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锟 《国际航空》2007,(12):29-30
美国研究机构开发的自主空中加油验证系统,依赖精确的 GPS、惯性导航和视频跟踪等技术以及先进的自动控制算法,成功进行了无人机的空中自主加油验证试验,实现了空中加油技术从有人到无人的跨越,此项技术在无人作战飞机上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小型自主飞行无人机系统又称为空中机器人,泛指各种能够在空中自由飞行的无人飞行器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述了一种5kg小型自主飞行无人机系统的飞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选择与集成、图像处理的方法、电磁兼容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主飞行,并在"枭龙杯"中国空中机器人大赛上获奖.设计方法在无人机系统试飞和比赛中都得到了验证,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自主空中加油技术对于提高无人机(UAV)续航能力,扩大作战半径,增加载荷重量以及提升战略部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未来智能集群无人机系统的必备技术。本文以“无人争锋(UI-STRIVE)”空中握手比赛为背景,对固定翼集群无人机空中模拟对接相关技术及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固定翼集群无人机飞行速度快、编队密集程度高等特点,设计了集群无人机空中对接流程以及基于Dubins路径规划的时间最短的追机方案,并采用非线性制导律进行航路跟踪;其次,基于模拟锥套的先验信息设计了一组弱分类器,并通过级联的方式实现对模拟锥套的快速检测;然后,设计了沿加油机航线方向进行精确对接的策略,并结合无人机姿态先验以及模拟锥套尺寸信息推导了精确对接阶段制导参数解算方法;最后,设计了相应的固定翼集群无人机系统,并以4机编队参加了第2021届“无人争锋”空中握手比赛,参赛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固定翼集群无人机系统以及其技术和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具有低成本、零伤亡以及能够避免简易爆炸装置威胁等方面的优势,无人系统在执行美军ISR和打击任务中成效显著。美军认为,未来无人系统将在紧急性和关键/时敏性后勤远程再补给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美军正在空中和地面货物补给无人化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吴文海  刘锦涛  刁军 《飞机设计》2015,(3):42-46,54
探讨了部署无人空中作战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无人有人系统之间进行无缝互操作技术、自主飞行控制技术、以及为部署与使用多机系统、适应网络中心战需求的指挥控制技术。探讨了为满足无人空战的需求,在无人机设计中应注意的指挥控制、操作控制与自主控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应将自主融入以人为中心的指挥控制中,以人机系统的整体效能最大化为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空中回收和投放货物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直升机空中回收和投放货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首先按照直升机空中回收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简要介绍了三代系统的特点、工作过程及典型应用实例;其次对无人直升机投放技术进行研究综述,介绍了美国K - Max直升机实现无人货运投放的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空中机器人飞行平台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机器人指能够实现自主或者半自主飞行的无人飞行器,一般还具有一定的自主执行任务能力.自主特性减少了其对地面站的依赖,但同时要求飞行平台有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飞行高效、安全、可靠.本文介绍了空中机器人的种类、实用价值和使用要求,并为此设计了一款飞行平台,论述了该飞行平台总体设计与分析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搭建的"哨兵"无人机系统,在2005"枭龙杯"中国空中机器人中大赛表现不凡,获得固定翼5公斤级亚军、飞行器系统设计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本文的计算结果在无人机系统试飞和比赛中都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田钧  解玉范  龙飞  刘琴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9):1793-1806
针对一种可重复出水的两栖无人飞行器(UAV)总体方案及任务需求,提出一种水下采用泵喷水推进、出水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空中巡航采用涡扇发动机推进的多循环推进系统方案。根据推进系统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不同发动机循环特点、各阶段推力需求及多循环任务需求,开展了多循环方案设计方法研究,并计算出典型推进系统方案尺寸、质量、任务剖面燃油消耗质量等参数,验证了推进系统多循环方案及其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综合未来飞行器及推进系统技术发展水平,所设计的多循环推进系统方案,能够实现无人飞行器可重复出水需求,其中能源需求占全机总质量的比例为26%左右。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用植保无人直升机这一新型农用机械的推广,对其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农用植保无人直升机基本作业于0.5~2 m的近地空中,考虑到高度对飞行安全和喷洒效果的影响,因此要求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从反馈信号和控制方案两个角度展开对农用植保无人直升机高精度高度控制技术的研究,并通过仿真验证高度精确控制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空中起动设计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辅助动力装置(Auxiliary Power Unit,简称APU)系统空中起动设计和验证共涉及APU 本体研制、APU 系统进排气冲压恢复计算分析、APU 系统进排气和APU 本体性能匹配计算分析、APU 系统进气风门设计、进气风门气动载荷计算分析、进气风门作动机构设计、进气风门控制逻辑设计、本体起动控制逻辑设计、冲压恢复测量试飞、适航验证试验试飞等内容,这对飞机主制造商的系统集成能力和适航验证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APU 系统空中起动设计直接影响系统起动性能和起动包线,对某型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空中起动设计和验证进行了介绍,在型号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对APU 系统空中起动设计和验证流程和方法进行总结,对后续型号研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1.
APU空中起动性能及其控制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U空中起动性能匹配设计是APU系统设计与集成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带有冲压进气门的APU系统的空中起动性能匹配试验方法,并结合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APU空中起动控制规律的选择进行了验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空中靶标作为一种消耗性的无人飞行器,在防空反导武器系统试验训练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须统筹考虑其逼真性和经济性。为此,提出了滑翔式空中靶标系统发展思路与工作原理,设计了滑翔式空靶总体方案,并利用Datcom和Matlab对其滑翔供靶弹道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计算表明,弹道性能满足亚音速俯冲类目标模拟供靶要求,系统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使用安全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美国掀起无人攻击机研制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音公司的X-45A无人战斗机验证机刚刚亮相,洛克希德·马丁秘密研制中的隐身无人战斗机计划又露端倪,波音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还在合作研制适于海上和海岸作战用的海军型无人作战飞机。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无人攻击机(UCAV)很有可能加入空中进攻力量的主体之中,未来的空中打击行动也很有可能发展为以无人攻击机为先导的战术行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人侦察机不同级别效费分析的需要,首先面向设备建立无人侦察机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相关性和权重系数,分层建立整机效能评估模型以及系统/分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最后以七种无人侦察机效能评估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该模型不仅可用于无人侦察机的多级效费分析,也可为无人侦察机的其他效费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新军事革命对空中对抗途径的影响,指出21世纪初的空中力量将由有人机和无人机混合组成。接着分析了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指出国外在发展无人侦察机和有人战斗机的基础上,正在发展无人战斗机。  相似文献   

16.
许赟 《国际航空》2010,(9):34-36
目前,建立一套由无人机组成的货物空中运输系统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太多障碍,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需求。现阶段无人货运飞机主要是中、小型旋翼无人机,但是大、中型固定翼无人货运飞机的概念也在探讨之中。  相似文献   

17.
韩国计划在未来几年中装备多种类型的无人空中平台,并研制一种无人作战飞机验证机,这使得韩国成为亚洲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无人机市场之一,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针对上述需求展开了竞争。  相似文献   

18.
无人航空器系统在军事、民用领域快速发展,但适航理论研究发展缓慢,这带来了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风险,也限制了无人航空器系统行业的发展。对无人航空器的适航理论及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引入舆情因子和区域因子,提出一种改进的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地面碰撞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反映安全、舆论以及区域特殊性对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的影响,可以为其适航管理提供依据,也能作为无人航空器系统行业适航申请的参照。该模型的提出有助于加快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研究基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1)涉及军用无人机型号多达583种(含靶机),新增近100种民用无人机型号;(2)增补导航控制、数据链、任务载荷以及武器装备等内容。新版《世界无人系统大全》将无人机任务载荷(共约120种)、数据链和地面控制站(共约74种)以及导弹武器(共约39种)收录其中;(3)新增无人地面系统、无人海上系统。无人地面设备、无人潜航器、水雷等约300种无人系统也编入新版《世界无人系统大全》;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载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试飞验证的标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现有的与舰载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试飞验证相关的标准,对其中的科目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提出了我国舰载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试飞验证的完整框架,为促进我国无人机系统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