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里是否存在生命,甚至是有智慧的生命?这是从古代先哲到现代的科学家都孜孜探究的问题.在时光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思考与凤毛麟角的观测上,人类已经进入到了利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2.
文青 《国际太空》2005,(3):12-16
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新的事物,虽然从开始探索太阳系以来,已经获得了大量知识,但仍然有很多的谜等待人类去寻找答案。美国航宇局(NASA)的“发现计划”给予了科学家们发挥想象力和寻求新的方法揭开太阳系秘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美国"太空快速响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澄 《国际太空》2006,(10):14-17
1 引言 为保障在未来战争中能及时地补充和维修失效的军用卫星,以便保持太空优势,2003年3月1日,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开始实施"作战响应航天运输"(ORS)的"选择分析"(AOA)计划,其目的是寻找有效载荷的快速发射、机动、服务和回收的最优方案,以提高军事效能.  相似文献   

4.
吴勤 《太空探索》2008,(3):26-29
就在世界各国纷纷重新燃起新一轮太空争霸战的同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也不甘人后,终于在日前宣布了自己的“天军计划”。韩国空军高层负责人日前透露该国的太空计划,“2025年之前将把激光武器部署到实战中并创建‘太空作战团’等,分三阶段培养太空战斗力。”这份报告首次公开了韩国具体的太空战斗力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在日本、中国相继开展探月计划后,韩国的“穷追不舍”将点燃亚洲太空竞赛的烽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第1次进入太空50周年纪念日。50年载人航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说到载人航天,当然离不开美国和苏联,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载人航天便不太景气;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新空间政策,12月28日,俄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表示.俄方对美国新太空政策分析后认为,美国拒绝在太空军事化方面受到任何限制,不排除美国修改太空政策的目的是使太空武器的研制合法化。  相似文献   

7.
一林 《太空探索》2000,(7):12-19
21世纪,人类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人口膨胀三大问题。其中环境和资源这两个问题都与发电有着密切的关系。 迄今,人类发电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是来自地下的矿物燃料——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千百年来,矿物燃料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仅严重污染大气,而且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轨道快车』计划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勤 《太空探索》2007,(5):20-23
2007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8日晚10时10分,美国的“宇宙神-5”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该火箭携带6颗卫星,其中2颗是美国空军“轨道快车”试验卫星,另外4颗用于测量大气的化学成份和  相似文献   

9.
小光 《国际太空》2007,(7):36-36
由欧洲航天局发起,欧洲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工作会于2007年5月15—16日在雅典召开,来自欧洲11个国家的88位科学家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0.
空间核电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它是发展航天技术的需要。在航天技术发展的初期 ,几乎所有国家的第 1颗人造地球卫星均采用了原导弹武器使用的电源——银锌电池。银锌电池的主要优点是它的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然而它有不足之处 ,即存在比能量低、一次性使用等问题。随后发展了太阳能电池 ,研制了各种各样的太阳电池系统 ,它已成为空间技术中的支撑性电源。但是 ,太阳电池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随着所需功率的增大 ,其布片面积将成正比地直线上升 ;脱离开阳光无法工作 ,在非日照区不得不再次求助于化学蓄电池 ,以保障航天器的不间断工作 ,而储能…  相似文献   

11.
人类第一个飞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曾不无骄傲地说过:“月球上并没有奇迹,倒是我们这些航天员在太空中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的奇迹:”现在飞向太空早已不再足梦,人们也不再会怀疑,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多国家(包括中国)的优秀儿妇女将在太空中大显身手,月球上一定会出现人类为探测宇宙而建立的基地,火星上也也留下人类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第八节 空间太阳能电站 古时候人们用钻木取火点燃干枯的树梗,驱寒取暖和烧烤猪物.后来又学会用风车和水车,办起磨坊,这些都是前人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办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发掘地下的能源找到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太空探索的深入和持续时间的延长,提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耐用、更有弹性、更可靠的能源是至关重要的。小型空间核裂变反应堆电源具有环境适应性好、功率覆盖范围广、结构紧凑,以及大功率条件下质量功率比小等突出优点,在深空探测等航天任务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采用1~10k W"斯特林"(Stirling)能量转换方式的核裂变发电技术列为其新版技术路线图中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其目前主攻开发的10k W级"千瓦电源"(Kilopower)反应堆系统代表着当前国际上"斯特林"发电技术领域最先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心榕 《太空探索》2007,(4):50-53
尤里·加加林被叫醒的时候是早晨5点30分,距离他的首次太空之行还有三个半小时。这一夜,他睡得很香,所以当医生问他睡得怎么样时,这位27岁的空军上尉回答:“和原先预料的一样。”  相似文献   

15.
肖昊 《国际太空》2007,(6):18-18
据法国宇航防御网2007年4月12日报道,美国雷神公司为国防部关键的太空计划提供了2份战略性议案。该公司将领导2个不同的工业团队攻关下一代GPS控制段(OCX),以及网络和太空运行与维修(NSOM)。GPSOCX是一项旨在通过支持现有和新兴界面,为当前GPS-2及未来GPS-3卫星提供指挥、控制与任务支持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日本既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一个能源需求走国和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它切身经历了石油危机。饱尝了能源奇缺所带来的危害,也更加深刺地认识到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对解除能源奇缺困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航天器主要使用化学推进系统和电推进系统。化学推进系统是在航天器内加注化学推进剂并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推力,推动火箭飞行;电推进系统是使用电能产生推力,推动航天器飞行。相比起化学推进系统,电推进系统所需要加注的推进剂少,且不必受推进剂产生/释放化学能量大小的制约,可以有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具有比冲高、工作时间长的优势。在太空特有的真空失重状态下,电推进系统能够长时间工作,持续做功,帮助航天器完成位置保持和轨道机动。  相似文献   

18.
在恒阴极电流上叠加一小振幅方波电流研究电沉积的生核过程,理论分析表明,由小幅度方波电流的电位-时间响应曲线可以表征原有恒电流下的电极特征;电沉积中产生的过电位特征峰是由于生核步骤迟缓所造成。实验结果证明:电沉积Ni-P合金初期形成非晶核所需能量比电沉积晶态Ni核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9.
心榕 《太空探索》2007,(6):44-47
加加林首航太空之后,苏联载人航天技术一路高歌猛进。1961年8月6日,航天员季托夫乘坐东方2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25小时18分钟;1962年8月11日,尼古拉耶夫乘东方3号进入太空,一天后又发射了载有波波维奇的东方4号,两艘飞船成功地进行了首次编队飞行。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6月29日23:09,美国空军利用人牛怪-1(Minotaur-1)火箭在沃勒普斯发射场成功发射了作战快速响应太空-1(ORS-1)卫星,9月15日开始业务运行。ORS-1卫星是一颗战术侦察卫星,质量约430kg,从研制到发射历时30个月,是ORS办公室的第一颗业务卫星。该卫星的发射标志着美军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