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经过几年研究的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封三图1)计划,于1985年12月16日提交给加拿大政府审议,12月底获得批准,预计1986年中期开始研制,1991年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雷达卫星的星上硬件由加拿大斯派尔(Spar)航宇公司(它为巴西生产了两颗国内通信卫星)负责监督制造和装配;主承包商是加拿大马可尼公司和航宇公司。卫星上的硬件利用欧空局的“奥林匹斯”卫星和美国费尔柴德公司的出租卫星(Leasecraft)上的硬件。太阳电池翼使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航宇局与加拿大政府签订了一项联合研制试验性移动通信卫星的协议,航宇局负责卫星的发射,加拿大负责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将于1987年或1988年用航天飞机发射入轨,定点在西经106.5°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移动卫星是一种可为步行、乘船或乘车的人们提供通信服务的卫星。这种卫星既可为运动的用户,也可为不运动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但它主要是为个人提供无线电广播  相似文献   

3.
初夏 《国际太空》1995,(8):20-21
原苏联和加拿大合作研制的苏加卫星(SovCanStar,现改为俄加卫星),原计划1996年发射5颗中的第1颗。它利用新设计的俄罗斯平台,星上的通信电子系统由加拿大斯派尔航宇公司提供。最近,斯派尔航宇公司计划主任刘易斯称,俄加卫星将推迟到1998年发射,以便筹措制造卫星所需要的财政支持。该卫星的研制是从1990年开始的,拟用于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提供广泛的通信业务。星体由俄罗斯Krasnoyarsk的NPO-PM厂制造,它是俄罗斯民用通信卫星的主要厂家。刘易斯今年2月9日说,俄加卫星可能今年中期开始…  相似文献   

4.
1990年10月30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发射了第二代国际海事卫星中的第一颗,这是德尔它系列火箭的第200次发射。11月4日,卫星进入静止轨道,同时展开太阳翼;5日,星上天线对地定向;9日,卫星定点在东经30°赤道上空;12日,卫星在轨测试;12月中旬,卫星投入使用。国际海事卫星-2共制造4颗,由英国航宇公司主承包,合作伙伴有法国马特拉公司、荷兰霍克尔公司、加拿大斯派尔公司、美国休斯公  相似文献   

5.
航天简讯     
美国航宇局与保险公司签订卫星抢修协议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与美国国际技术保险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这项协议的内容是美国保险行业将设法在财力上帮助美国航宇局利用宇航员与机器人完成卫星营救与抢修任务。这项协议说,美国国际技术保险公司将  相似文献   

6.
英国航宇公司拟在世界范围内力求使专用通信和直接电视卫星新平台商业化。新平台是欧空局的“通信和电视大型卫星”的发展型,取名为“奥林巴斯”(Olmpus)平台。该卫星主要是由英国航宇公司设计,与荷兰Fokker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及塞莱尼亚公司,以及加拿大斯派尔航宇公司一起共同制造。欧洲大型卫星将在加拿大总装和测试。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宇局活动》1979年2月报道] 美国1975年4月发射的海洋实验卫星GEOS-3雷达测高计的测量结果表明,它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突破。第一次证明了利用卫星的微波遥感器测量地形等高线是可行的,而且其精度比得上绘制小比例尺地图所用的地面和航空测量。  相似文献   

8.
空间扫描     
德国计划用航天飞机发射一颗新的科学卫星德国航宇公司正在研制的一颗新科学卫星Crista-Spas,将在1994年10月27日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该卫星上有一架红外望远镜,用以测量大气层的动力微结构及其“微小组分”(臭氧层)等。欧洲气象卫星一6故障原因已查明欧空局现已证实1993年11月20日发射的欧洲气象卫星-6的故障原因,主要是该卫星上的红外辐射计信号不稳定,从而影响了气象的观测,如海面温度和云顶高度。加拿大斯巴尔公司为法电信-2卫星提供天钱加拿大斯巴尔航宇公司从法国阿尔卡特尔公司承接了一项1…  相似文献   

9.
一航 《国际太空》2002,(2):16-16
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1年 12月 7日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 ,法国空间中心和美国航宇局用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他 - 2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 Jason- 1海洋观测卫星 ,此次同时发射升空的还有美国的另一颗名为“Timed”的科学卫星。Jason- 1海洋观测卫星由法国空间中心和美国航宇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联合研制。 Jason- 1卫星是“托佩克斯 /海神” (Topex/Poseidon)卫星的后继星 ,它将接替已经运行了 9年的 Topex/Poseidon卫星 ,为国际科学界迅速提供几个小时或几天内海洋状态的有关情况。Jason卫星计划是发展未来海洋观测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宇局宣布,他们将把一系列新的小型科学卫星提供给美国的大学和研究中心使用。现将提供的卫星分述如下: 航宇局将利用小而有效的侦察兵火箭发射小型探险者卫星,以提供较便宜的物理、天体物理学以及大气领域的研究条件。预计1992年中期将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第1颗探险者卫星。这种卫星是从51项建议中挑选出来的,期望工作寿命为5~6年,重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宇局的一个科研小组正在研究利用激光卫星测量全球风速以准确预报天气的新方法,这一研究项目耗资1600万美元,它将利用围绕地球不同轨道运行的卫星测量风速。卫星将向大气发射无害的激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地球科学家们正在合作设计一种卫星系列,即地球观测系统(EOS),它将在今后10年逐步取代分散的极轨道气象、陆地和海洋遥感卫星。EOS 的设计宗旨是监视由自然力和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并执行传统的气象和科学观测。该系统包括由航天飞机发射的3颗极轨道卫星。其中两颗将由美航宇局和国家海洋大气局提供。这两个美国平台将采用下午1:30穿过赤道的轨道,以便与受太阳热照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1日,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航宇局首脑齐聚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会议,会议公布了《国际空间站:造福人类》和《国际空间站利用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供给与服务部(Department ofSupply and Seruices)与 Spar 航宇有限公司就 Radarsat 卫星系统的设计与研制工作签定了一项合同,合同价值为14400万加元。Radarsat 卫星将于1990年射入极地轨道。该卫星能够提供出有关加拿大的矿藏、森林和农业资源信息,以及北部水域的冰层分布数据,卫星有效载荷是一部合成孔径雷达。Radarsat 卫星将由加拿大能源、矿藏和资源部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5.
简讯     
航宇局用激光束记录器生产卫星照片美国航宇局已用激光束记录器生产它的全部卫星照片,从而使卫星照片的生产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该记录器将是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主要的照片生产设备,它所产生的图象每条线高达20000个象点。航宇局还安装了一台计算机预处理系统,以提高陆地卫星反束光导管摄象机的照片质量。激光束记录器和计算机预处理系统可以快速生产反束光导管摄象机的彩色合成图象。  相似文献   

16.
6月10日,美国的德尔它2火箭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将“水瓶座”海洋观测卫星送入太空。“水瓶座”卫星由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和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联合制造,是美国航宇局和阿根廷航天局的合作项目。它在美被称作“水瓶座”,在阿根廷则被称为“SACD(科学应用卫星D),携带高灵敏度照相机、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设备,  相似文献   

17.
陈杰  陈菲 《太空探索》2013,(3):30-33
2013年1月14日~25日,美国航宇局(NASA)和加拿大航天局在国际空间站上成功完成了"机器人燃料加注任务"(RRM)技术演示验证的第三项重要试验,即在轨加注模拟乙醇燃料。这是NASA继2012年3月和6月先后完成开启RRM工具启动锁切割卫星锁线和拆除模拟卫星冷却剂气体设备试验之后,在RRM中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标志着美国在机器人燃料加注技术方面获得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美国再次考虑太空发电计划据法新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美国航宇局正在重新考虑向太空轨道发射太阳能发电卫星,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其有两个卫星计划设计蓝图,20年后可付诸实施。一个名为“太阳塔”,它由一组在距赤道上空约12000km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构成,每颗卫星发电功率为200~400MW;另一个名为“太阳圆盘”,它由一组轨道高度高得多的卫星组成,虽形状与“太阳塔”卫星相似,但成本比“太阳塔”卫星高,每颗卫星发电功率500MW。这些卫星将把能量输送回地面。加拿大、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无线电传输能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11,(4):9-11
美国航宇局气候研究卫星发射失败3月4日,轨道科学公司的金牛座XL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航宇局用于加深对地球气候系统认识的"光辉"卫星和3颗微小卫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2月,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项目通过关键设计定型评审,进入组装和测试阶段,从而为其2018年的发射作准备。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由美国航宇局、欧洲空间局和加拿大航天局联合制造,原计划在2010年左右发射。2011年,由于预算从20亿美元膨胀到87亿美元,以及发射滞后,国会威胁要取消该项目。美国航宇局不得不重新制定计划,此后,该项目一直在预算内严格按期进行,但它每年的预算仍占据美国航宇局天体物理学每年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