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1983年关于苏联军事力量的报告,苏联正在研制一种大型航天飞机,它的设计与美国航宇局的航天飞机相似,但运送有效载荷入轨的能力是美国航天飞机的两倍。分析人员说,苏联对大型航天飞机、相当于“土星5”的运载火箭、以及永久性空间站的研制,将在空间领域向美国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2.
IRIS(即意大利研制的临时级)航天发动机,是意大利国家航天规划局的研制项目。它可把600-950公斤的有效载荷从航天飞机的低轨道(300公里)送入同步转移轨道(远地点36000公里),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美国航天飞机的上面级系统(SSUS,IUS,Centaur)而研制的。IRIS 计划负责人估计,有可能用 IRIS 把15—20个有效载荷从美国航天飞机上送入轨道。此外,欧州阿里安运载火箭系列的3和4已预定用 IRIS 作为火箭的第4级。  相似文献   

3.
美国目前还不能探测到苏联在深空中某些关键区域的活动。然而,苏联已有能力用其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航天发射,而且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将给美国空间探测带来更大的压力。 苏联的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对美国的空间观察哨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因为航天飞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卫星从低空轨道发射到深空。 美国的陆军空间监测和跟踪系统很难探测到这种秘密发射的卫星或识别其有效载荷,这一点使美国大伤脑筋。 如果苏联航天飞机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日本正在研制三种新型火箭以及先进卫星、空间平台和可在1990年投入使用的日本航天飞机,开始向美国和欧洲的航天领先地位挑战。日本还打算参与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在美国及国际性空间站、以及在飞到月球背而的不载人计划的试验设备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日本未来载人舱JEM将停靠在美国空间站上,美国航天飞机和日本的H2火箭以及日本航天飞机HOPE每年需要向空间站运送10~15吨货物,并把5~10吨货物送回地面。H2火箭可把10吨有效载荷送往低轨道,6吨有效载荷送往极地轨道。日本目前正在研制小型航天飞机HOPE,它不仅可以作为运载工具,还可用于回收有效载荷,并将为研制日本未来单级航天飞机进行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6.
名词解释     
航天飞机是一种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它既可以把各种卫星、空间实验室等人造天体送往预定的近地轨道,又可以在人造天体的飞行轨道上排除各种空间技术故障,并定期接送宇航员、空间科技专家和到空间城度假的“游客”。当由近地轨道返回地面时,可靠自动控制再入大气层返回基地。美国的航天飞机由两级组成,上面一级是轨道器,下面一级是助推级。目前研制的系统长56.14米,高23.34米,最大翼展为  相似文献   

7.
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在研制或酝酿研制未来的航天飞机(或航空航天飞机),包括霍托尔、使神号、森格尔、HOPE和美国的国家航空航天飞机。本文概括地介绍这些研制计划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从固体和液氢/液氧发动机到核裂变和太阳能电力驱动的先进火箭动力系统; ·能从四大洲及月球上把从几千克到上百吨的有效载荷发射到太空; ·发射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和苏联的能源号/暴风雪号等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 ·建立了深空通信网,能够发送和接收来自太空航天器的数据; ·发现并测绘了行星际空间场及其粒子; ·实施了国际联合空间飞行,如阿波罗-联盟号空间飞行、哈雷彗星探测器组以及国际紫外探测器等; ·通过在航天飞机的飞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3,(3):39-42
2003年2月1日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是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而美国航天飞机尽管尚未达到完全重复使用,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自美国航天飞机20世纪80年代初投入使用后,迄今除美国外只有前苏联于1988年进行了一次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无人飞行试验。然而,有关可复用运载器的各种设想和研制计划却在各空间大国此起彼伏。可以说,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航天运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美国航天飞机研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作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作者认为:美国当局在70年代初决定研制航天飞机时,对其技术难度以及发射市场的需求量缺乏确切的估计,规定了一些超出航宇局财力和人力资源能力的目标;在设计思想上把载人和运货合二为一,对应急救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在航天飞机首航成功后,决定停止使用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等是美国决策当局的主要失误。  相似文献   

11.
60年代以来,美国研制了10余种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在70年代末航天飞机发射成功后,美国曾忽视一次性使用火箭的发展.但航天飞机有其固有缺点,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空间开发的需求.特别在“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调整了其航天政策,重新起用和改进现有运载火箭,并着手研制下一代更大型的火箭.大型化和提高经济效益是今后运载火箭发展的重要趋势.一直到下一世纪,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都将和航天飞机并行发展.运载火箭的另一发展动向是降低使用成本,这包括客货分开运输、采用烃类发动机和减少级数、增大火箭直径.  相似文献   

12.
据外电报道,苏联的航天飞机研制工作已进入空中投放、进场、着陆试验阶段,美国国防部情报官员预料今冬明春即可首次发射出航。美苏航天飞机及其研制工作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估计这是因为苏联在借鉴美国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某些改进。美国航天飞机于1972年正式开始研制,1983年首次发射航行,历时11年,约耗资200亿美元。苏联的航天飞机研制工作,是美  相似文献   

13.
简讯     
2月初,日本空间官员说,由于“挑战者”号爆炸,原定利用美国航天飞机所作的一系列空间活动预计将推迟,但不会取消任何计划,同时还将继续研制自己的无人航天飞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官员说,“挑战者”失事对日本已决定参与的美国空间站计划也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野 《航天员》2012,(3):16-19
在诸多商业航天器几乎同步崛起的后航天飞机时代,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的“龙”太空船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首个由私营企业研制和发射的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的商业航天器,创造了商业载人航天历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3月 用美国航天飞机将德国第二个空间实验室送入轨道; 用美国航天飞机将宇宙神2卫星送入轨道,进行大气层应用和科学试验。 4月 用阿里安火箭将 Astra 1C通信卫星送入轨道,同时搭载Arsene卫星; 用美国航天飞机回收欧空局的尤里卡平台。 5月 用阿里安火箭发射西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1999,(12):26-26,31
美国航天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系统。但这种航天运输系统自1981年首次飞行以来,实际上还未对基本设计进行过什么大的改进。今年7月28~30日,在美国航宇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举办了首次航天飞机发展会议。会上就美国航天飞机今后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美国航宇局还介绍了有关航天飞机改进及其后续型号研制问题的打算。根据美国航宇局的规划,航天飞机的发展将采取三管齐下的方针,即在近期内对现役航天飞机进行多项重大改进,在2005年就是否招标研制第二代航天飞机做出决定,同时在2020年及更长的…  相似文献   

17.
自美国的航天飞机问世后,欧洲宇航业便把营造自己的航天飞机提到议事日程,并以此作为其雄心勃勃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赫耳墨斯”(Hermes)航天飞机计划即应运而生.法国是欧洲航天飞机计划的积极倡导者.它主要承担航天飞机的预研、设计和制造,并分担了总预算额的50%.在法国工业界的热情支持下,法国全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经五年预研,于1985年1月向欧空局成员国的罗马部长级会议提出了“赫耳  相似文献   

18.
12 400 000 000美元,这是美国研制航天飞机的费用:2 000 000 000美元,这是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的造价;500 000 000美元,这是美国维护和发射一次航天飞机的耗资;3 500个分系统,2 500 000多个零部件,这是一架美国航天飞机的构成,在飞行的过程中,航天飞机身上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将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正是有如此高昂的造价和复杂程序导致的风险,所以航天飞机被人称作是“用黄金筑就的大蛋壳”。时至今日,美国当初建造的“大蛋壳”历经多年磨难,近况如何?它们的未来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徐菁 《中国航天》2006,(3):20-23
20世纪1/3的时间里,美国载人航天工作都把重点放在航天飞机和空间站计划上,而现在这两个项目非但没为美国下一步的空间探测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反倒成了新计划实现的巨大障碍。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197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STS),即航天飞机,NASA从此正式开始实施航天飞机计划。这是一种通过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像飞机那样返回地面,稍加整修即可再次使用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