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记得6年前,我第一次参加《航空标准化与质量》通讯员会议,当时优秀通讯员在会上做了发言。我在被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成绩鼓励的同时,也深深地为自己的无知和无为而不安。无知是指在此之前我根本不懂得还有组稿一说,无为是指我一篇稿件也没有向编辑部投过,没有履行好一个通讯员的职责。编辑部的老师们并没有对我另眼看待,在交谈中他们总是给与我更多的鼓励和耐心地指导,让我对通讯员工作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21日至24日,《航空标准化与质量》通讯员大会在四川雅安顺利召开。301所相关领导,《航空标准化与质量》编辑部有关人员和来自航空厂所的通讯员约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301所新闻宣传室主任吴宁生主持,301所原所长李占魁到会并做重要讲话,30l所新闻宣传室副主任、《航空标准化与质量》主编肖雪梅做工作报告。会议对《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杂志和通讯员队伍情况做了总结和展望,表彰了上一届的优秀通讯员并向新一届通讯员颁发了聘书。301所原所长李占魁在讲话中表达了所里对《航空标准化与质量》刊物的重视,对刊物、通讯员和编辑部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着重指出:刊物的报道内容要围绕行业的重点工作、热点工作和难点问题,使得每期刊物都要有看点。他希望通讯员积极组稿和认真写稿,并加强与编辑部的沟通。他要求编辑部要加强与通讯员的联系,同时要做好刊物的保密工作。最后,他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使刊物成为行业及广大科技人员所喜爱的刊物。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要感谢编辑部的领导和编辑们,因为你们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我们通讯员才有了、交流经验的机会;因为你们的指导和点拨,我才有可能成为优秀通讯员。其次,我要感谢608所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  相似文献   

4.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工作会议于1990年5月7日~10日在北京三○三所召开。来自航空机载设备厂、所、院校29个单位的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本刊首次通讯员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办刊宗旨、刊物的专业范围和通讯员职责,正式建立《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网,落实刊物的组稿计划。会议对部、院、机载设备总公司、各有关厂、所、院校领导对刊物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衷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8月21日 ̄24日召开的《航空标准化与质量》通讯员会议上,有5位优秀通讯员作了发言。他们结合自身工作,畅谈了他们作为一名通讯员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在发言中,有对通讯员工作的认识,有工作的点滴体会,还有他们对《航空标准化与质量》的热爱……下面,让我们倾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简讯     
1993年三季度本编辑部将与航天材料信息网在成都联合召开学术交流会暨本刊编委和通讯员会议。 会议将就2000年航天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并组织编委和通讯员就刊物如何更好为航天事业服务和怎样促进刊物进一步兴旺发达进行研讨。 预祝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读者天地     
作为一名忠实的老读者,也作为上海地区头号航空发烧友,衷心祝愿《国际航空》办得越来越好,也祝愿她更上一层楼,成为国内最佳科技刊物,成为蜚名国外的一流刊物。我早在1964年就爱上了航空,当时年仅15岁,至今仍楔而不舍,乐此不疲,几十年如一日,不改初衷,尽管我一生都在与航空没什么关系的工厂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沟通编辑部与读者、作者和通讯员的联系,及时获取社会对办刊工作的信息,本刊已连续三年年终随刊发放办刊意见征询表。许多读者、作者,特别是通讯员,出于对本刊的热爱和支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收集并填写反馈意见,给编辑部改进办刊工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从2002年开始担任《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期刊通讯员工作,这要求我们按通讯员守则履行义务。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如何尽职尽责当好通讯员,除了有强烈的责任心,还应有良好的工作方法。在此我想交流几点体会,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期刊创刊40周年之际,向编辑部全体同仁及通讯员朋友表示真挚的祝贺。担任通讯员工作近10年,《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期刊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感谢期刊和这项通讯员工作一直在帮助我成长和进步。今天能有机会和编辑部同仁及通讯员做工作交流更感荣幸。在  相似文献   

11.
《航空标准化》自一九七二年七月创刊以来,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为了总结编辑出版工作,交流开展通讯报道工作的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把这一刊物办好,去年在西安和河北涿县分别召开了本刊通讯员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部属各厂、所的五十三名通讯员及代表,庆  相似文献   

12.
获奖感言     
在《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作为通讯员的一员,我非常荣幸的获得了编辑部授予的"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这给了我更大的动力,鞭策我还要加倍的努力和付出。我从事标准化工作已经20多年了,在这期间  相似文献   

13.
我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标准化中心工作,目前从事材料标准化技术管理工作。自从2006年被聘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通讯员后,在编辑部编辑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按照通讯员守则的要求,主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作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的通讯员,我一直感到很荣幸和骄傲。因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是我们航空工业优秀的专业期刊,承载着传播知识、交流技术、提升质量和水平的使命,在这个高水准的交流平台上,我获取了无尽的知识营养,让我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成长;同时我作为通讯员又能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尽一些微薄之力而感  相似文献   

15.
转眼瞬间,我干班主任工作已经三年多了,在这期间我曾担任过计8807班、计9009班、计9211班的班主任工作。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有许许多多的感受,这其中有苦也有乐,有酸也有甜,但体味到更多的是欣喜,是慰悦!有一条是我再也清楚不过的——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不可轻视。现就谈一下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热爱 青年人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的确,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每时每刻  相似文献   

16.
简讯     
《航空制造技术》第四届通讯员工作会议在三亚召开《航空制造技术》第四届通讯员工作会议于2005年12月7~9日在海南三亚召开。来自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学会分会的20余名通讯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航空制造技术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刘柱代表杂志社向为本刊辛勤工作的通讯员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杂志社近两年的发展情况和未来两年的工作设想。副主编张莉向通讯员汇报了近两年《航空制造技术》编辑部的工作情况,并对通讯员工作进行了总结。工作报告肯定了第三届通讯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对通讯员…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空编辑部:你们好!我是《国际航空》的老读者。自它创办后我就开始定期阅读。40年几经沧桑,现在的刊物已经和当年大不一样了。尤其是1979年恢复原名后,它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前进。现在无论在内容编排上,还是在印刷上,我认为都可以与国际上的著名航空刊物,如美国的“航空周刊”,英国的“飞行”相比。一个国家的专业刊物水平与该国的同行业水平是相对应的。它所发表的文章和信息不可能也不应该全是译稿。如果本国的水平不高,该刊物也不会有太大特色。正因为如此,“国际航空”的愈办愈好,也  相似文献   

18.
更上一层楼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是一种综合性制造技术刊物。它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为国家级刊物,并获准于1991年6月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这是《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有关领导大力支持,本刊编委、通讯员和全体编辑部成员齐心协作,精心耕耘以及广大读者热心扶持的结果。在此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1991年正值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欣逢我国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之际,又于国防科工委系统科技刊物首次评比期间,在国际上,面临着高科技发展迅速,新刊物层出不穷形势,这对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为庆祝姜长英老师九十大寿以及从事航空史研究和从事航空教育双六十周年而作。姜老师是我五十年前的老师,也是我1954年接受筹备引进波兰滑翔技术的任务之后,到南京求教访问的几位老师之一,而且以后在我负责沈阳滑翔机制造厂技术工作、收集系统滑翔史料吸取前人经验时,继续得到姜老师的指导与提供他全部航空史研究出版的资料,十分感谢。我也有幸将姜老师创始的《航空史研究》刊物介绍给一些关心的同行,包括为这刊物题字的张镒同志,他是我在民航的老同事,也参加了民航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好安全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和思想的关系。人们做事,总是受生产中的安全,也总是离不开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只有思想真正重视和自觉,安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也民航担负着空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中国航油是风险性行同样来不得一丝疏忽。因此,安全第我们作为中肩负着战斗在民航工作在航油行业,一定要树立崇高一心一意履聚精会神做好安全工作。其次,要处理好安全和效益的关系。效益永远是企业追没有效益,企业就无法生;没有效益,安全也会受到影响。但是,是企业追求的首要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影响安全,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抓好安抓好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