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空工业领域广泛存在着流体系统,任何流体系统均可化为只有节点和分支组成的通用流体网络,本文研究了这种通用流体网络的数值计算方法.将连续方程施加到节点,将动量方程施加到分支,建立起等温不可压流体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程组.根据Newton-Raphson迭代思想,研究了基于高斯-约当消去法的流体系统控制方程组数值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压缩矩阵存储技术开发了流体系统仿真平台FOCUSS-FS.通过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获得任意流体网络的压强和流量分布,收敛速度快且效率较高,内存消耗小.  相似文献   

2.
电流变流体在自由状态下为混悬液体。一旦处于电场作用下,它能在倾刻间固化,而当电场去除后,它又能立即恢复液态。这种独特的性能犹如一种冲击波,使传统的结构和系统的设计受到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3.
弱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模型的管路水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液体推进系统模型对可压缩流体的仿真能力,针对供应管路的瞬变流动,采用一维有限体积法,使用Modelica语言基于MWorks平台分别开发了适用于补燃循环发动机仿真模型库的弱可压缩流体与可压缩流体的管路模型,不同于控制方程中显含声速的弱可压缩流体模型,可压缩流体模型通过将守恒方程与真实流体的SRK型状态方程耦合求解来计算压力波的传播。在管路供应系统中,分别以液氢、液氧及液甲烷为工质进行关阀水击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RK状态方程避免了可压缩流体模型对内能拟合公式的依赖,减轻了建模难度;可压缩流体模型对液氧及液甲烷的仿真结果较为准确,最大误差不超过2%,对液氢的最大计算误差约9%;相对于可压缩流体模型,弱可压缩流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水击压力在振幅及频率上均偏大;可压缩流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流体密度波动不超过3%,因此工程实践中处理水击问题时将液体假设为弱可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流体障碍物对爆震燃烧起爆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流体障碍物对于缓燃火焰向爆震波转变特性的影响,用乙烯和40%的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6mm方形爆震管中进行了爆震燃烧实验。将带流体障碍物的爆震管与常规光滑爆震管起爆性能进行了对比,并首次提出了用热态流体障碍物加速起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恰当的喷射孔径下,流体障碍物能够有效地加速爆震波的起始。对于6mm方形爆震管,通入1mm直径的冷态和热态流体障碍物均能够明显地加速起爆,分别使起爆距离缩短24%和15%;2mm热态流体障碍物没有明显的加速起爆作用,而2mm冷态流体障碍物甚至阻碍了火焰的传播。在相同的射流尺寸下,相比于传统的冷态流体障碍物,热态流体障碍物有更好的爆震加速起始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5.
6.
戴华 《洪都科技》1989,(4):41-46
在电阻直接加热的影响下,由于表面热处理工艺的强化和碳在奥氏体中的快速扩散,在石墨流体炉床中,渗碳的速率较传统的气体热处理要快得多。本文研究了磁性铁试样的渗碳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8.
9.
铁磁流体密封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磁流体密封能给出据信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流体密封尤其是挥发气体和蒸汽密封的效果。其应用尚有很大的潜力待发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浮动环密封存在的摩擦磨损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小孔节流的动静压混合式浮动环密封(HFRS)。核心是通过创新设计将密封介质从径向节流孔引入密封界面,使密封间隙内的流体膜同时具有静压和动压承载效应,显著提升浮动环密封承载性能而不需要外部条件。为了研究其承载和泄漏特性,建立了考虑入口压力损失和节流孔影响的HFRS承载力模型和泄漏量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FDM)及数值迭代程序计算流场压力分布,并分析获得转速、偏心率和密封介质压力对承载力、刚度、偏位角和泄漏量的影响规律。与传统直孔式浮动环密封(FRS)对比,在典型工况下(偏心率ε=0.5、转速Ω=20000r/min),HFRS的承载力是FRS的2.53倍,且在低速甚至转速为零时HFRS仍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另一方面HFRS的泄漏量比FRS大5.4%。与FRS对比结果表明,HFRS的承载力显著提升,而泄漏量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11.
12.
磁流变流体稳定性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磁流变流体体系内部相互作用机理,界面活性剂对磁流变流体稳定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磁流变流体的润湿、分散及稳定的作用。指出弥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决定了磁流变流体稳定性机理不同于胶体体系。由于弥散质粒子直径远大于胶体体系的粒子直径,因而应用通常界面活性剂的润湿剂和分散剂作用的理论已不能解决磁流变流体的动力学稳定性问题。本文还提出了解决磁流变流体稳定性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大攻角下S弯进气道内气流的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对四种壁面型流体剪切力测量差压计Stanton管,K型管,穴型管,及微孔表面差压管在湍流边界层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对其结构特点进行比较表明,这四种差压计具有相同的特征,所测量的压差均为流量动量变化所致,其流体剪切力可以表示为τ=C△P^n,为避免对标定数据过于繁复的多段拟合,并使差压计能在较大测量范围内保持拟合公式的精度,各类差压管在与固体壁面铅垂方向上的尺度值应尽量低,微孔表面差压管结构复杂,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应用BP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流体火箭发动机故障实时检测系统,它采用非线性辨识技术,在建立发动机数学模型和输出包含故障信息的监视指标信号之后,用阈值线与监视指标比较,从而预报发动机故障,液体火箭发动机启动与稳态过程的试验数据检验表明:基于非线性辨识技术的故障检测系统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7.
分布在弱电介质溶液中的电磁力(Lorentz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边界层的流动,且Lorentz力的大小、方向以及作用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在转动水槽中,通过示踪粒子流场显示以及升力和阻力的测试,对Lorentz力对翼型绕流以及升力和阻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拟压缩方法数值求解贴体坐标中的控制方程,对实验中的相应问题进行数值研究。基于实验和计算结果,对电磁力控制时的Lorentz力的大小以及作用位置对翼型绕流和升、阻力的影响及其内在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MEMS与智能化流体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空气动力学学报》2000,18(Z1):52-59
本文综述了微机电系统(MEMS)及其在流体力学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概况;讨论了以MEMS为基础的流体测量和控制技术以及利用MEMS制作灵巧材料和灵巧结构,用于控制和改变飞行器部件乃至整个飞行器空气动力特性的若干例子;探讨了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从可变外形(DDG)到智能化外形(IAC)的发展前景;对于MEMS发展中涉及的微流体力学现象和问题也做了一些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以水-氧化铜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为工质, 对底部封闭细小圆管内的沸腾特性以及临界热通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沸腾时管内纳米流体的浓度不随加热时间长短而改变, 沸腾液体的纳米颗粒除微量吸附在管壁外, 其余全部被蒸汽携带走, 同时吸附层厚度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变化.相对于纯水而言, 随着纳米浓度的增加, 纳米流体的沸腾特性有所劣化, 这主要是因为纳米颗粒吸附在管壁上, 减小了壁面粗糙度, 从而减小了液体和壁面的接触角.随着纳米浓度的增加, 纳米流体的临界热通量也随之增加.纳米流体的临界热通量不仅与管长与管径比有关, 而且还与纳米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