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飞机产品数字化定义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建立面向飞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定义的体系结构 ,本文从分析产品数字化定义的基本内涵出发 ,建立了产品数字化定义的基本概念 ,提出了产品数据的五维空间模型 ,定义了产品数字化的信息模型、组织模型和分布存储模型 ,介绍了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面向飞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定义的体系结构,本文从分析产品数字化定义的基本内涵出发,建立了产品数字化定义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产品数据的五维空间模型,定义了产品数字化的信息模型、组织模型和分布存储模型,介绍了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流体力学计算中运用的方向交替隐含法和求解三对角方程组的追赶法,提出了利用方向交替法并行求解流体力学问题的一种模型。该模型将计算中的通信复杂度降到了很低的情况。给出了该模型的节点机互连结构及其数据的划分及存储方式,确定了共享数据和其主、从节点,讨论了共享数据的交换方法,并给出了并行计算的实现细节。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联盟环境下的产品数据分布存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产品数据分布式存储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多联盟环境下的产品存储模型,定义了产品存储模型中的信息关联关系和资源关联关系,建立了联盟企业和产品数据的关系矩阵.以航空某企业联盟为应用背景,进行了关键技术的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公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通过对Hadoop框架和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等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框架的海量数据存储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基于Hadoop云存储的高速公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高速公路远程视频监控过程中遇到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问题,具有开发成本低、处理速度较快、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航空领域产生的大量历史MBD模型数据,具有很高的重用价值。构建规范化的模型存储数据结构是模型重用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研究了MBD模型数据的组织形式,以本体技术作为模型类型划分和属性信息的知识表示方法,设计了一种集合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的本体数据结构。基于该数据形式将历史模型数据存储为结构化的本体知识库,通过模型关键信息检索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为海量模型数据重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存在不足,影响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对子母弹靶场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相邻子弹间距、不同环带中子弹数量的规律,建立了子弹落点散布模型;结合母弹散布,建立了子母弹子弹落点散布计算模型。该模型在给定子母弹散布参数后,可以快速生成群射子母弹子弹群的地面散布,且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子母弹毁伤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民用飞机风洞试验数据体量大、种类多、高时效、更新快等特点,引入了矩阵存储模式替代了原有的分层存储模式对现有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重新划分与归类,优化了数据文件存储结构。仔细分析该平台在存储规模、管理规范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求后,拟选择IBMx366型或同等级别的工作站及配套设备作为硬件基础,同时明确了该平台的面向对象、使用规范及管理办法。该平台所含写入/查询/更新等常规功能采用Labview8.6软件开发平台及SQL语句脚本实现。该数据管理平台已具备了一定实际功能,基本满足对风洞试验数据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现代飞行器多样化的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数据记录仪,该新型数据记录仪在具备采集64路模拟信号和5路数字信号功能的同时,还能完成5 h视频图像的数字化编码、压缩和记录。本文对数据记录仪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计算和论证,介绍了数据记录仪的电源模块、程序控制模块、异步数字量模块、信号变换及采编模块、图像压缩模块、存储及USB 2.0回放模块6个基本组成模块,对各组成模块的硬件设计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数字孪生技术而言,生成数字模型是第一步,而加入更多的数据集才是关键。未来,不会有哪家公司拥有生成现代化数字孪生模型所需的全部数据,OEM、MRO企业、航空公司等各方都将面临数据分享的挑战,而且要想进一步发挥数字孪生技术的潜能,数据存储、计算能力和机载连通性也需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云计算的起源、概念、特点,与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区别;介绍了云计算厂商,及各厂商采用的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编程模式、提供的服务种类云计算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云计算安全的风险种类及防护方法。提出了云计算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和不断提升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使得试验数据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但目前采用的传统试验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服务手段已难以适应任务发展的形势要求.针对航天任务参试系统多、地域跨度广、试验数据采集源多、规模增长迅速、业务应用复杂及用户多样等特征需求,采用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数据中心架构,论述了基于两级数据中心的应用服务模式,实现了两级数据中心的整体设计,支持全系统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和业务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支持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的动态扩展,能够较好地满足海量飞行试验数据的长期存储管理和高效应用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面向流场计算的 PVM 并行程序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场计算的特点,提出了分布共享变量思想和异-同步并行算法,采用SPMD的编程模式在并行虚拟机(PVM)上初步实现了流场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刘熙  韩兆轩  康继昌 《航空学报》1993,14(6):268-273
传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机制由于缺少对面向对象分布实时计算(DRTC)特殊性的计算语义支持,不能很好地支持DRTC应用。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扩展传统的OOP机制、为DRTC特殊性提供计算语义支持。提出了一个面向对象分布实时计算模型;研究设计了支持该模型的几种实时远程操作引用机制:同步远程操作引用、异步远程操作引用和多复本实时操作引用;并在一个实验分布实时计算系统EDRTCS中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并行系统中,并行程序通常表现出比传统串行程序复杂得多的行为。影响并行程序性能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获得好的并行计算性能成为系统设计者和用户所面临的极大挑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并行程序的性能可视化方法和工具在帮助用户理解并行程序行为和优化性能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为各种并行性能分析优化工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综述了并行计算性能可视化方法研究的发展状况,讨论了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指出了未来的若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计算框架是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针对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二级优化方法,提出三种不同的分布/并行策略,并对这三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其中一种分布/并行策略,以构造代理模型的过程为例,阐述该策略的实现过程。最后,以一个飞翼布局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为算例,在iSIGHT-FD/FIPERACS平台上建立一个分布/并行的多学科设计优化计算框架。应用算例表明,建立的分布/并行计算框架可以明显缩短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的求解时间。  相似文献   

17.
E 级计算给 CFD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 级(Exascale)计算机有望在2020年前后投入使用,E 级计算将给计算科学和科学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流体力学(CFD)作为超大规模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极其严峻的技术挑战。本文对当前国内外超大规模 CFD 计算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未来 CFD 的发展趋势,并对 E 级计算给 CFD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适应未来 E 级计算的 CFD 发展思路与建议。为了实现 E 级计算的宏伟目标,CFD 与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等学科的“协同设计”势在必行。我们期待本文的分析能对我国的高性能计算应用、CFD 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存储过程实现简单分布式计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高性能计算中间件几乎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层级之上为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和资源共享,普通用户一般很难掌握和使用。作者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层级之上使用存储过程完成简单分布式计算的方法,即各节点计算过程相对独立,无需频繁的消息传递,并以蒙特卡罗法计算圆周率为例说明了计算方法的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容易掌握、易于实现,计算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是一种新的高性能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BWB)飞机分布式系统一体化研究方法存在计算资源耗费巨大的问题,发展基于多流路体积力的飞机分布式系统一体化计算方法。从沿流线的体积力模型出发,将压气机对气流的作用力用沿流线的源项场代替。将单流路的计算模型加以扩展,综合考虑分布式推进系统与BWB的耦合影响,在分布式推进系统的压缩系统所在区域添加体积力源项,建立多流路体积力计算模型。将其应用于某大型BWB飞机进行一体化数值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全周定常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多流路的体积力模型能够在保证一定计算精度的条件下提高至少10倍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