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断口图像的识别是进行失效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的断口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树形小波对金属断口图像进行二级小波变换,剔除近似分量,对其余的各个频带输出的标准差作为断口识别的特征,并采用最小距离分类法进行分类,实验证明,此方法对细节丰富的断口的识别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关性度量的伪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据样本间的相关性作为相似性度量,并引入样本的类信息,提出一种新的降维方法,即伪主成分分析(Pseudo-PCA),该方法尽可能地保持原样本的变化信息,同时又使得降维后的同类数据样本尽可能保持相似。此外,将这种思想方法成功推广到近年来提出的2DPCA,MatPCA和(2D)2PCA。在ORL,Yale和AR等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类方法的识别率高于相应的基于欧氏距离的PCA,2DPCA,M atPCA和(2D)2PCA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聚类图像边缘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在利用像素灰度值的同时还考虑了像素的空间信息,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将图像从灰度空间映射成一个模糊隶属度矩阵,然后将隶属度矩阵中的元素作为样本进行模糊聚类,从而提取出图像边缘。基于热力学原理选取隶属度函数,通过调节温度系数,实现图像边缘由粗到细的提取。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计算速度、滤除噪声、提取边缘等方面均优于C-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变换压缩感知的独特优势,即小波系数的稀疏性和突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局限性,将小波变换压缩感知应用于到断口图像的处理中,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压缩感知的金属断口图像重构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对断口图像进行稀疏采样,然后,设计随机测量矩阵对图像进行压缩,最后,通过OMP或ROMP算法对断口图像进行重构。同时,对比分析了OMP和ROMP两种重构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缩比达到一定程度时,两种重构算法都能得到较好的重构图像,相对来说,ROMP重构算法优于OMP算法,得到了更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并且ROMP算法的重构时间大大缩短,且表现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
实用化图像式油液污染实时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油液实时分析的应用需求,分析了基于显微图像的全采样式油液分析系统的各种特征参数,提出了系统改进的若干关键措施,建立了基于分流采样原理的实用化油液污染分析系统。同时根据实用化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结合图像运动特征和自动阈值选取的颗粒识别方法,分析了流场速度分布,解决了污染度计算的问题,并进行了与传统仪器的对比实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区别于以往对线性系统使用的时域、频域定性分析法,用分形维数定量刻画系统运行状态.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通过相空间重构选取延迟时间为18,嵌入维数为1到25,计算了风机失速前后压力信号的关联维数.研究发现关联维数由失速前的1.428下降到失速后的1.198.研究结果表明关联维数对失速信号是敏感的,可以用作判断风机失速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瞬态浓度场的熵特征及其是否具有混沌特征,利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光学粒子散射理论的瞬态浓度场光学测量系统,获得了浓度场的二维时间和空间湍流信息,运用这些信息首次定量分析了瞬态浓度场的混沌特征,首次提出了浓度场信息熵理论及其非线性度量方法并进行了定量计算。运用实验数据时间序列计算了信息熵以及信息熵和浓度脉动时间序列的嵌入维数、关联维数、Kolmogorov熵和最大Lyapunov指数。结果表明,瞬态浓度场具有低维混沌特征,其脉动信息熵时间序列也是混沌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的传感器标定方法存在操作步骤繁琐、标定精度低等问题,本文基于雷达扫描平面与地面平行的特点,利用雷达扫描平面和可见光图像平面之间的单应性变换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应性变换的毫米波雷达与可见光传感器标定方法。首先,在标定场中放置六块金属面板,同时获取标定场中金属面板的毫米波雷达数据与可见光图像,基于点对齐方法获取六组毫米波雷达与可见光对齐目标点集;然后,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出雷达扫描平面坐标系与可见光图像平面坐标系之间转换的单应性矩阵;最后,利用单应性矩阵将毫米波雷达目标投射到可见光图像上,完成毫米波雷达与可见光传感器的数据标定。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能够准确的计算出标定矩阵并稳定的将雷达目标数据标定到可见光图像上,有效提高传感器标定的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9.
对于n阶一般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根据线性算子的不变子空间理论和共轭长子概念,提出一种计算其规范形的新的矩阵表示方法。使用本文方法,无需预先确定相应的规范形类的结构,并且由于所使用的子空间与系统的维数和规范形的阶数没有直接关系,而仅由给定的矢量场决定,因此能成功地用于高阶和高维问题的计算,文中除给出最小空间的构造方法以及在这个子空间上如何求解同调方程外,还用计算机代数语言Mathematica编制了计算程序。最后,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非正定矩阵对水分子扩散张量导出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的优化算法。采集5位健康志愿者脑部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沿25个方向施加强度为40mT/m的扩散敏感梯度磁场,扩散权重值为1000s/mm^2,求解超定方程,得到了各体素的二阶扩散张量。在灰质区域非正定矩阵较少,在胼胝体的膝部和压部发现大量非正定矩阵。由于这些非正定矩阵的影响,使用常规算法得到的平均扩散率和各向异性分数分别被低估和高估。为此修正了常规算法,使用矩阵特征值的绝对值计算扩散张量导出量。结果表明,由修正算法得到的扩散张量导出量图像的鲁棒性及可靠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动力学参数修改的耦合模态子空间摄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构动力学设计中,如果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有小修改,则矩阵摄动法是结构动态特性再分析的重要方法,当系统具有重频或近频耦合模态时,常规的矩阵摄动法失效。本文研究了多组耦合模态结构动力学参数修改的子空间摄动法,将系统振动模态分布为耦合模态与弧立模态,由数组相互耦合的模态张成耦合模态子空间,采用初始模态坐标变换后,在维数不大的耦合模态子空间内进行了特征分析,然后作第二次耦合模态子空间坐标交换,最扣  相似文献   

12.
载流管道振动频率计算的有限元-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有限元理论,考虑管道与流体的耦合作用,推导出了一种计算载流管道固有频率新方法一有限元一传递矩阵法。这种方法力学概念清晰,易于应用。采用这种方法计算载流管道振动频率,不随划分单元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矩阵的维数。在自激振动情况下,传递矩阵维数恒保持为6维,计算简单,并能保证有较好的精度。采用文中所推导的有限元一传递矩阵法,计算了一段悬臂载流管道在4种不同工况下的前四阶固有频率,并将文中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的实验和有限元法结果作了对比,验证了文中所推导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提出的一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维数约减方法,但其投影矩阵的获得仅考虑支持向量机的类间间隔,而忽略了数据中的类内信息。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线性判别分析的维数约减方法,称之为DRSL。DRSL实现了类问和类内信息的有效组合,能有效拟合数据中类间和类内结构,使得所获投影矩阵能够提高后续分类器的推广能力。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边缘模糊、对比度低的缺陷图像,采用传统模糊聚类方法容易引起目标聚类错误,阻碍了缺陷特征参数的提取精度,从而引发了缺陷错误分类和降低了缺陷识别率。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FLICM与几何特征组合的图像缺陷识别算法。首先采用FLICM模型分割缺陷图像,以获取图像缺陷区域;其次提取图像缺陷的多类几何特征;最后采用几何特征的参数变量组合识别缺陷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疏松、夹杂、裂纹、分层、窜层、气孔缺陷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形态图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提出了绘制圆柱体和圆球相贯图谱的方法。建立了圆柱体和圆球相贯的几何模型和数学模型 ,分析并确定了投影空间的维数为 4维 ,给出了投影空间的表示。分析并确定了圆柱体和圆球相贯的三面投影图中所产生的视觉事件类型 ,得到了圆柱体和圆球的相贯图谱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彩色图像的分割算法,提出了运用彩色图像的颜色特征相似性进行图像的分割;然后将分割的目标进行检测,运用无监督网络,即竞争网络学习训练聚类,将图像中不同的目标提取出来。在识别方面,研究了一种运用空间距离变换方法来识别的算法,计算出区域半径测试样本点在区域内还是区域外,以达到识别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割算法和识别算法可以很好地运用到实际中,识别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针对眼底图像对比度低、光照不均匀、不同视场的图像间存在几何畸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的眼底图像自动配准与拼接算法.该算法分别提取同态滤波增强后的待配准眼底图像的尺度不变特征点,并用向量进行描述,确定相邻两图像特征点的匹配关系,在MLESAC算法中使用透视变换模型去除误匹配点对,计算匹配点对之间的变换矩阵,进行图像空间变换,完成配准和拼接.对实际眼底照相机获取的多幅图像配准与拼接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稳健性,配准精度达到像素级,可以实现眼底图像的高精度自动配准与拼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极几何约束的景象匹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种图像配准方法来解决实时图与基准图空间不对准问题。它是利用随机采样算法估计基本矩阵,恢复实时图与基准图之间对极几何.然后基于对极几何约束.剔除误匹配点.得到精确匹配控制点,计算出全局仿射变换,从而对实时图进行校正。该方法的特点是精确、稳定和全自动。采用真实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在无基准图的无人机景象匹配过程中,提取航路点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为摆脱对单一指标和专家经验值的依赖,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航路点选取方法。首先介绍图像的颜色特征模型,并提出了基于HSV颜色直方图的视频帧间聚类方法,以实现对图像帧的分组。然后,以航路点的信息丰富性、显著性、稳定性为考量,选取了图像熵、拉普拉斯响应和完整轮廓数作为衡量候选航路点适配性的特征指标,以候选航路点对指标属性的贡献度为权重,实现自动化、无干预的航路点筛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候选航路点的适配能力进行综合评定,选取每组中评价值最高的图像作为无人机返航航路点。最后,对航路点选取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和有效性验证,实验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提取出适配能力强的图像作为航路点,以保证后续景象匹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确定投影空间维数和建立投影空间模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形态图计算时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问题,本文根据态图计算时特征视图拓扑结构等价的特点,指出轴测投影下的投影空间是二维空间,透视投影空间为三维空间,并分别了投影空间模型的建立方法,从而使复杂物体形科计算是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