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空间站(ISS)安装有一值得称赞的主动、被动辐射测量体系。该系统用来参与实时的飞行任务,提供乘员辐射剂量数据,及包括国际空间站内、外辐射场的详细信息。在主动辐射监测方面、目前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有两套在站仪器,第3套计划在2002年4月随SO-Truss部件发射到ISS上。  相似文献   

2.
ISS建造需要1000多小时的EVA。在ISS外部进行出舱活动,航天员可能会很大程度地暴露在电子和质子辐射的作用中。图1和2包含了典型的ISS轨道存在的电子和质子能谱。当前EVA航天服设计期间,服装设计者们并没有预想到ISS建造需要大量EVA,辐射屏蔽也没有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因此,在ISS着手建造之前需要制定辐射防护指南。这些指南将以需要确认的计算模型为基础。完成电子和质子在不同位置上穿透航天服最小能量的直接测量,这是确认计算模型的其中一步。另外,这些测量可能会影响未来的航天服设计。  相似文献   

3.
谢敏  高建民  杜谦  吴少华  秦裕琨 《宇航学报》2016,37(8):1023-1030
为探明阿尔法磁谱仪(AMS)的温度变化规律,并为制定AMS的热控制方案提供指导和依据,推导了AMS重要区域(AMS前方、后方、顶部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计算公式,分析了这些区域太阳辐射热流随轨道参数的变化,解释了AMS顶部的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在热控方案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在国际空间站(ISS)正常飞行姿态下,AMS前、后方和左舷的太阳辐射热流受太阳光与ISS轨道面的夹角(β角)、ISS与会日点的角距(θ角)和地球阴影区的影响,AMS顶部太阳辐射热流受β角和θ角的影响。得出结论:β角、θ角和地球阴影区均是影响AMS温度的主要因素,各区域的太阳辐射热流变化规律可以作为设计AMS温度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5):63-63
据Nasaspaceflight网站2012年8月1日消息,莫斯科时间当日23时35分,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用联盟-U火箭发射进步号M-16M货运飞船。据悉,M-16M在绕地球轨道飞行4圈之后成功与“国际空间站”(ISS)快速对接,向ISS运送2.5t补给,包括食物、水和科学设备(包括用于生物技术实验的菌根真菌发酵罐和细胞材料等)。  相似文献   

5.
作战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红外对抗与抑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中刘空作战飞机(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大气传播透射对红外制导导弹探测这些红外目标的影响,机载红外对抗措施(告警技术,红外诱饵与干扰)以及飞机的红外辐射抑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贺朋梓 《航天》2014,(5):36-37
2014年1月8日,美国航宇局(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与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约翰·霍尔德伦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奥巴马政府已批准将国际空间站(ISS)现有的运行期限至少延长4年,即延至2024年。  相似文献   

7.
利用60Co γ-射线对钡冕玻璃(BaK3)、镧冕玻璃(LaK3)、火石玻璃(F10)、镧火石玻璃(LaF3)、轻火石玻璃(QF3)和重火石玻璃(ZF4)进行辐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光学透射率的影响及这些玻璃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适应性。光学透射率测试范围为400~1 100 nm。结果表明所有玻璃在辐照后可见光透射率都下降了,而在近红外波段下降不明显(除了QF3和LaF3)。尽管F10和QF3光学透射率在辐照前相似,但是辐照后F10衰减是所有玻璃中最小的,而QF3衰减最为严重。研究发现,当达到一定辐照剂量后,玻璃材料的透射率不再继续衰减,而是趋于稳定。这些结果为空间光学系统针对辐射进行冗余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 未来近地轨道和行星航天服将建立在现在的舱外航天服装备(EMU)基础之上。直到2005年,EMU已成功保障了91次EVA任务(通常每次EVA使用两套EMU),在未来5~10年中,为了完成国际空间站(ISS)的建造,还要保障30~60次EVA。  相似文献   

9.
无线视频系统(WVS)支持国际空间站(ISS)的装配,它可实时地向航天飞机轨道器(SSO)和飞行任务控制中心(MCC)提供航天员舱外活动(EVA)的视频监督信息。功能模块图解如图1所示,图里包括乘员舱、载荷平台以及舱外机动装置射频(RF)摄相机组件(ERCA)。乘员舱组件提供系统性能的控制和监测,此组件包括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个是由乘员使用的面板接口(无线视频接口盒-WIB),  相似文献   

10.
反辐射导弹设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辐射导弹(ARM)是一种利用雷达辐射源的电磁波,发现、跟踪并摧毁雷达系统的导弹。反辐射导弹的出现,使仅有“软”杀伤能力的电子战有了“硬”摧毁能力。论述了反辐射导弹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讨论了提高反辐射导弹性能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包括:缩窄工作频带、采用比相比幅单脉冲侧向体制、数字化和集成化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0,(6):60-60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ESA)的成员国将决定是否批准拨款对其自动转移飞船(ATV)进行升级。目前,该飞船主要用于向“国际空间站”(ISS)运送补给物资。但经过升级,它将具备运送物资设备重返地球的能力,甚至可以载人飞行。对于这项升级的可行性研究将需要额外的1.5亿欧元拨款,欧洲国家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决定是否继续这一项目。  相似文献   

12.
介绍 航天服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航天员在太空或行星表面上的工作能力。随着与国际空间站(ISS)有关的舱外活动(EVA)大量增加,为改进美国航天飞机舱外活动装备(EMU)和俄罗斯“奥兰”航天服提供了一个持续不断的推动力。同样,火星载人飞行和重返月球任务提供了研发先进航天服系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国际空间站(ISS)乘组的健康保健和工效维持体系主要包括方法、措施,以及通常所说的医学保健体系结构,这已经在俄罗斯“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在轨长期任务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空间辐射对飞行器可造成辐射损伤甚至失效,对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存在着威胁。随着航天活动的深入,对空间辐射探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辐射敏感场效应晶体管(RADFET)探测技术设计研制了总剂量探测器,介绍了探测器的设计原理和测试数据分析,以及研究发展方向和空间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5.
1 低截获概率雷达的特征 许多组合特性有助于防止低截获概率(LPI)雷达被现代截获接收机探测到。这些特性集中在天线(天线方向图和扫描图形)和发射机(辐射波形)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跟踪雷达的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告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警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案。根据雷达收到的载机和反辐射导弹回波信号特征,综合成exp(J2π(fo+fd)t)信号和exp(j2π(fo+fd+at/2)t)信号的数学模型。分雷达跟踪波门内外两种情况进行512点快傅里叶变换(FFT)谱分析,从频域上把载机和导弹区分开来,达到反辐射导弹发射时机靠警的目的。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7.
在3m×1.5m×0.2m的尺寸限制下,基于电阻加载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高倍频程火山烟雾超宽带平板天线。该天线采用同轴馈电,通过扫参仿真优化低频匹配电路,实现了从标准的传输线阻抗(50Ω)到自由空间波阻抗(377Ω)的完美渐变,获得了最佳的低频拓展辐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300kHz~300MHz的频带范围内驻波比(VSWR)小于2.5(S11<-7.2dB),首次实现了1000倍频程超宽带辐射,远场辐射方向图表明天线在前向实现了近似均匀场辐射。研制了实物天线,并开展了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天线在前向实现了近似均匀场辐射,天线的波形保真特性良好,天线背向辐射小于5%。  相似文献   

18.
中轨卫星运行于地球辐射带槽区,而槽区粒子辐射环境可能存在显著涨落,增加卫星抗辐射设计输入的不确定性。文章利用典型地球辐射带模型,对中轨卫星累积性辐射效应的主要来源进行深入分析,再结合槽区粒子辐射环境动态变化特征,初步量化分析其对中轨卫星遭遇辐射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槽区粒子辐射环境的动态变化对星表材料及太阳电池辐射损伤的附加影响较小;槽区质子填充事件对8000 km以上高度轨道的电离总剂量有明显影响(但此类事件遭遇概率很低);槽区电子填充事件使10 000 km以上高度轨道的电离总剂量明显增大,这点必须在相应的卫星抗辐射设计要求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09,18(1):F0002-F0002
这是从与ISS分离后的发现号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2008年11月20日ISS迎来了它的10岁生日,至今ISS已有9个舱,总重超过300T,内部空间超过700m^3  相似文献   

20.
回顾从首款商用磁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芯片面世以来国际上对MRAM芯片辐射效应的研究;总结MRAM总剂量电离效应和单粒子效应辐照试验研究结果,以及辐射效应导致MRAM读写错误的物理机制;分析辐射效应对磁性隧道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指出MRAM应当针对外围电路、存储单元晶体管和磁性隧道结等处不同类型辐射效应进行对应的抗辐射加固;最后从材料和工艺方面简要介绍MRAM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