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对原子气室温度的高精度测量,同时避免测温电路产生的直流磁场或低频磁场对原子自旋系综运动状态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频激励的交流电桥温度测量方法。首先,建立了测温电路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中各元件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测温电路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然后,针对力学环境微小扰动对测温电路中导线分布参数的影响,优化设计了测温电路中相关元件的参数。最后,实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交流测温系统测温稳定性提升了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针对黑体式光电高温计中输出光电流范围较宽,并与温度呈近似指数关系、不易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精密对数放大器LOG100设计的调理电路,将宽范围的光电流转化为0~5V电压,便于进行A/D转换,提高了测温灵敏度,拓宽了测温范围,比传统的分立元件电路简单、可靠.实验表明:该方法测量灵敏度高,可以满足高温计最大测温偏差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谐振式光纤陀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光源在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惯导系统工作在多变的外界环境下,环境因素引起的LD输出光功率不稳定会对陀螺的精度产生极大影响.为减小这种不稳定造成的检测误差,给出了一种恒流+温控的驱动电路来稳定光源输出功率,实验测定恒流电路的电流稳定性优于0.12%.激光器组件内包含的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通过测量温控条件下热敏电阻两端电压,计算得到温度波动为±0.05℃.同时,实验还测量了在30C时,LD光源的输出功率标准差为0.0165mW.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A205全台压气机试验器NPS测控系统温度测量技术。重点阐述了RTD做测温冷端参考时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并对各种测量环节进行了误差分析,得出压比误差与温比误差对压气机效率误差影响的定量关系,指出测温误差是导致效率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套结合遥测数据有效地监测卫星推进系统的工作状态,并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的软件。结合具体的卫星型号给出了一种实用易行的推进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构造和实施过程。并且简述了新型的独立于型号卫星推进系统辅助分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延时遥测是掌握卫星在测控站不可观测弧段工作状态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分析卫星遥测参数特征的基础上,对卫星遥测参数按类型进行分类处理,提出了对各类延时遥测参数不同的处理、存储和下传方法;实现了下行遥测码速率受限情况下优化利用卫星存储资源和下行信道资源,使地面可准确掌握卫星在不可观测弧段的工作状态,尤其为不可观测弧段异常问题的判断和定位提供有效的遥测数据支持;实现了延时遥测数据的自主存储和下传,大大减轻了地面测控站的控制工作量.该延时遥测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卫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集中监控系统在遥测传输卫星地面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遥测传输卫星地面站中所使用的集中监控系统进行阐述,利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集中监控技术,对遥测传输卫星地面站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端集中控制与管理,提高管理与控制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舰船机舱内测温系统准确性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舰船机舱内测温系统的工作情况,对两型舰船的热电阻测温系统和热电偶测温系统进行了试验。分别在机舱环境内和实验室环境内对相同的测温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热电阻测温系统受机舱环境影响较小,能够准确地监测温度;热电偶测温系统受机舱环境影响较大,测量结果在高温段产生了失真,本文分析了热电偶测温系统产生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卫星分包遥测静态分配适应单一遥测信道的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动态自适应遥测信道速率的遥测分包方法,将包传输的控制参数由绝对参数优化为相对参数,从而满足不同信道速率、不同包源速率下的包传输适应性.该方法通过将遥测包周期计数与遥测包静态分配的传输周期的比值作为遥测包传输等待迫切比例系数,用相对的传输迫切比例系数值对全部遥测包进行排序,从大到小组入遥测信道下传.通过这种遥测包调度策略解决了遥测信道速率变换对包传输控制的影响.此外通过调节遥测包传输比例系数也能很好地解决遥测包数据率变化对信道传输的适应能力的影响,如数据率增加时整体降低包传输频率、数据率减少时整体加快包传输频率.  相似文献   

10.
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天线覆盖图在轨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卫星入轨后上下行覆盖图与设计覆盖区域的一致性,以及太阳照射产生的天线热变形等因素对覆盖特性的影响。针对卫星上常用的固定赋形波束天线、区域波束天线和可移动点波束天线等类型的星载天线在轨测试问题,分析了几种在轨测试方法的原理,包括偏置卫星姿态法、转动天线平台法以及使用移动测量站的方法,提出了偏置卫星姿态法中融合转发器遥测参数判决和多站联合在轨测试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既要节省宝贵的燃料又要尽可能测量多条切线方向图的工程难题。对真星的固定赋形波束天线和可移动点波束天线进行了在轨测试,测试结果与实际特性吻合很好,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针对融合遥测参数判决的多站联合偏置卫星姿态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叶卫东 《航空计测技术》1995,15(5):28-29,32
在一些用单片机组成的测试仪表或控制器中,常常需要一两路温度输入信号,如环境温度、水温的测量,而若仅为一两个温度信号的测量而增加1个硬件A/D转换器,则势必增加仪表的成本。这里所要介绍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接口电路,每路温度测量包括传感器在内仅10元左右的成本,在-20℃~+70℃的测温范围内测温精度可达±0.2℃。并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强。已成功地应用在工业测控仪表中。  相似文献   

12.
WP7系列发动机寿命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研制的无线电遥测振动应力和温度系统以及轴间引电装置、高温应变计,成功地进行了高压压气机和高压涡轮叶片、轮盘的振动应力和温度测量;进行了关键盘LCF试验和第4级盘光弹试验;研究并采用了分析-验证-分析精化循环提高的热分析技术;研究采用了多参数协调处理法、稳态应力的加权平均法和瞬态应力特征相似法进行载荷处理和应力的同步合成,不仅减少了载荷简化带来的误差,而且计算寿命准确度达到了国内外期望的误差范围之内。研究结果已用于WP7系列发动机的定寿和延寿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差分CEI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差分CEI的相对位置确定的误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CEI基线长度为1000m时,相对角度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6urad,如果增加基线距离或者结合SBI技术,测量精度会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能够满足交会过程中相对导航、编队卫星相对位置测量、高轨卫星共位等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某卫星型号的遥测设计中,考虑到传统遥测的缺点,采用了分包遥测体制。针对快遥测包可能存在被长包阻塞而导致延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遥测包调度策略,为多种速率的遥测包开辟了不同的缓存队列,设计了不同的优先级,并在卫星上进行试验验证。证明该分包遥测设计能同时满足多种速率遥测包的传输需要;可编程能力强,便于计算机灵活控制;易于功能扩展;且对需求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方便在不同型号中应用,缩短软、硬件的设计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5.
在使用RotamapⅡ红外测试系统前需要已知被测涡轮叶片的表面发射率。阐述了1种使用电涡流加热涡轮叶片,从而获得较大温度范围内的涡轮叶片表面发射率的方法。试验测试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的新、旧2种高压涡轮叶片的表面发射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叶片的发射率数值会发生变化,新叶片的表面发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当叶片表面发生严重氧化后发射率变化较小,在±0.02之间。采用RotamapⅡ系统测试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温场时,发射率数值可以取0.893,其测温误差小于被测物体温度的1%。同时结合试验得出的发射率造成的测温误差曲线可以对红外测温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6.
在轨冷气推进系统泄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强  李会锋  袁媛  李明  张伟 《推进技术》2018,39(5):1187-1193
针对近地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中冷气推进系统的泄漏问题,在轨道动力学数据基础上分析光照角漂移与半长轴衰减变化,利用气态方程对推进剂的泄漏率进行估计,进而对剩余推进剂进行预测,并对冷气泄漏造成的姿态扰动进行估计,同时在公式推导基础上对泄漏率估计进行计算误差分析,结合实际在轨的压力、温度等遥测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压力接近13MPa的初始条件之下,冷气推进系统的工质泄漏率在入轨的约前5y的时间里大致在150~450Pa·cm~3·s~(-1)之间振荡变化,在之后的时间里渐趋于275Pa·cm~3·s~(-1)稳定,与之对应的稳定的氮气质量泄漏率约为3.4μg/s;在轨10y时,推进剂质量的剩余率大于85%,预测入轨30y后的剩余率仍然优于60%;姿态角、磁力矩器电流、动量轮转速等数据表明冷气泄漏对卫星姿态扰动很小,可忽略不计。估计与预测结果可应用于在轨航天器长期管理与遥测诊断辅助、器件健康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17.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的高速飞行粒子低温段测温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高速飞行固体粒子在低温段测温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诱导荧光的固体测温方法来显示高速粒子飞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过程。使用掺杂罗丹明B染料的醋酸纤维粒子的600 nm荧光信号和激光的532 nm信号之比,能进一步排除激光光强波动对测温结果的干扰。对固体荧光粉末在20~80 ℃温度下的光谱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系统的荧光信号强度、温度灵敏度(80 ℃下温度系数为-0.012 5 ℃-1,20 ℃下温度系数为-0.037 9 ℃-1)、测量精度均随温度的下降显著上升,验证了该方法在低温段温度测量的应用潜力。基于该方法对高速气流下粒子撞靶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上高温、高压、高来流马赫数的恶劣工作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上选用的低压涡轮后热电偶传感器开展热风洞校准试验及测温准确性分析,明确热电偶传感器测温偏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一种基于表面传热系数推导公式的测温偏差修正方法对校准结果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合理可行,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在全部试验点偏差量均小于0.6%。针对现有校准设备无法完全模拟航空发动机真实工况的问题,对校准结果进行修正计算,修正计算结果与真实气流温度偏差在0.7%以内,传感器的稳态测温偏差能够满足在该型航空发动机上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受系统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卫星的工作状态会存在介于正常和故障之间的异常状态,导致其遥测数据中不仅含有噪声,还存在异常数据。采用传统滤波算法进行去噪处理时,会存在对异常数据保留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导致突变信息丢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与形态学滤波的卫星遥测数据组合滤波方法,设计一种半软阈值滤波函数来提高双树复小波的滤波性能,并提出一种组合滤波算法。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对遥测数据中的噪声进行有效滤除并对异常数据进行保留。  相似文献   

20.
冯文全  张晓林  蒋乐 《航空学报》2006,27(6):1189-1193
由于卫星通信的遥测参数和数据格式的多样性,为满足不同卫星测试的要求,需要提供不同的信号源。考虑到成本因素,采用遥测参数和数据格式均可编程卫星信号模拟源。给出了内嵌高斯白噪声模块的可编程卫星信号模拟源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对其中关键模块——已调副载波生成模块和高斯白噪声生成模块进行了分析讨论,前者采用包括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方法在内的全数字方法,后者采用延时斐波那契算法和公式法的算法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实现的可编程卫星信号模拟源能够满足多数卫星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