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预处理工艺在研究金属超塑性中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工业铝合金皆仿照7075合金、7475合金预处理工艺方法进行,故而主要适用于板材超塑性成形。本文重点叙述了LD10合金体积成形的超塑性预处理工艺中各个工艺步骤对超塑性的影响。棒材的预处理工艺步骤为固溶、过时效和镦拔。板材的预处理工艺步骤为固溶、过时效和轧制。超塑拉伸试验表明,经预处理的棒状试样,在460°C、ε为3.33×10 ̄-3S ̄-1条件下获最高延伸率,δ为357%。经预处理的板状试样在460°C、ε为5×10 ̄-3S ̄-1条件下获最高延伸率820%。这一指标是现今所知的相近铝合金在最佳超塑拉伸变形条件下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述了超塑铝锂合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列出了主要超塑铝锂合金的预处理工艺及超塑性能,并对预处理工艺的核心环节、空洞及超塑成型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对FGH95合金涡轮盘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热等静压制坯,双缓冷预处理工艺及等温锻造工艺,研制出了直径220mm的模拟盘件。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了高温合金粉末真空脱气预处理工艺对直接热等静压成型的FGH95粉末高温合金淬火变形量、致密度、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Al-Li-Cu-Mg-Zr合金的超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1.91Li-1.25Cu-0.46Mg-0.21Zr合金超塑性变形结果表明,最佳的时效工艺是400℃8h;冷轧工艺得到了比温轧(550%)更高的超塑性延伸率(630%);最佳超塑性变形工艺是T=500℃,(?)_i=3.33×10~(-3)s~(-1)(起始拉伸速度)。研究指出,Al-1.91Li-1.25Cu-0.46Mg-0.21Zr合金的超塑性预处理的时效工艺和轧制工艺影响了合金超塑变形初期的应变诱发再结晶,从而影响超塑性性能。超塑变形中的动态回变和动态再结晶是晶界滑动的重要协调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介绍了一种电动阀门用快速凝固高温铝合金的制备工艺,其中包括雾化工艺,除气工艺及挤压工艺。通过合金制备工艺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使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了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LF6铝合金超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硬状态LF6铝合金板材的超塑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状态的合金,不需专门的预处理,就可呈现出很显著的超塑效应,其延伸率可达463%。力学特性和金相研究结果表明,LF6铝合金由于第二相粒子的作用,可以获得细小、稳定的晶粒,因而其超塑效应十分显著。此合金超塑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晶界滑移,起调节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品内滑移。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使某些合金超塑成形的预处理工作结合在原材料生产过程中进行,从而可以简化超塑成形的工艺过程,扩大这种新工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8090铝锂合金锻件及型材的加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考查了8090铝埋合金在自由锻及模锻过程中的工艺特点及8090合金型材的三种冷成形性能,并与LD7合金及LY16合金进行了对比,着重评价了该合金对现有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工艺规程及操作规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对ЗП648合金的变形特性、锻造工艺参数及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工艺试验.确定了合金的变形工艺参数,以确保ЗП648合金轧环件在发动机上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GH4169合金超塑性变形及其力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H4169高温合金经超细化预处理工艺后,在变形温度T为1000℃、初始应变速率5为1.14×10-3s-1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超塑性,其最高延伸率8max为467%,最低流动应力amin为43.1MPa。合金在较宽的变形温度范围(T为940~1020℃)和应变速率范围内(10-4~10-3s-1)显示出良好的超塑性。这对实际生产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控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可以表征材料超塑性性能的高低,但不能完全衡量超塑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置氢TC4钛合金粉末模压成形+保护气氛下烧结工艺,研究了置氢TC4合金粉末模压成形-烧结后合金的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采用置氢钛合金粉末成形与钛合金热氢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工艺路线制备合金.结果表明:随着置氢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升高,置氢TC4合金粉末模压成形烧结体致密度均呈逐渐增高趋势;烧结体组织由明显的魏氏体...  相似文献   

12.
两种镁合金的化学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Z91D和AM50合金进行化学处理,用SEM和电化学方法来分析化学转化膜的表面形貌及在腐蚀性电解质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铬酸盐处理时,AM50合金较AZ91D合金的成膜反应容易进行,成膜均匀,在3.5%NaCI水溶液中耐蚀性能好;而磷酸盐处理时,结果恰恰相反,AZ91D合金转化膜的性能优于AM50合金的膜。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普通退火态和双重退火态激光增材制造TA15钛合金显微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普通退火态为细片层α+β超细网篮组织,双重退火态为端部带根须状形貌的初生α相+超细β转变组织构成的特种双态组织;普通退火态激光增材制造TA15钛合金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和疲劳极限均优于双重退火态;双重退火态激光增材制造TA15钛合金具有较好的塑性和优异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TC4钛合金加工成形过程的特殊性,导致该合金在力学性能上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同时韧性、疲劳性能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从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出发,介绍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热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的热处理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种设计高强韧性钢材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高Co-Ni二次硬化钢的力学性能与合金成分及热处理温度对应关系的模型。提出将五个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及部分合金成分作为网络的输入,其它合金成分和热处理温度作为网络的输出,根据要求的力学性能设计性能设计材料的合金成分含量及热处理条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高性能材料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技术在含NH4F的乙二醇电解液中对TiAl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研究阳极氧化对TiAl合金高温氧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卤素效应”,阳极氧化处理的TiAl合金经高温氧化后表面形成致密、连续的Al2O3氧化膜,有效阻止了氧的内扩散,进而显著提高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经1000℃氧化100 h后,阳极氧化试样增重由未经阳极氧化处理试样的85.86 mg/cm2降至0.67 mg/cm2。另一方面,阳极氧化TiAl合金表面硬度和弹性模量随高温氧化时间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阳极氧化TiAl合金在高温服役后,合金的摩擦系数较未经阳极氧化处理试样上升,但表面耐磨性先降低后升高。这是由于TiAl合金经阳极氧化后,表面形成了一层富铝含氟氧化膜,由于氧化膜中F元素在高温氧化过程中与Ti、Al结合形成卤化物,卤化物蒸气选择性扩散在原始氧化膜处形成致密的Al2O3保护膜。阳极氧化对Ti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氧化膜中Al2O3的含量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7.
激光供能换热器概念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禹图强  程谋森 《推进技术》2007,28(5):462-466
针对换热器模式激光推进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平板式换热器结构,这种结构由多层异质材料复合外壳、耐高温金属框架和层流微通道组成,具有较高的激光-热转换效率。建立了换热器出口截面二维温度场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换热器结构的热稳定性。建立了换热器内部流体一维流动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了激光辐照功率密度和流体入口速度对换热器内部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关系,验证了换热器结构设计满足流体通道压降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刷涂和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高温合金表面的无机涂层,并对基体进行了预氧化处理。应用俄歇能谱仪(AES)、扫描电镜(SEM)研究了预氧化处理和高温长时间退火条件下,涂层和高温合金之间元素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氧在合金中的分布曲线服从抛物线法则,高温下基体中铬优先氧化,对高温合金基体进行预氧化处理能有效地阻滞高温条件下基体元素铬的贫化。  相似文献   

19.
变形条件对GH169合金的流动应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浩  罗子健  郭乃成 《航空学报》1989,10(7):369-378
 根据热加工模拟试验,GH169合金高温下的流动应力值比合金结构钢高得多,而且加工硬化明显。变形条件对其流动应力和显微组织有较大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即使变形温度较高,也可获得细晶组织,变形后采用迅速冷却可细化晶粒。对于GH169合金可通过形变热处理有效地控制其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热处理对新研制的定向凝固钴基高温合金DZ40M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2 80℃ / 4h固溶处理可完全溶解DZ40M合金中初生碳化物M7C3 和MC ,合金成为单相固溶体。95 0℃和 10 5 0℃时效处理可使DZ40M合金发生硬化 ,以 95 0℃时效硬化效果更为明显 ,相应的峰时效制度为 95 0℃ / 12h和 10 5 0℃ / 2 4h。时效处理引起M2 3 C6沉淀析出。 95 0℃ / 12h时效显著提高DZ40M合金室温强度和高温持久寿命 ,同时也减少了合金塑性 ,但合金仍保持一定的塑性。 10 5 0℃ / 2 4h虽然能增加室温拉伸性能 ,但削弱了高温持久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