应时间上限的快速方法,分析该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得到了双层调度情况下任务响应时间上限的计算方法,并由此推演出任务可调度性分析方法和分区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分别使用定量的响应时间上限相对误差法以及定性的资源放大分析法考察了系统任务数量以及系统利用率对文中提出的响应时间上限计算方法精度的影响程度,并得到了该方法取得较高应用精度的可行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存储过程实现简单分布式计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高性能计算中间件几乎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层级之上为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和资源共享,普通用户一般很难掌握和使用。作者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层级之上使用存储过程完成简单分布式计算的方法,即各节点计算过程相对独立,无需频繁的消息传递,并以蒙特卡罗法计算圆周率为例说明了计算方法的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容易掌握、易于实现,计算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是一种新的高性能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有人机/无人机自组云为场景,研究了基于云数据中心、有人机和无人机任务协同的云端融合任务协同处理架构,在该架构中,有人机作为边缘计算处理节点,无人机作为端节点。通过分层设计,将基于无人机自组云的云端融合架构自顶往下划分为用户应用层、组件服务层、资源抽象层、操作系统层、物理资源层五个层级,并对各层级进行功能划分设计。最后通过典型实例仿真试验做了架构性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BWB)飞机分布式系统一体化研究方法存在计算资源耗费巨大的问题,发展基于多流路体积力的飞机分布式系统一体化计算方法。从沿流线的体积力模型出发,将压气机对气流的作用力用沿流线的源项场代替。将单流路的计算模型加以扩展,综合考虑分布式推进系统与BWB的耦合影响,在分布式推进系统的压缩系统所在区域添加体积力源项,建立多流路体积力计算模型。将其应用于某大型BWB飞机进行一体化数值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全周定常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多流路的体积力模型能够在保证一定计算精度的条件下提高至少10倍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4.
This investigation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the nonpreemptive scheduling of a set of independent periodic jobs in a computer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a collection of processors, memories, and interconnection mechanisms. Such a collection of resources can be used to perform the functions of a process control environment as are found, for example, in the avionics of a military or commercial aircraf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resources permits weight, volume, power, cost, and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to be satisfied. Each periodic job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frequency and its execution time. The inverse of the frequency, the period, is assumed to be an integer, and the initiation time and the completion time of job must be strictly met. An optima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a job set whose members are related by a binar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hat is, if the jobs in the set are ordered in terms of decreasing job execution frequency, then fi = 2fi+1. The optimal result is generalized to includ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jobs are related by fi = kfi+1, where k is an integer.  相似文献   

15.
航空电子系统经过数十年的演进,正朝着更加开放、灵活、智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不断面临新的 问题和挑战, 需要在功能复杂度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高效分配,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通过分 析机载嵌入式计算特点,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理论的同时结合形式化建模仿真方法,针对典型嵌入式计算平台 场景中的组件开展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该方法能够清晰描述航电嵌入式计算的时间关键性特征, 有效辅助设计和论证工作,降低研发周期、提升设计的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据库实现分布式任务的程序和数据存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层级之上的分布式任务的程序和数据存储模型,给出了基本的程序、数据存储模型设计、计算模型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模块,为实现安全的、易用的、高性能的管理者-工作者计算模型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类脑计算是国际上的热门研究领域,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首先,回顾了近年来研究学者对局部脑功能运行机理的重要发现,并了解了其在类脑模型中的应用,如注意力机制和类脑导航等.随后阐述了神经形态计算芯片和人工神经元等类脑计算硬件的结构和特点,并对各国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梳理,从多个角度对类脑计算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全面总结.最后结合各国脑研究计划,分别从硬件和模型两个层面对芯片-算法兼容性及局部-全局整合等类脑计算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李建中  陈良猷 《航空学报》1988,10(12):598-602
 本文用模拟方法时7种国内外公认较有效的启发式作业排序方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种优化结构。建立了求解作业排序问题的软件包PLSP,并用于前喃机械厂5条成组生产线的怍业顺序安排中,所得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某型射击军械系统的射瞄计算机原采用模拟机电式技术实现,存在体积大、功耗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差等缺点,因此,使用数字式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原系统的火控原理及火控构型的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射击瞄准计算机的对外接口关系.重点介绍了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的采样解算时间的确定、计算方法的选取及接口设计等内容.本文所设计的数字式射击瞄准计算机已通过了系统验证并得到了使用,克服了原有系统所存在的固有缺点.文中的设计思想与所用的工程方法对类似武器系统的升级改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Experimental Particle Physics group recognises that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t is in the nature of research for the questions posed to become more complex, requiring larger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each generation of experiment. As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creasingly pool their resources and work together to solve these questions, the need arises for more sophisticated computing techniques. One such technique, grid computing, is under investigation by many institutes across many disciplines and is the focus of much development in the computing community. ‘The Grid’, as it is commonly named, is heralded as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for research, education, and industry alike.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of gri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Globus toolkit and data grids as of July 2002. It will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developing appropriate resource brokers and schedulers, and will look at the future of grids within high energy physic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