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铝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铝合金穿孔等离子弧焊接专用的变极性电源的工作原理,利用80c19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研制了400A的变极性电源。该电源的正、负半波的比例和幅值分别可调。主要应用于铝合金变极性穿孔等离子弧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2.
微束等离子焊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微束等离子焊接的工艺设备。通过对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几个实例的介绍,较全面地阐述了微束等离子焊接工艺方案、焊接设备的各项技术要求和特性。与氩弧焊、激光焊进行了比较,认为微束等离子焊接具有电弧收缩、能量集中、适用于薄壁件焊接的特点,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微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X光片上焊接缺陷进行了自动处理和识别的研究。设计了加权模块数字滤波器,有效地消除了图象噪音。提出了“选择线性放大”方法,扩大了图象缺陷部分灰度的对比度。利用X光图象灰度的双峰分布特征,实现了“谷点”自设门坎值的画象二值化自动处理方法。 本文根据微计算机和X光图象特点,设计了“双树枝状”多级分类识别系统。并研究出 “缺陷边缘自动跟踪”、“缺陷边缘光滑程度度量”、“缺陷几何形状测量”等图象特微函数提取技术,成功地提取了自动识别焊缝缺陷所需的特徵。 经试测,本系统能可靠地自动识别气孔、夹渣、裂缝、未焊透等各类焊接缺陷,以及多个、多类缺陷的同时识别,并可在CRT上显示和打印机上打印识别结果。图象处理和识别的全过程为14秒。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焊接行业,均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等手段对焊接过程的参数进行监控采集以保证焊接质量,但是仅限于自动化焊接设备。手工氩弧焊电源属于非自动化设备,没有数据接口,难以对焊接过程中各参数进行监控、采集。针对手工氩弧焊主要的焊接参数(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氩气流量),通过设计专用的手工氩弧焊的焊接参数采集盒,在采集盒中...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氩气保护自动堵孔焊技术及其所用设备、换气焊接系统、焊接电源等。同时给出了试样焊接、模拟实样堵焊试样的检测试验数据。介绍了焊接的质量,试验表明,各项数据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实践证明,自动堵孔焊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其设备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满伯倩 《上海航天》2004,21(2):54-59
介绍了一种大型宇航容器环向焊缝适应控制TIG自动焊接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交流变频调速驱动系统、双逆变交流矩形波焊接电源、矩形波交流电弧的弧长自动调节系统、可编程控制(PLC)为主控器的焊接程序控制系统等。并分析了在新的焊接条件下适应控制自动焊主要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数据库的焊接变形预测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数据库的焊接变形预测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技术将焊接变形工程分析方法模型化,设计了焊接变形计算机辅助预测分析系统,为焊接变形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手段,保证了设计的高效性及结果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李朋  周军  于晓洲 《宇航学报》2019,40(7):824-830
针对立方星在能量来源严重受限条件下如何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立方星的集中供电式空间微电源架构(EPS),并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来提升能量转换效率。首先,推导太阳电池阵列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太阳电池阵列的工作特性,提出电源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物理系统实现结构。其次,设计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PSO)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并进行了数学仿真校验。最后,对所设计的电源系统架构进行了硬件实现和试验验证。地面试验结果表明,电源系统的太阳能最大转换效率可达95.5%。该电源系统成功应用于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的飞行试验,在轨数据表明电源系统工作状态良好,为微纳卫星电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源控制器的半实物动态环境测试仿真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器、太阳电池模拟阵、蓄电池模拟器、程控电子负载和仿真计算机组成。以电源控制器为被测对象,搭建的仿真系统可实时模拟航天器在空间动态环境下太阳电池阵的输出特性,包括不同轨道、太阳光照角等状态条件下的输出,对航天器上的电源性能进行测试,通过仿真结果验证空间电源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开发了焊接过程计算机仿真软件。该仿真软件借助有限差分法处理温度场模型,并编写出核心计算代码,从而实现了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模拟仿真。将其结果应用于移动热源焊接相贯线焊缝的模拟,其趋势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裸芯片die、硅通孔TSV(Through Silicon Via)硅转接板、高温共烧陶瓷HTCC(High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管壳等多材质多基板立体堆叠和高密度集成的微系统封装,因空间极度有限、跨尺度立体转换的失配、电磁效应的耦合,低电压大电流电源的电源分布网络PDN(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和GHz高速信号的通道设计成为难题。贴合微系统封装尺度越来越接近芯片尺度的特点,以及微系统模块的系统应用需求,研究了基于芯片、封装、系统CPS(Chip-Package-System)协同设计仿真的方法。针对核心电源PDN的设计,采用芯片功耗模型CPM(Chip Power Model),结合TSV硅基板、HTCC管壳、PCB三级去耦电容网络的布放和协同优化,有效降低了电源纹波,保证了电源完整性。针对高速信号通道设计,基于电磁场和电路结合的仿真,将芯片电特性配置与封装互连的拓扑匹配协同优化,封装与板级应用协同优化,保证了信号完整性,且不对封装版图和工艺提出严苛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太阳电池阵枪式微型电阻焊接系统,采用电阻点焊的方法,辅以自动化操作,控制系统设有机器视觉监控可实时监控焊接情况。焊后对焊点进行金相分析,焊点界面结合紧密,无局部未焊合或虚焊、微裂纹、孔洞等明显缺陷,焊点综合性能佳。该焊接系统的研制对实现太阳电池阵的高效自动化组装和焊接,提高太阳电池阵焊点的承载能力、极端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可靠性、导电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满伯倩  张铁 《上海航天》2006,23(2):61-64
介绍了国产变极性等离子弧焊(VPPAW)设备的组成、变极性电源主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微机控制和焊炬等关键技术。用该设备对不同厚度的高强度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试样、贮箱缩比及1:1试验件进行了VPPAW,并分析了接头形式、起弧与收弧、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常见缺陷、焊接组织及其力学性能。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用VPPAW设备焊接的铝舍金厚度可达14mm,与交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相比,其焊缝质量佳,接头性能优。  相似文献   

14.
前言 为提高运载火箭的速度和推力,减轻燃烧室壳体重量,超高强度钢的应用日趋广泛。 超高强度钢的焊接难点是如何避免裂纹,对于薄壁件,尚须注意结构的变形。理论和实践均证明,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合理的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制度,上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微束等离子弧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薄壁超高强度钢组件的焊接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一、引 言 近年来,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控制技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迅速提高。国外将微型计算机应用于焊接过程检测、焊接过程控制,从而使焊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面貌。在宇航部门应用计算机控,制的焊接设备实现了复杂结构件的自动化焊接。从而稳定和提高了焊接质量,使许多高难度的焊接问题得到解决。我部随着型号研制工作的发展,开展微型机应用于焊接过程控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义为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管于全位置钨极氩弧焊接过程的部分试验结果。 一般采用弧焊焊…  相似文献   

16.
数控开关电源在遥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数控开关电源在某型号遥测系统中的应用,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测控技术,能对电源进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并能完成电源热备份的自动无失电切换,达到了无人值守的目的,从而在遥测系统中引入了电源系统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7.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以短、小、精受到大家的欢迎。微课形式便于网络传播,便于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任务重、课时少,利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存在诸多困难。本文讨论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录制微课的实施方案,减轻课堂授课压力,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2010,(1):F0003-F0003
贵州航天林泉集团是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〇六一基地的集研制、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是中国航天微特电机、二次电源及小型化遥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单位。拥有航天”微特电机专业技术中心“、“微特电机检测中心”、”贵州省微特电机工程技术中心”及“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及全国总工会认定的“创新型企业”,是全国高科技节能减排促进中心副理事长单位。目前,国家精密微特电机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已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并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9.
美国Zilog公司的Z8000是国外最流行的16位微计算机的一种,已经开拓了许许多多的应用领域。Z8000微处理器芯片采用随机逻辑,是16位微处理器中集成度较低、条纹较宽、较易研制的。为了支持我国16位微型机的发展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本编辑部特组织翻译出版这本“Z8000系列产品技术手册”,供我国各界研究、设计、生产和使用微计算机的广大科技人员参考阅读。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柔性薄膜砷化镓(GaAs)太阳电池、全固态薄膜锂电池(TFB)和柔性管理电路组成的发电-储能结构一体化电源系统,可以用作便携式应急电源,也可与无人飞行器、便捷式电子设备、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等结合,实现自身能源的闭合供给,满足相关装备对电能源全天候、长时间、模块化等多样化应用的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系统的电转化效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太阳光的能量经太阳电池吸收后会转化成热,TFB在充电过程中也会发热。电源系统中,柔性太阳电池和TFB采用键合的方式结合,由于薄膜各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热量会在电源系统内部导致热应力,造成键合材料的分离,甚至破坏整个电源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柔性电源系统在月球表面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建立电源系统结构模型以及热传递数学模型,仿真得到不同结构电源系统工作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对发电-储能一体化柔性电源系统结构优化和工作状态的掌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