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它有40余年的航天员培训历史,在世界航天史上,它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星城”……它就是“世界航天员中心之旅”的最后一站——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  相似文献   

2.
简介 俄罗斯加加林国家航天员科研试验训练中心(简称为“加加林中心”或“星城”),是一个全世界航天员向往的地方。位于莫斯科北郊40余公里处,周围有大片茂密的树林,环境十分优美。  相似文献   

3.
国际     
《航天员》2009,(4):5-9
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转为民用机构;火星表面发现新陨石;欧空局首次在英国建立研究中心;阿联酋推动航天培训及研究计划;“奋进”号完成STS-127任务等。  相似文献   

4.
虽说目前世界上仅有3个能独立训练航天员的航天员中心,但是随着航天任务的频繁开展,其他国家的航天基地也正在崛起之中,譬如有着不错实力的欧洲航天员中心。“小门派”的发展1990年,欧洲航天员中心(EAC)成立之初只有3名航天员,与美国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和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相比,只算得上是个“小门派”。为了实施“赫耳墨斯”计划(现已取消)和“哥伦布”计划,1992年欧洲进行了第二次航天员选拔。当时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7日,韩国候选航天员李素研和高山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始了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艰苦训练。2008年4月,他们两人中将有一人能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于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站停留一周左右时间,并开展18项科学试验。韩国科学技术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表示,两位候选人于1月15日至30日期间在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医学生物学问题研究所、国立中央临床医院等接受了体检,检查结果显示两位幸运儿身体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素妍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83-186
航天员生涯:鉴于高山在俄罗斯的训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2007年9月5日韩国确定高山为首飞航天员,李素妍作为他的替补。然而,高山2007年9月中旬在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接受训练时试图将禁止外传的训练教材放到个人行李中托运回国,俄方发现后收回了教材,并提出抗议。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政府国际科学和文化合作中心主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高级研究员、俄罗斯空军少将,说起她的这些职务,很多人都可能不知道她是何许人,可是只要说前苏联及人类历史上第—位女航天员,你就一定知道她是谁——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  相似文献   

8.
关健斌 《航天》2010,(5):38-39
今年是俄罗斯航天员培训中心成立50周年,为配合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个位于莫斯科东郊的"航天员摇篮"近日掀开神秘的面纱,搞了一个"媒体开放日"。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是俄罗斯航天员的选拔及培训基地,位于莫斯科以东约20千米的一片密林深处。  相似文献   

9.
2011年,作为俄罗斯的航天员选拔和训练机构,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已经在莫斯科星城这块神秘的地盘上。走过了50来个不平常的年头。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前行,载人航天技术的层层翻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     
《航天员》2009,(4):4-5
中国政府与亚太组织签署协定;风云三号A星资料全球实时共享;我国两年内发射民用立体测绘卫星;中国争取世界最大望远镜合作计划;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转为民用机构等。  相似文献   

11.
在莫斯科"红场"东北方向25英里处的白桦林深处,有一个由公寓式建筑和一些灰色建筑组成的城镇。一些建筑的外形看起来有些古怪,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所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附近飞机场的飞机轰鸣声会不时打破这里的安静,要不然,这里其实是一个宁静而悠远、表面上一切都很安逸的俄罗斯封闭式社区。走进神秘地带这个神秘的地方正是俄罗斯的航天员训练中心,它的命名来自于一位国家英雄的名字——尤里·加加林。NASA把这里称为"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但是更为流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怎样进行选拔和训练的?当“神舟”4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人们越来越想了解中国航天员的“身世”。终于,在“神舟”4号飞船发射现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许是因为中国航天打造的火箭和飞船要送中国航天员升空的原因吧,所以,宿双宁向我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的记者,介绍起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情况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  相似文献   

13.
林楠 《航天员》2010,(2):24-25
清华园“开班进行时” 为培养我国高层次的研究型、复合型航天员.2005年底.航天员工程硕士班在清华大学开班.中国首批航天员全部出席了开班仪式。同时.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接受了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的聘书.并为清华航天航空学院的师生们作了题为《航天医学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精彩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4.
50年前,苏联首飞航天员加加林驾乘“东方”号飞船,勇敢地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进入荒芜寂静的太空,人类第一次离开了其繁衍生息的地球摇篮,世界自此开始进入了崭新的载人航天时代。这次飞行任务充满未知、风险和挑战,加加林出发前在想什么呢?2011年9月在俄罗斯举办的太空探索者协会的年会上,主办方首次披露了加加林飞天前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人物:航天员地点:渺无人烟的沙漠远望:一名航天员正在烧火炒菜;另一名航天员在寻找食物。疑问:哪来的锅?哪儿来的菜?镜头拉近:“锅”——铁皮折成,“油”——细解说:沙充当,“菜”——看不清楚。这是航天员正在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的情景。他们被工作人员“扔”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仅有数量非常有限的救生口粮,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食用,航天员必须设法自谋生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航天员却做到了,而且做得有声有色。能猜到他们的秘笈吗?  相似文献   

16.
《航天》2013,(11):16-16
月球上的撞击坑多以人名命名。据统计,有近1400位世界级的名人“住”在月球的撞击坑里,他们基本上都是高风亮节的科学大师。月球正面居住的大多是古代名人,而月球背面则不乏现代名家,如雷贯耳的爱迪生、门捷列夫、巴甫洛夫、居里夫人、冯‘卡门、焦耳、马赫,以及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等均在其中。更有意思的是,月球上还有一个“航天村”,从祖师爷齐奥尔科夫斯基到著名火箭总设计师科罗廖夫,还有精英航天员,如加加林、捷列什科娃、列昂诺夫、季托夫、沙塔洛夫、阿姆斯特朗、怀特等十几个人。由于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应欧洲航天员中心(EAC)邀请.中国航天员中心(ACC)一行6人到德国科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其中包括中国的两名航天员。EAC为代表团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课程和训练体验项目,使我方对欧洲航天员的训练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对于中欧载人航天领域的未来合作,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特意采访了ACC代表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在采访中,他给我们讲述了欧洲航天员中心之行的见闻和感受。  相似文献   

18.
是谁杀害了他们?美国“生物实验卫星”3进行地面模拟试验的第8天,猴子出现体力衰竭症状,出舱后第7天便死亡;“阿波罗”4号飞船在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时发生火灾,3名航天员中毒身亡。中国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对于太空的‘隐形杀手’,航天员必须始终保持‘警惕的心’。乘员舱化学污染就是杀手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6,(5)
中国美籍华裔航天员焦立中做客中国航天员中心9月8日,美籍华裔航天员焦立中先生做客中国航天员中心,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博士对焦立中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盛赞他是所有华人的骄傲。焦立中先生则表示,能来到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中心访问,他感到十分高兴;作为华人的后裔,看到祖国载人航天取得巨大进步,他感到由衷的欣喜与自豪。访问期间,焦立中先生还与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神六”乘组航天员费俊龙交流了在太空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1,(5):78-79
英雄以家乡为荣,家乡以英雄为傲。2011年8月19日上午。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杂志社举办的大型载人航天科普活动“2011中国航天员体验营·英雄家乡营”在北京航天城正式开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