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塔尔(Cabor Tarcall)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匈牙利UFO研究者,也是匈牙利UFO研究网的发起者之一。2005年金秋,他来到大连参加中国UFO研究者举办的世界UFO研究大会。在会上,他宣读了自己多年研究的UFO论文,并向大家介绍了几起发生在匈牙利及其周边地区的UFO案例。特约记者子骥应《飞  相似文献   

2.
《飞碟探索》2006,(4):19-19
考察队于1999年12月18日14时45分从北太平庄立交桥北口集合出发,走京八高速公路于15时30分左右到达昌平目击者同文明家。周小强对同文明先生进行了访,询问了他当时发现UFO的具过程和目击经过。同先生填了一张北京UFO研究会的UFO目击报告表,并到阳台上他发现UFO的地方指出当时UFO出现时的具体方位和角度。  相似文献   

3.
UFO信箱     
江苏扬州王玉林:我是一名《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近来读到邵瑞琦先生的《UFO的疑惑》(《飞碟探索》2002年第1期)一文,对邵先生的某些观点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里谈出来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的朋友一起来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从邵先生文章的前半部分看,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在没有弄清UFO的来源之前,任何科学的猜测都是有可能的。但邵先生认为“不明飞行物是外星人派往地球的使者”这种猜测只是一种浪漫的科学幻想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他的理由是:从1000多年前宋代就有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来看,1000多年了这些…  相似文献   

4.
子骥 《飞碟探索》2006,(5):10-11
蔡章献先生是台北市天文协会的理事长,台北市立圆山天文台的创始人、前台长。同时,他还是台湾中华飞碟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现在台湾飞碟学会的顾问。他对UFO的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台湾学术界有着极大的影响。2005年,他应《飞碟探索》之约,对广大的UFO爱好者发?表了一些自己对不明飞行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飞碟探索》2006,(2):31-31
针对这一事件,我不是目击者,也没对UFO问题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当然不敢结论的。对这个问题我之所以变得谨慎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电视台不久前播出的一个有关飞棍事件的解谜带给我的震撼。我认为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幻想小说的流行、外星生命假说的兴起、传媒对UFO事件所做的猎奇性渲染,以及主流科学家对UFO问题的漠视或回避,更激起了公众对于UFO的热情。然而,就我所见,如今UFO问题已经被一些执著的“探索者”神秘化了。许多UFO的调查者宁愿花费时间收集表面上神秘的UFO故事,也不愿花费力气寻找简单明了的现实答案。  相似文献   

6.
祁莲 《飞碟探索》2013,(12):F0002-F0002,1
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位读者,没想到是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一位UFO发烧友。他给我发了很多条私信,讲他探索UFO现象的经历、对UFO探索行为的思考。最后他说:“UFO探索只是一种流行文化,和科学无关。”  相似文献   

7.
写在前面的话:中国现代不明飞行物研究历时三十多年,其间究竟哪些事件值得我们长久回味?又有哪些事件改变了国人对这一新鲜事物的认识?这是一个诱人的话题。有赖于北京UFO研究会张靖平先生的协助,最终形成了这个专题,使我们有机会对这一历史进程做一个全景式的回顾。张先生为此付出甚大,这里特致谢意。同时。我们也把这个专题作为礼物,献给一直默默致力于中国不明飞行物研究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在不明飞行物领域,史蒂文·格雷尔教授的到来意味着两种对立思想的密切结合. 一方面,格雷尔举起了蔑视和抛弃的大旗.这正如多年前唐纳德·凯所做的一样,是一场结束UFO之谜的战争.像唐纳德·凯一样,格雷尔对此投入了超过十年的精力,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细节"的案例、向高级政府官员介绍情况、要求议会进行听证,以及收集来自军方的一些人冒着风险(有人说会更糟)介绍的情况上.这是他揭露的开始,并于2001年5月9日的记者招待会达到高潮.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UFO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9.
考察队成员周小强!秘书长"#胡尔平#赵健忠#张靖平考察设备摄像机,照相机,望远镜,汽车考察时间1999年12月18日14时45分~17时30分考察原因《北京青年报》于1999年12月12日登载的UFO目击案例考察目的调查事实真相,得出正确结论考察队于1999年12月18日14时45分从北太平庄立交桥北口集合出发,走京八高速公路于15时30分左右到达昌平目击者同文明家。周小强对同文明先生进行了采访,询问了他当时发现UFO的具体过程和目击经过。同先生填了一张北京UFO研究会的UFO目击报告表,并到阳台上他发现UFO的地方指出当时UFO出现时的具体方位和角度。阳…  相似文献   

10.
中央十台“走进科学”栏目记者于2006年6月3日来到大连,目的是通过大连UFO研究会了解调查2005年9月25日穿越中国东北地区的一起UFO案例。一早我们见面后,便一起去了大连市旅顺口区水师营,找到当时大连地区的第一个目击者葛焕春。事发当天,他去为姜家村的农民修电视。在他下车的时候突然发现西北天空中有一个发光体,正在做螺旋形的飞行。  相似文献   

11.
钱磊 《飞碟探索》2006,(4):13-13
有关飞碟坠毁的传闻已经被谈论了许多年,但是近来,许多人(包括UFO研究者)也认为这件事是不可信的。然而,新的调查揭露了一些惊人的事实:1947年7月,在新墨西哥州很可能有一架UFO坠毁。一位名叫迈克·布瑞尔的牧场工人,在他的牧地上发现了奇怪的金属。由于金属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不承认 UFO现象的存在,甚至武断地说:“ UFO是伪科学”,这种态度并不可取。确实有人出于各种目的,伪造了一些 UFO现象或目击报告,但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那些客观存在的奇异现象。正确的态度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剖析各种 UFO报告,去伪存真,并且尽可能地做出客观的解释。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 UFO常常笼罩在神秘的迷雾之中,有些甚至匪夷所思,就像魔术一样,目击者被唬得团团转,但一经说破,却发现“不过如此”。   之所以有上述一番话,是因为拜读了 2001年第 3期《飞碟探索》刊登的谢湘雄先生《论 U…  相似文献   

13.
1992年2月5日20时30分左右,萨缪尔·格列克博士接到美国UFO协会宾夕法尼亚州总管司丹·哥顿先生的电话。他告诉博士,有许多人声称在18时至19时,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10月1日,有120人步入位于利兹的利兹橄榄球拥趸俱乐部,参加为期一整天的2005年英国UFO研讨会。近20年来,利兹曾承办过多次UFO会议,但自从2003年9月英国《UFO》杂志的创始人之一格雷厄姆·伯德萨突然去世之后,就一直未开过会。伯德萨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和作家,他于1  相似文献   

15.
gtyzol 《飞碟探索》2010,(2):44-45
众所周知,UFO这一个宁母组合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俗称飞碟。人们对UFO的垂青已风靡了半个多世纪,而近日英国国防部突然宣布停止对UFO案件的调查。此言一出,即遭到热议,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为何会出现UFO热?UFO为何有如此让人着迷的魔力?  相似文献   

16.
人们纷纷议论的外星人(飞碟乘员、小绿人、大头人等)到底到过地球没有?他们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大约在80年代初,时波先生就从北京给法国的飞碟研究学家让·西迪去过信,询问鱼木星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鱼木星是否真的存在?让·西迪先生给他的回信...  相似文献   

17.
UFO=飞碟     
UFO现象的产生,给地球人类带来了一个奇妙的话题和无限的遐想:UFO是什么?UFO现象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广漠浩瀚的宇宙中是否有高级生命形式存在?等等。对困扰了人们几十年的UFO现象,广大青少年朋友也很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科学地解释UFO现象,我刊与中国UFO研究会合作,从本期起,开辟了这个“UFO之谜”栏目,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员来谈谈UFO这个话题。青少年朋友看过这个栏目后,有什么想法和疑问欢迎来信,我们将在“UFO信箱”中予以解答并和青少年朋友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钱磊 《飞碟探索》2008,(3):40-41
有95%的美国人至少听说过或阅读过关于UFO的故事,其中57%的人相信UFO是真实存在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和里根也称亲眼见过UFO。不明飞行物研究者(这是对UFO爱好者创造的新词)和UFO的私人研究机构遍及全美。许多人都相信美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情报局进行着大规模的阴谋活动并掩盖真相。  相似文献   

19.
子骥 《飞碟探索》2005,(5):16-18
读了《飞碟探索》2005年第3期子骥先生的《2004年世界UFO大事评说》后,觉得文中关于墨西哥UFO目击事件的解释有不妥之处,现指出如下:  相似文献   

20.
魏雷 《飞碟探索》2012,(5):26-26
今天,佛罗里达州的海湾和风镇作为首屈一指的UFO热点地区而闻名于世。在这里,UFO频频光临,其照片和视频也接连不断。这一切都始于一位叫埃德·沃特斯的建筑承包商。1987年11月11日,埃德正在他的家庭办公室工作。他看见外面游动着一束光,由于院子里松树的遮挡,有点模糊不清。为了看清楚一点,他走出了屋门。发现这光原来是一个熠熠发光的蓝灰色飞行物,他以前从没见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