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1月,美国宇航员杰塞夫·艾伦和戴尔·加德纳成功地回收了漂泊在低轨道上的西联星和统一卫星,保险公司获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他们对能有希望弥补一些卫星损失而感到高兴。但是,对空间保险来说,第51-A 次航天飞机飞行成功的意义却远远超过一张更有益的资产负债表。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空间不但能有效地执行日常工作任务,而且会带来很多益处。第51-A 次航天飞机飞行是专用于验证卫星维修业务的一系列飞行的第三次。第一次是在1984年4月(第41-D 次航天飞机飞行),宇航员  相似文献   

2.
西德 MBB 和 ERNO 公司1978年5月开始研制的“航天飞机支架卫星”(Spas),即“自主飞行平台(卫星)”,耗资3200万马克,另外花2500万马克制造支架卫星上的仪器设备。支架卫星进行了两次飞行试验,一次在1983年6月,另一次在1984年2月,均由航天飞机发射和回收,进行了空间实验,并带有一架标准组件光电多光谱扫描器(MOMS),拍摄了大量地球照片。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6日至13日,航天飞机第11次飞行期间,成功地回收并修理了失灵的太阳峰年卫星,使这颗发射后(1980年2月14日发射)只工作了九个月的卫星“起死回生”,从而开创了宇航史上回收卫星的新纪元。航宇局还打算回收在705公里高度运行的已发生故障的陆地卫星-4。但是,航天飞机目前飞行高度限界只有500公里,500公里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2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2:50,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中心起飞,执行第36次飞行任务。航天飞机在110海里高、62度倾角的轨道上飞行,这是美国航天飞机迄今为止飞行的轨道倾角最大的。在飞行18圈时,即入轨后27小时,航天飞机释放了双重使命的AFP-731侦察/情报卫星。 AFP/731卫星重37300磅,设计寿命5年。国防部拟在卫星寿命结束前,进行首次空间加燃,延长它的寿命3年。而后回收或在轨更换部件,再次使用。卫星上装有数字图像摄像机,能精确拍摄地面目标,如潜艇船坞和  相似文献   

5.
□□1998年世界各国共成功地进行了75次发射活动,把142个航天器(不包括从航天飞机释放和回收的卫星)送上了预定轨道(详见表1)。美国进行了33次发射(包括5架次航天飞机的发射),一共发射76个航天器,另外还用别国火箭发射了19颗美国卫星;俄罗斯进...  相似文献   

6.
德国和凯泽尔-特雷特公司已结束了1993年2月用航天飞机发射和回收天文搭载平台卫星总装的研究工作,平台上有一架紫外线望远镜。它的灵敏度比以前的灵敏度高30倍。今年9月里,德国把这颗天文科学卫星运到美国卡纳维拉尔角,1993年2月22日将在STS-51次飞行时从300公里高度的航天飞机上释放它,在5~7天内予以回收。卫星与航天飞机飞行间距约100公里。这颗卫星是德国空间局(DARA)和美航宇局合作的一颗天文卫星,卫星回收后,经检修还可下次使用。  相似文献   

7.
1994年10月,美国航天飞机把一组遥感器置入地球轨道,用于对地球大气层进行观测,其是美国航宇局从宇宙对全球进行长期研究计划的一个部分。这些遥感器都装在一个可回收的自由飞行平台上,这是航天飞机卫星公共平台的一种先进型号,称谓ASTRO-SPAS卫星。它通过航天飞机遥控器系统的机械臂将其释放,再由指挥员将其机动飞行到离航天飞机几千米至几百千米远的空间,对地球进行几天观测,然后由航天飞机回收带回地面。ASTRO-SPAS的原型是SPAS-01,它的首次轨道飞行是在1983年6月,1984年2月又飞行…  相似文献   

8.
据华盛顿12月14日消息,航天飞机宇航员暂定于1983年12月在空间修理一颗失效的太阳监视卫星,这项大胆的操作将首次论证航天飞机不但能发射卫星,而且还能在轨道上回收甚至修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卫星。这颗太阳监视卫星叫太阳峰年卫星,价值6700万美元,是1980年2月发射入轨的,只是由于电子设备故障使七台科学仪器巾的四台失去了效能。太阳峰年卫星目前的轨道高度为545公里,正在缓慢地下降。它的高度是很重要的,因为低于大约458公里时,就可能使卫星难于被空间操作的宇航员控制。目前,太阳峰年卫星  相似文献   

9.
“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地把国防部的一颗军事侦察卫星(据透露是新一代的电子侦察卫星)置入空间后,于1月27日返回地面。这次飞行(编号51-C)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5次飞行,是“发现”号的第3次飞行,整个飞行过程都是保密的。这次飞行成功,标志着美国在利用航天飞机进行军事操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飞机和欧洲阿里安火箭在过去两年发射卫星竟争中,航天飞机成功六颗,失败三颗,而阿里安发射十二颗卫星,全部成功。现又揭开第二轮竟争序幕。在阿里安四次商用结束之后,到1987年底向阿里安空间公司预订登记发射的卫星有25颗,收入六十四亿法朗。日本宣称,从1992年至2000年之前,将用 H2运载火箭参加美国和欧洲竞争发射卫星之战,争取发射80颗卫星(包括本国卫星),大  相似文献   

11.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五名宇航员在第八次飞行中顺利完成多项飞行任务,进一步说明航天飞机计划的成熟程度和灵活性。飞行后,对轨道器异常进行的维修比任何一次飞行都少(只有18处),航天飞机计划管理人员说,这些问题都很小。这次飞行,成功地论证了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的能力,确信,该卫星能胜任为空间实验室-1中继科学和工程数据的任务。飞行中,宇航员对地球进行了大量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宇局原计划在1987或1988年回收曾经修复过,又放回太空工作的太阳峰年观测卫星。该卫星是1984年4月由航天飞机在轨道上回收修理,并重新送入原来轨道的。  相似文献   

13.
去年12月2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一颗造价5亿美元的第6代照相侦察卫星KH-12成功地送入到倾角为98°的预定轨道,卫星重14.5吨。KH-12照相侦察卫星可回收到航天飞机货舱内,进行空间加注燃料,也可带回地面,这样可从原来5年工作寿命延长到8年工作寿命。卫星上除装有以前“大鸟”照相侦察卫星上的高性能望远镜头照相机外,还增添了雷达照相技术。KH-12的分辨率为0.1米。  相似文献   

14.
航宇局陆地卫星计划办公室请求航天飞机管理人员在1986年4月安排修理或回收失灵的、价值六千万美元的陆地卫星-4。这是继航天飞机修复了太阳峰年卫星和计划今年年底拯救印尼统一-B2卫星之后的又一项预定修理飞行任务。这次飞行将首次验证航天飞  相似文献   

15.
两颗卫星追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1996年11月19日升空当晚,宇航员们成功释放了3.5吨、用于天文研究的紫外线望远镜,22日又释放了用于半导体薄膜生长试验的碟型卫星(见图)。 近3天来,“哥伦比亚”号领头、碟型卫星居中、紫外线望远镜断后,三个相距很近的航天器同时在离地面352公里的轨道围绕地球运行,形成了两颗卫星追随航天飞机的奇观,这在美国航天飞机飞行史上还是首次。 因担心两颗卫星有可能在太空相撞,只好比原计划提前3小时回收  相似文献   

16.
1984年5月航天飞机(41C)挑战者向空间发射了一颗重约十吨的长时间暴露装置(LDEF),也就是一颗重型自由飞行卫星。它采用重力梯度稳定,最初旋转每分钟低于0.25度。挑战者上的指令长特里·哈特巧妙地使挑战者保持在此旋转度之下,使之射出运货舱。该卫星是一个无源的飞行器,在460公里高度绕地球运行,周期93.99分。原拟让它飞行一年,1985年4月由挑战者予以回收。据说在第十五次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和有关公司为能经常地到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现正研制第一颗称为“空间飞行器装置”(SFU)的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科学实验卫星。这颗卫星计划在1994年由第三枚H-2型运载火箭发射,运行6个月左右之后由美国的航天飞机回收。SFU可以在太空进行各种试验,特别是在材料实验方面将  相似文献   

18.
2016年4月18日,实践-10回收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回收。实践-10是我国第一颗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其成功完成预定任务对促进空间科学研究领域的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卫星总设计师赵会光。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1月11日格林威治时间12点9分,屹立在卡纳维拉尔角39A号发射台上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携带着布兰德(指令长)、奥弗迈尔(驾驶员)、艾伦和勒努尔(有效载荷专家)等四名宇航员以及两颗国内通信卫星,腾空而起,直指蓝天。在这次飞行中,成功地把美国卫星商业系统的SBS-3卫星和加拿大的安尼克-C卫星发射到预定的地球同步轨道位置上,从而揭开了商业性空间运输的序幕。那么,在航天飞机上究竟是如何发射同步卫星的呢?本文将作一简单的介绍。一、特殊的发射设施在这次飞行中,为航天飞机配备的主要发射设施就是两个旋转式垂直发射架。每个  相似文献   

20.
美航宇局(NASA)最近几年的空间预算数字一直保持上升趋势。1984年度,NASA的重点仍然是:尽可能迅速地使航天飞机系统成为完全工作型,并继续探索航天飞机整个应用能力的新途径。 1984年NASA预算计划中,将完全保障实现四架航天飞机轨道器机群计划,要准备出足够的结构与分系统备件,以确保机群在事故中的急需。1984年度总预算为71亿美元,空间运输系统将近占一半约35亿美元。其中航天飞机生产预算额为15亿美元、航天飞机操作预算额(包括发射、飞行、回收)为15.2亿美元。另外,在1984年的预算中要求继续为航天飞机回收和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