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京明 《飞机设计》2007,27(3):70-73
针对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中小操纵位移频次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小操纵位移频次的级别。同时,在原某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的基础上再次对其小操纵位移频次进行了计算,去掉了这一级别以下对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无影响的小操纵位移频次,从而完善了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另外,对小操纵位移频次问题研究结果在其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机全机载荷谱实测工作,主要从地面实测载荷谱编制的角度论述了地面载荷实测数据的处理、过载谱的编制以及与编谱相关的飞机参数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几种飞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编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某型飞机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载荷谱编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鹰500飞机的设计和使用特点,选用了FAA推荐的通用飞机实测载荷谱数据,按照民机的TWIST编谱原则编制出用重心过载表示的“飞-续-飞”随机疲劳试验载荷谱,用于小鹰-500飞机机翼疲劳试验,并参照国外文献中有关尾翼载荷谱的保守处理方法,采用了从重心载荷谱计算出配套平衡的平尾机动载荷,将其幅值放大1.2倍和频次放大3倍的做法,编制出了平尾疲劳试验载荷谱。  相似文献   

5.
操作相关的发动机载荷谱模型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某型歼击机发动机重心法向过载谱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与操作相关的航空发动机载荷谱的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表明:一个操作相关的发动机载荷谱可以用泊松随机过程描述,由持续时间分布和到达时间间隔分布以及载荷持续时间累积频次曲线和载荷穿级计数次数累积频次曲线等四个因素完全确定,其中持续时间和到达时间间隔均服从指数分布。在保证上述四个方面等效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相关的载荷谱仿真方法,并对该发动机的重心法向过载谱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与实测载荷谱吻合较好,仿真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孙书田  杨建忠 《航空学报》1998,19(4):476-480
利用飞机定型试飞实测数据编制飞机载荷谱是一种新的编谱途径。简述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可能性、技术关键及解决方法。提出了载荷谱起落形成的原则及方法,数据收集应注意的事项,数据的预处理及数据处理方法。最后以我国自行设计及研制的某战斗机为例,详细说明了定型试飞阶段载荷谱的编制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飞机主操纵系统疲劳定寿以及所涉及与机体疲劳同试的全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方案制定、基于操纵载荷及操纵位移实测数据的动态及静态疲劳试验载荷谱编制、疲劳试验验证、零组件拆检、系统寿命计算、外场故障统计、问题分析处理以及疲劳寿命评定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系统疲劳定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说明实施飞机主操纵系统疲劳试验验证、系统疲劳定寿,以及其寿命评定,应涉及系统疲劳和静态性能2个方面,这样,不仅可以真实考核或验证飞机主操纵系统零组件及其支持件的疲劳性能、带有寿命指标要求的系统静态性能,而且实际有效地暴露操纵系统疲劳设计的薄弱部位及薄弱环节。由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设计改进、补充和完善现有飞机维护规程及相关条款,能够进一步保障外场飞机的正常使用和飞行操纵安全。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测数据的疲劳寿命分散系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基准谱、严重谱编制研究的深入,利用实测数据编制载荷谱在编谱方法和分散系数取值等方面需 求愈发迫切。从正态概率分布理论出发,讨论影响疲劳寿命分散系数取值的主要因素;针对基准谱和严重谱之 间的差异性,提出基准谱和严重谱的折算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编制的基准谱和严重谱折算系数进行比 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实现基准谱与严重谱之间损伤分散系数的折算取值。  相似文献   

9.
 将实测载荷谱对飞机结构造成的损伤量作为随机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出满足高置信度的中值原始载荷谱,然后,根据损伤等效原理,编制飞机结构加速试验谱。此加速试验谱保持与原始实测谱主波型态和载荷序列不变,只对二级波进行等损伤折算,它只有原谱的1/5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中值随机载荷谱编制方法是9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新的编谱方法,本文对该方法提出者未具体论述的寿命估算方法选用原则、代表起落的选取准则及实测最大值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以往常用前起落架载荷谱存在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轰六前起落架主、辅减摆器使用载荷谱的实测、疲劳试验实施方法和试验结果的介绍与分析,初步探索了我国以往常用前起落架载荷谱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疲劳试验结果与前起落架外场实际破坏不符的原因。并对今后编制前起落架载荷谱和确定前起落架疲劳试验加载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传统雨流计数法适用于常规疲劳载荷计算,不能保留振动疲劳的频率信息,但是频率对于振动疲劳十分重要,因此在传统雨流计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频率雨流计数法。以某型号发动机试车振动加速信号为例,采用振动疲劳载荷谱的编制方法,编制振动信号功率谱、载荷 - 频次载荷谱、振动疲劳载荷谱,对频率雨流计数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编制的载荷谱能够反映发动机实际工作载荷,满足实验室疲劳试验载荷谱要求。  相似文献   

13.
副翼是民用飞机重要操纵面之一,主要功用是产生飞机滚转力矩,用于改变飞机的航向。现代中大型飞机的操纵系统大都采用伺服作动器-操纵面装置,当操纵面受到铰链力矩时作动器也相应受载。以民用飞机副翼作动筒为研究对象,基于试飞实测数据与主操纵面作动筒载荷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的作动筒载荷事件划分方法。结果表明,该事件划分方法效果理想,较好地反映出了不同飞行事件之间载荷均值的差异。通过对14 000次飞行作动筒载荷历程进行雨流处理,给出了相应的载荷谱及载荷幅值、均值分布直方图,总结出相关分布规律。该疲劳载荷谱及相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实践中的寿命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理论研究和飞行实测结果,探讨确定直升机四个操纵,即总距、纵向和横向周期操纵、尾桨距操纵范围的方法,以及应考虑的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
飞机起落架载荷谱实测与编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克格  闫楚良 《航空学报》2011,32(5):841-848
飞机起落架载荷谱实测时,应变计粘贴位置的选择是载荷谱实测的基础,然而起落架结构复杂,可供选择粘贴应变计的位置十分有限,因此研究并给出了起落架载荷谱实测时选择的典型测试切面,以为其他起落架载荷谱实测提供重要参考.根据实测载荷-时间历程,依据起落架受力特点对其进行了典型任务段的划分,分别对各个任务段进行载荷谱的编制.针对某...  相似文献   

16.
蒋祖国 《航空学报》1981,2(1):21-31
 载荷谱的编制是确定飞机结构疲劳寿命的重要一环,而计数法的选择和简化原则的确定又是编制歼击机使用载荷谱的两个突出问题。 七十年代初,荷兰宇航实验室提出了NLR法。这种方法从计数原理上看与应力应变迟滞回线一致,能真实地反映飞机所受的疲劳载荷,从简化原则上看,则是常均值简化原则。在此法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变均值和双波法简化原则。 本文通过实测和大量调研,给出了歼击机50飞行小时典型随机载荷历程,以此作为原始依据,用两种计数法和四种简化原则进行了载荷谱计算和相应的寿命估算。并且用六种不同的载荷谱做了成组对比试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分析,为今后歼击机载荷谱的编制在计数法和简化原则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的数据处理与编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的数据处理与编制是飞机机载设备环境可靠性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飞机机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客运飞机为例,对基于Welch法和GJB最新标准的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数据处理与编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实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统计,编制出了飞机机载设备综合环境试验剖面图。所建立的针对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数据处理方法与编制原理,满足了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谱的试验要求,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的可靠性评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型飞机座舱盖载荷谱编制中,采用包括飞行训练大纲和内厂、外场试飞大纲作为飞行剖面编制依据、以飞参数据作为温度载荷原始输入、温度计算以实测结果进行校对以及温度计算采用大气状态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使座舱盖载荷谱更接近飞机使用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9.
就飞机载荷谱实测机翼地面标定的原理、标定方法及标定数据处理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对飞机载荷谱实测的前期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直升机操纵助力器工作时高频动载叠加静载气动载荷扰动的特点,设计了模拟高频动载叠加静载的电液加载系统对助力器进行加载.采用静载与高频正弦动载叠加的液压加载系统对助力器进行仿真.建立了电液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在编制的操纵谱和加载谱条件下进行了系统的负载轨迹分析,得到了负载轨迹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得到负载轨迹区域的外包络线的解析表达式.按照加载系统动力机构负载最佳匹配原则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特征点组合并结合实际加载需求进行了液压动力机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