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分集技术改善船载遥测接收的多径衰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弹试验中有多种分集技术可用来改善船载遥测数据接收中的多径衰落,这些技术包括极化分集、角度分集、高度分集和频率分集。本文使用双路径多径模型研究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讨论可以使用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空时编码调制是一种充分利用分集特性克服信道衰落的一种编码调制方式。文中提出一种构建空时码的新方法 ,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获得最优空时码 ,并给出一种基于最优距离卷积码的构造方法。采用文中所提出的空时码 ,可以获得空间、时间分集增益并取得最大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 ,其性能比以往文献中提到的空时码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与卫星导航相比,地基导航的多径环境更加复杂。接收机接收多路发射分集的地基导航信号,选择其中受多径影响最弱的一路导航信号参与测距定位,从而消弱多径效应的影响。选择一种合理的算法对多径严重程度进行判决便成为发射分集抗多径技术的关键。针对相关峰不对称度在多径信号与直达信号反相叠加时无法有效反映多径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不对称度和信噪比的NSU判决法,对发射的多路地基导航信号进行选择接收,达到抗多径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极化分集改善遥测系统的跟踪接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极化分集方式的优点,分集效果及信号衰落的原因,并分析了检前比检局分集合成的优越性,最后提出了极化分集合成中应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许红波  倪菁  张仕元  丁建江  万山虎 《宇航学报》2012,33(12):1801-1805
针对分布式MIMO雷达中的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子阵列作为发射,密布阵作为接收的DOA估计方法。发射阵元间隔为接收孔径大小。利用发射作为辅助提高阵列自由度,扩展阵列孔径,推导了DOA估计的过程。与密布阵MIMO雷达不同,在空间分集MIMO雷达中提高自由度并扩展阵列孔径。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天线分集接收系统的性能与各支路信号衰落的相关性密切相关,通过分析Nakagami与瑞利衰落的内在联系,推导给出了不同Nakagami衰落包络之间的空时频相关性解析式,该表达式适用于任意散射条件和不同衰落系数。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各参数对Nakagami衰落之间相关性的影响,并给出相干距离(时间、频率)的近似表达式,该结论对多天线系统的性能评估和参数设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杨莘元  杨杰  蔚娜 《宇航学报》2008,29(6):1974-1983
MIMO技术利用多副收发天线对信息进行发送与接收,在无需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 功率的情况下,可以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降低 误码率。对于短波信道,将MIMO与OFDM有机结合,可以发挥两种技术各自的优点。MIMO各种 编码方案中STBC抗衰落性能强,LSTC频谱利用率高,而两者的结合L\|STBC是对两种编码方 案性能的折中。本文将L\|STBC与OFDM结合应用到短波通信中,所得系统抗衰落性能优于ST BC\|OFDM系统,传输性能优于LSTC\|OFDM系统,因此在设计短波通信系统时,可以根据信 道环境和要求来合理的选择通信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高灵敏度探测问题,对频率分集抗角闪烁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集雷达的高灵敏度目标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高分辨信号的相关性提高检测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空间非合作目标的高灵敏度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特殊阵列配置的单基地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目标波迭方向(DOA)估计的虚拟阵列Toeplitz重构(VATR)算法。利用MIMO雷达发射信号的正交特性将阵列有效阵元数和孔径同时扩展,可估计更多的目标。研究表明:与发射分集平滑(TDS)和虚拟子阵平滑(VSS)算法相比,VATR算法有更强的阵元节省能力和更好的统计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VATR算法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未来遥测系统高码速率且可靠传输的要求,将空时编码与SOQPSK-TG技术联合调制,通过使用正余弦波形查表法及基于预编码特性的累积相位映射简化来设计结构,设计一种ALAMOUTI空时码与SOQPSK-TG编码调制的FPGA实现方案。在FPGA硬件平台测试结果验证SOQPSK-TG体制相比传统遥测调制体制具有更高的频带利用率,并且基于空间分集技术的空时编码并不会对SOQPSK-TG信号频谱产生影响,具有抗信道衰落能力的空时编码在未来遥测系统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介分集接收的主要方式 ,定量分析信道相关性对分集接收性能的影响。特别针对 Rayleigh信道模型中最大比合并和选择合并在各分集支路相关时的性能作了仔细研究 ,给出仿真结果 ,验证各分集支路相关性越小 ,分集效果越好的结论。在最大比合并下 ,当各路平均信噪比与门限相比较小时 ,各分集支路越相关 ,输出信噪比超过门限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DDS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超声相控发射电路的相位波形产生器,发射信号的波形、频率、相位等多项参数具有可调性,并且可以实现很高的相位延时分辨率。应用Altera公司推出的DSP Builder、Model-Sim和QuartusⅡ软件进行了仿真及部分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3.
空间绳网系统发射动力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钦  杨乐平 《宇航学报》2009,30(5):1829-1833
空间绳网系统是在系绳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系统,通过展开形成一张具有稳定构型的网,可用于空间目标的柔性容错捕获,在空间废弃卫星或碎片处理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空间绳网系统动力学问题较为复杂,融合了刚体动力学、柔性绳索动力学和碰撞与摩擦动力学等方法和模型。通过建立空间绳网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发射展开的动力学问题,重点讨论了绳网牵引质量块发射角度和柔性绳索等效阻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系统配置下这两个参数存在最优值。
  相似文献   

14.
认知用户以时分多址方式接入,每次通信选择信道最好的认知用户发射数据,该文研究多用户分集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吞吐量.为了避免认知用户对主用户产生的干扰而影响主用户的正常通信,认知用户的发射功率需控制在一定的门限下.基于极值定理,首先推导了认知用户接收信号最大信噪比的极限分布,该分布属于Frechet域.然后获得了该系统的封闭形式吞吐量.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的封闭形式吞吐量与实际模拟仿真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一种陆地移动信道的仿真模型。此模型符合GSM05.05标准。它是建立在信道的衰落特性基础上,在复基带信号上进行仿真的系统。  相似文献   

16.
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介质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材料表面的二次电子发射过程是空间大功率微波射频器件微放电效应的触发与维持机制。微放电效应是限制空间大功率微波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对材料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研究与表征非常重要。为正确理解电子辐照下介质样品的充放电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理论模型对二次电子发射特性进行表征。针对不同电导率样品进行仿真验证以证实该电路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声发射检测技术检测原理和技术特点,结合声发射检测技术在某型号钢壳体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对壳体加压过程和壳体缺陷扩展和断裂瞬间等的监视,证明声发射是一种很有发展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电磁发射技术的关键问题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影响电磁发射性能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了电磁发射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当前提出的几类电磁发射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了其在高功率脉冲电源,电力调节控制,轨道、弹丸材料与结构以及抗烧蚀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讨论了轨道式发射装置的教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对发射效率、出口速度和发射精度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源功率、轨道材料性能和电力调节控制方法是影响电磁发射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由二次电子发射引发的微放电效应是严重影响星载微波部件性能和安全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星载微波部件微放电的研究及应用需求,对国内外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二次电子发射模型、仿真分析方法、测试装置及实验研究,以及在微波射频器件及航天器充放电方面的应用研究,总结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国内的二次电子发射及微放电研究的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FMEA分析验证技术是一种基于FMEA的可靠性仿真分析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FMEA分析验证技术在国内航天领域的研究状况,包括基本分析流程、仿真建模技术研究;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国内航天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