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宇宙中建造永久性的人类居住地,是人类21世纪最诱人的科学探索主题之一。 197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奥尼尔博士出版了《宇宙移民岛》一书,描绘了宇宙城的建设方案。奥尼尔博士设想,在地球和月球引力所及的范围内,大约距地球38.4万千米的地方建设人类的第二故乡——巨大的宇宙移民岛。这宇宙岛在太空中以一定速度旋转,产生向心力模拟地球的重力,岛内培植土壤,加上入射的阳光,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6月9日傍晚飞离月球,开始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深空开展拓展性试验任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表示,“嫦娥二号”奔向更遥远深空肩负有两项科学目标,一是在深空开展地球远磁尾带电粒子探测,二是对可能的太阳X射线爆和宇宙伽玛爆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3.
闻新  陆信乾 《太空探索》2014,(11):60-61
<正>金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金星是太阳系的第二个行星,轨道位于地球与水星的轨道之间。与火星轨道比较,金星轨道更靠近地球轨道。金星是环绕太阳运转的内行星,大约每19个月,金星会接近地球一次。最近时,距离地球大约3800万千米。最远时,距离地球大约26000万千米。平均而言,金星轨道距离太阳大约10800万千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了4200万千米,比水星距离太阳远了50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4.
航天之窗     
今年1月6日日冕中进发出大量物质形成一个直径48千米左右的巨大管状磁场即太阳磁云,该磁云4天后影响到地球,磁云中的高能粒子在环绕地球的大气层中激发了一场磁暴。这一磁  相似文献   

5.
纪舟 《飞碟探索》2011,(11):36-38
在这一场长达数十亿年的孕育生命的竞赛中,火星显然是个失败者。 火星是除金星之外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与地球的距离为5570万千米~12000万千米。尽管火星与地球之间相隔数千万千米的空旷空间,却与地球有着很多神秘的共同之处:它也是一颗固态的岩质行星,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2,但体积只有地球的约1H;火星也有二个白色的极冠,  相似文献   

6.
太阳风暴是太阳因能量增加向空间释放出的,大量高速运行的带电粒子流,通常以每小时150万千米-300万千米的速度闯入太空。太阳风暴是太阳自身的一种周期性变化.周期为11年,每个周期内都会有峰年。这时太阳表面会产生大耀斑和巨大的黑子群,而黑子群释放的气体和带电粒子与地球磁场发生撞击后会产生地磁冲击波,之后会引发地球磁暴,这就是太阳风暴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28日,太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耀斑爆发,耀斑形成区域的面积超过地球面积的3倍。同时,日冕物质从一个巨大的太阳黑子中抛射出来,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750万千米的速度冲向地球。它引发了当年10月30日近地空间的地磁暴和电离层暴,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等受到严重  相似文献   

8.
如何飞往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两者的距离不断变化。根据计算,从地球飞往火星,最近的距离是5600万千米,最远的距离为3.2亿千米。从地球不能“直达”火星,从地球飞到火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恐怖的哈雷彗星(1910年) 1910年,哈雷彗星在夜空中成为一个壮观的天体.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巴开始扫过地球,它的尾巴异乎寻常的接近于地球,长达3861.6万千米的尾部在地球运行轨道上停留了6个小时.有些人神经非常紧张,担心彗星的尾巴会释放宇宙毒气,所以赶紧关上自己家里的门窗.事实上,彗星的尾巴几乎是一种纯粹的...  相似文献   

10.
李祥 《飞碟探索》2001,(6):37-38
说到天体撞击事件,人们不禁联想到1994年7月“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与木星相撞时惊天动地的一幕。这颗被木星引力拉开分裂的彗星,首块碎片以每小时20万千米的速度和2000亿吨TNT当量的威力猛撞木星大气层,掀起了高达3000千米的羽状光柱。彗星的21个亚核相继撞击着木星,使得这个大行星伤痕累累,其中的一个创面黑斑直径达数万千米,大大超过了地球。而6500万年前的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天外来客撞击地球后,竟使统治地球生命舞台长达1.6亿年的恐龙及地球上80%的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足见天体撞击是何等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探知的宇宙是一个巨大而古老的大杂烩,其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粒子,不同波长的光波和其他奇异的物质。但是宇宙学家们认为它并不是一直就是这样。大约140亿年前,当宇宙刚刚诞生几微秒的时刻,宇宙是由叫做“夸克—质子构成块”的亚原子粒子组成的温度极高的一锅“过热汤”,其均匀程度之高使现代法国厨师也自愧不如。卓越的宇宙学家迈克·特纳花了大半辈子的精力致力于宇宙演化问题的研究,想弄清宇宙是如何从原始的“夸克汤”演变成现在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的。所谓星系分布的气泡状结构,是指观测到的星系分布在巨大气泡的表面,而气泡里面…  相似文献   

12.
<正>太阳离地球多远?宇宙中有许多恒星,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距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假如太阳以每秒299792千米的速度飞向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就可以到达地球。众所周知,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光球,它位于我们太阳系的中心,也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恒星。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转,还有一些小行星和彗星也围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13.
宇宙年龄已有137亿年,关于宇宙的年龄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对此天文学家们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追寻宇宙年龄的确凿证据。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说,这些数字已经困扰天文学家们几十年了,但是现在距离地球160万千米以外的太空船已经可以追踪到大爆炸38万年后(许多科学家相信这是宇宙的诞生期)寻找答案。美国宇航局利用先进的遥控探测仪器———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MAP),对浩瀚的宇宙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全面观测,结果有了惊人发现。这些色彩绚丽的照片显示,宇宙的年龄长达137亿年。此外,科学家还明确了宇宙组成物质的数量。宇宙的组成成分只…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地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  相似文献   

15.
黄刚  闻新 《太空探索》2013,(5):60-61
太阳系中磁场最大的行星是哪一个?众所周知磁场是看不见的,在太阳系中,仅仅有6个行星有磁场,它们分别是水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这6个行星中,木星的磁场是最大和最强的,其赤道附近的磁场密度为4高斯,比地球磁场大10倍。木星的磁气圈也大得惊人,它的范围甚至超过了木星的环系,半径约为640万千米,可以装数千个太阳。类似地球磁气圈上的效应,太阳风也将木星的磁气圈吹出一个长  相似文献   

16.
三、地球外部和外部环境地球的外部地球略呈梨形,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低24~30米,平均半径6378千米,质量6×1027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即轨道半径)14960万千  相似文献   

17.
磁力:宇宙动力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转的时候,就总想应该有一根轴带动着地球运转。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它。而在天文学中也早就有人猜测到这一点,只是找不到证据。我们不得不承认要把磁与宇宙运转规律联系起来,不仅需要各种知识和资料,而且还需要具有这种立体思维的人。就像艺术家的创造风格一样,他的理解模式也与众不同。所以,就有了下面的理论与学说。初始状态下,宇宙是一个庞大的空间,以磁场为主要动力,使其不断运动;由S极和N极指导着运动方向,随着S极、N极的磁流方向而转动。磁流也就是磁性粒子流,由两极产生磁流从阳…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探险者”号宇宙探测器在其行程中拍摄了一系列土星光环的照片NASA的科学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经对这些照片进行过分析。但是,围其中部分照片的议论之声,直到1997年春人们才有所耳闻,西方媒体对此才开始所披露。当时的焦点人物是两位美国科学家:在斯坦福大学讲授航空航天学课程瓦尔特·温荪蒂和诺曼·R.伯格仑博士。当时他们声称,从“探险者”号传来的某照片经过他们研究认定,应为绕土星轨道运行的巨大航天器。其中的一个飞行体,长达5万千米以上;另一个则近乎地球直径的长度。加盟这一说法的还有里昂大学…  相似文献   

19.
宇宙“网”     
宇宙“网”陈宇从80年代天文学家测量距地球几亿光年的宇宙时开始,科学家们就发现,宇宙中相近的星系总是呈蜘蛛网状分布,或是彼此被巨大的空洞隔开成一堵堵大墙。最近,以科根为首的天文学小组报告称,他们在20亿~30亿光年远处的宇宙中发现了相似的巨大星系结构...  相似文献   

20.
正火星与地球同属太阳系的类地行星,距太阳第四近。它是地球的近邻,距地球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最远距离约为4亿千米。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特征与地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以至于人们把火星当成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