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海底生命     
《飞碟探索》2008,(7):5-5
英国科学家在2008年5月23日,借助海底钻探在纽芬兰岛附近的海床表面以下860米~1620米深、温度达100℃的地方发现了单细胞生物。这是迄今发现的生活在海底最深处的生物。  相似文献   

2.
季文 《飞碟探索》2007,(11):54-55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的一组海洋岛.群岛由北向南延伸300千米,由15个大岛、42个小岛和26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7800平方千米,其中96.6%的面积现为国家公园;其周围是一个面积79.9平方千米的海洋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支由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考察人员组成的海底探险队,不久前在大西洋海底发现了一座高达18层的石塔。它坐落在靠近脊状火山岩地带的深海底,与墨西哥的金字塔不无相似之处,海洋学家称之为“石景观”.即一种天然形成的水下火山岩奇观。海洋学家证实.这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高的水下石塔。  相似文献   

4.
目击实录     
夜光蝙蝠我是湖南东部排上镇东村桂花坡人,平时爱好观察天象。2001年10月11日晚,我到邻居家串门途中,突然发现东部天空有一发光飞行物。那时大约19时,东部天空一发光物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发光物比较朦胧,轮廓像蝙蝠,上部似圆边的两翅,跨幅近1米,下部似短促的两片尾翼,跨幅0.6米,上部两翅间还凸起一块,似头部。轮廓边缘有光晕。发光体呈鱼体外形状轨迹飞行,从鱼尾一边顶点弧状下滑,至鱼头部做椭圆形拐弯,又呈弧状上滑,近尾部时与下滑轨迹交叉,呈鱼尾状后渐行消失。那发光体大概在30米的空中,就是平时冲天烟…  相似文献   

5.
总有那么一天 ,地球也许会被一个小行星或一颗足够大的彗星冲撞 ,致使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灭亡。如那曾经在6500万年前杀死恐龙和其他许多物种的彗星留下一个直径180千米的大坑 ,并把整个地球变成寒冷和黑暗的世界。然而 ,这种重大的事件 ,与地球最初形成时所发生的撞击事件相比要差多了。直到约38亿年前 ,直径达100千米或更大的岩石常常撞击地球 ,而且这些空中来客常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飞驰。这种冲撞所产生的后果非常可怕 ,这种撞击所产生的“大坑”大如整个莫依三岛。这种碰撞把大部分大气层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由飞驰的碰…  相似文献   

6.
媒体SCAN     
超级飞碟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6月22日报道,50岁的机长雷·鲍耶驾机飞越英吉利海峡时,在距离奥尔德尼岛50千米处发现了一个宽度可能达1.6千米的巨大不明飞行物。当时,鲍耶使用望远镜看到那是个边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海面积辽阔,水体巨大,水域深渊。南海,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海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北面是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大陆和台湾、海南两大岛屿。东面是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岛,南面是力里曼岛与苏门答腊岛等。南北横越约2000千米,东西纵跨约1000千米。整个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千米,其平均水深为1212米,最深处为5559米。 南海海域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千米,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2年新年伊始,自来100多个国家的不同专业的学者,就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一个低地上钻井,那里被认为是巨大陨石的撞击坑。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钻井深度达到2500米(直径35厘米),据认为已到陨石与地面“接触”的层面。在796~1000米的钻井岩中心发现石灰石和硬石膏。初步分析认为,这是陨石撞击地球使50%的动物灭绝的证据。硬石膏是硫大量集中造成的,硫与碳酸盐结合形成硫酸,硫酸雨杀  相似文献   

9.
欧空局前不久发布火星快车探测器传回地球的高清晰度照片,照片显示火星的北极附近有一块直径达12.8千米的巨大积冰。这块积冰的发现,使科学家重新燃起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的希望,它将促使载人登陆火星计划加快实现。著名的“北极低地”Vastitas Bo-realis大平原覆盖了火星北纬70.5  相似文献   

10.
最数字     
正50千米日本航天局近日宣布,该机构的"月亮女神"号探测器收集的数据显示,月球靠近地球一面的马里厄斯丘陵区域下方,存在一个长度约50千米的巨大坑洞,或成为建立未来月球基地的理想地点。该研究证实,这个坑洞可能是由过去的火山活动形成,目前尚未坍塌,岩洞的石缝间还可能存在水冰。8亿年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俊贤领衔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日本通产省明确表示,拟制订一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落塔式失重实验设施的宏大计划。地下无重力环境实验中心,将建立在日本北海道旧砂川碳矿遗址,利用14米长的竖井,自由下落直径2米的巨大密封容器,形成10秒钟的失重状态。竖井落差为820米,保持的失重持续时间不亚于利用飞机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2,(2):63-63
500012月24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在太平洋5000米深处的泥沙中发现放射性铯,这些放射性铯应该来自2011年3月发生泄漏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夏天,该机构研究人员通过考察船,从宫城县仙台近海到岩手县大槌町近海海底的13个地点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4日,在香港仔南朗山及九龙飞鹅山发现两处怪异痕迹,其形状与近年在欧美等地出现的麦田圈事件极为相似。出现在香港仔南朗山的神秘图案由一名途经该区的市民目击,当时为早上5时20分左右,他发现山上出现了一直径达10米以上,状似人眼的怪异图案。九龙飞鹅山于同日早上也发现了相似的图案,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并由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组成,排列如蝎子尾巴状。由于位置在住宅大厦附近,不少居民均发现此大型图案。怪异图案始于英国1972年,英国首次发现麦田圈的神秘图案,至今已经三十余年。后来,世界各地每年都有所发现,曾出现于印度、澳大利…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天文学家探测到一颗小行星可能会于2036年撞击地球,并给这个不速之客取名为阿波菲斯(埃及神话中的灾难和破坏之神)。这块巨大的空中岩石是大约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留下的产物。那么天文学家为什么给它取这样一个恐怖的名字呢?因为它有可能撞击到地球,尽管几率很低,只有四万八千分之一;但是一旦撞击,便可产生1000兆吨的破坏力。如果撞击到陆地,这足以使数百平方千米内的物体全部摧毁;如果撞击到海洋,定会引起全球的海啸。  相似文献   

15.
李明 《飞碟探索》2002,(1):31-32
1950年5月,当时在开罗以西吉萨金字塔地区工作的考古学家、现任《金字塔报》副刊主编的卡玛尔·马拉流在胡夫大金宇塔南侧18米处清理沙石时,发现一截土墙,拆除后显露出东、西两个长方形石坑,两者间隔3米,每个坑上平铺着41块打凿磨光的白色石灰岩石板。同年11月23日,东坑第一块石板吊起,一股异香从坑内飘出,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大小、长短不齐的木块以及一些芦苇和绳索。这些木块4500多年沧海桑田,仍不蛀不烂,完好如初。这是一堆什么木材?为什么储藏在坑内?经考证,原来是胡夫法老(第四王朝第二代国王,公元前…  相似文献   

16.
最数字     
正300年日前,科学家发现在海洋表面之下数千米深处,生活着地球上最长寿的神秘生物之一,它们的寿命可超过250年,一些个体甚至能达到300年。这是生活在墨西哥湾冰冷海底的管虫。这些管虫生活在海底3300米深处的海底裂缝,该环境渗出富含碳氢化合物的液体。  相似文献   

17.
纪实  庞之浩 《国际太空》1990,(10):22-27
一、钻石卫星苏联第一颗钻石卫星(A1maz)是在1987年7月发射的,该星当时的代号为宇宙1870。1989年7月它脱离轨道,寿命为2年。这颗星原定80年代初发射。钻石卫星前部似礼炮号空间站,主体长7米,最大直径4.15米。发射重量18.5吨,科学仪器重4吨。有效载荷舱的容积为90立方米,内部大气压可达到在地面时的水平,由空气或氮气加压。有效载荷内的温度为5~35度,温度精度为±1度。设备舱采用空气或别的气体通风。钻石卫星由2块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池板的面积达86平方米,平均输出功率2400  相似文献   

18.
日月 《太空探索》2005,(11):36-37
在南大西洋的万顷碧波中,有一个面积仅有120平方千米的圣赫勒纳岛,距它最近的西大陆——非洲西海岸至少也有1800千米。这个人迹罕至、为死火山形成的荒岛最早时,于16世纪初为葡萄牙发现并占领,后来易手被荷兰接管,从1659年起则成了英联邦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49煤碳和石油是如何生成的?传统理论认为,地球上的煤碳和石油、天然气,是在亿万年前由于地壳的剧烈变动,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被埋于地下或沉于海底,与氧气隔绝,在高压下形成的。20世纪后半叶又出现了一种“无生源”新理论,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托马斯·戈尔德为代表。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碳氢化合物,是处于地表下100~300千米处的含铁岩石在极度的高温高压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这些生成物然后向地表方向渗透,并在多孔的岩石中聚集。如果这种“无生源”理论成立,地球上的煤碳、石油和天然气将不会枯竭。同时,在与地球结构相同,而没有生命…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2,(2):62-63
这张由美国航宇局“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地表最新照片中,从左上一直延伸到右下的沟纹状地貌,称为“霍姆斯特克”。它是一片迥异于周边地形的薄岩脉,和地球上的岩脉非常相像,让人一眼望去就能联想到这是洪水流过后的痕迹。事实可能确实如此。霍姆斯特克岩脉也富含钙与硫,就像地球上的矿泉岩石一样,为火星有水存在提供了最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