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太空》2013,(7):20-26
载人航天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和军事力量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10年,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1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总体构想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所属航天员系统负责选拔训练航天员乘组;空间实验室系统负责研制天宫-2空间实验室,为空间站研制进行先期技术验证;空间  相似文献   

2.
前言     
《太空探索》2023,(6):6-7
<正>伴随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相继升空、对接空间站,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天宫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回顾中国空间站建设过程,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2020年5月5日18时,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任务取得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5月5日18:00,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B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88s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此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及搭载的试验船和试验舱,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第二研究院抓总研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载人航天CMS 1 1 宏伟的空间大厦 2013年,我国天宫-1与神舟-10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我国下一步将研制和发射天宫-2空间实验室和货运飞船,最终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我国第一座空间站. 犹如空间大厦的空间站也可称为航天母舰、宇宙城堡,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航天器,于20世纪70年代问世.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大、寿命长、功能强,可长期有人照料,大规模开发太空资源;但它不能天地往返,需用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等天地往返运输器把人和货物送上去或接回.  相似文献   

5.
<正>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2012年1 1月29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支持与指导下举办了第四届CAST空间技术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展". 本届论坛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主持.在论坛上,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专家等,就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总体方案构想和各大系统的相关方案作了精彩的报告.与会人员就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国际空间站”工程标准分布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引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是一项多方合作、技术跨越发展的庞大工程,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不但面临多单位、人员的配合、技术协调,还面临技术复杂、管理和技术交融,以及未来空间站运营管理、国际合作等一系列问题,且空间站具有一次发射反复应用在轨维修的特点,相关技术需要提前达成共识,并规范化开展。这对"引领性标准"实现先导和监督作用提出了高要求,标准化对象要准确,标准内容要正确。然而载人空间站是全新的研制,很多需要引领  相似文献   

8.
<正>2023年,中国空间站进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一方面,研究人员充分利用空间站目前已配置的舱内实验柜和舱外载荷,开展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等多领域前沿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果;另一方面,为逐步提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近地轨道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统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研究人员正在开展航天器研制、空间站升级、航天员选拔训练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2月24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空间站组合体模型、各型运载火箭模型以及航天服、空间站环控生保设备等展品悉数亮相,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等未来载人登月主要飞行产品模型更是首次公开展出。盛大开展,展示载人航天三十年辉煌成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目前空间站已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本次展览全面系统回顾工程全线30年来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5月5日晚,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召开。其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了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进展情况。解读: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迎来"开门红",拉开了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序幕,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如上图所示。左图为中文标识,右图为英文标识("CMS"为"中国载人航天"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缩写)。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如下: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代号"X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称,自公布之日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用新的标识,载人空间站及货运飞船有关文件及宣传文稿一律使用新的规范名称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0,(6):5-5
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13.
苏联为了赶超美国相对占优势的空间技术,目前正在努力把载人与不载人的重型助推器研制工作同大型空间站的研制工作结合起来。它目前正在从事一项空间建造计划,其组成部分是:①土星-5级运载火箭,可把136~181吨(30~40万磅)有效载荷置入轨道;②研制重型载人航天飞机,其大小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轨道器;③研制重型空间站,到1994年末,要把同一设施上的12名字航员送入轨道;④研制轻型航天飞机,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2018年核心舱发射的临近,天宫空间站的新闻报道不断增加。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庆祝活动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举办座谈会并发布了《空间站工程研制进展》的资料,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天宫空间站的发展动态。6月1日北京展览馆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更是展出了天宫空间站的大型仿真模型。921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已经不再是遥  相似文献   

15.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于2020年5月5日成功首飞,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及返回舱试验舱的组合体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跻身国际前列,为我国空间站工程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1概述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将进行载人空间站的建设,工程的目的是掌握空间组装技术,建成我国完整的载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8月4-6日,第四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立足地月空间技术创新,推动载人航天持续发展"主题,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展望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主持开幕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分别致辞。周建平在开幕辞中表示,当前,工程全线正在周密组织实施空间实验室任务,扎实推进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同时,也在着眼推动载人航天活动向更高、更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04,(10):16-17
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在1961年发射的东方号载人飞船: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发射成功并正在便用的载人航天器一共有3种: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在1 961年发射的东方号载人飞船.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发射成功并正在使用的载人航天器一共有3种: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20.
正天地往返载人航天器"联盟"号飞船苏联/俄罗斯研制的"联盟"号飞船是苏联第三代载人航天器,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最可靠的载人航天器,作为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器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曾经服务于"礼炮"1号至"礼炮"7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自1967年"联盟"1号飞船(左图)使用以来,经历了多次改进,形成了"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