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航天器总装数据无法高效利用问题,通过梳理装配过程多维度数据,利用商务智能技术对总装过程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建设总装数据中心系统,把离散繁杂信息转变成为辅助决策的简洁图表,将处理后形成的经验知识呈现于用户面前,对航天器总装过程的全面管理和优化控制起到良好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天地融合网络全时、全域通信需求,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可实现有限频谱资源的感知与高效利用,有效缓解同频干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用于天地一体认知网络的信道选择和功率调整的无线资源智能分配方法,在保证主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数据速率。首先,将天地融合网络建模为异质图结构,通过用户距离估计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利用图卷积网络提取和分析关键环境特征。其次,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探索底层拓扑环境信息,通过试错与奖惩机制不断优化资源分配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收敛性,并且证明系统数据速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天发射和在轨航天器管理任务的不断增加,为支撑各类测控需求,遥测站数量越来越多,测控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从整体降低对遥测任务及遥测装备的运维管理成本,提升运维信息的应用能力,为各类角色用户提供有效全面的信息支撑,需要建立体系化的遥测装备智能运维系统。构建多级智能化运维体系,通过现代化信息感知和传输技术实现装备信息的多维度快速获取、感知和汇聚,全局性掌控战斗资源,建设运维中心及信息处理平台完成数据的智能融合处理,通过对各装备、各时段数据的比较,关联挖掘信息,深层次利用运维数据,实现资源全景展示、装备状态监视与智能维护、运行效能评估、态势分析与预测等能力,为遥测资源和战斗力部署调度提供直接全面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超高速空间智能数传系统具有针对超高速载荷数据输入、基于开放式架构设计实现在轨智能信息处理的特点。文章中研究超高速复杂数据流控制与路由交互技术,采用具备空间环境适应性的高可靠光电模块等高速传输接口,先进的星型路由处理拓扑架构,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协议,构建开放式超高速星载处理系统平台的方法。通过平台集成共用、架构在轨重构、软件上注更新方式实现各种先进智能处理算法应用。研究多源数据分类存储和管理技术,解决了海量多组高速数据存储和检索问题,满足高达数百Tb的超大数据存储检索能力。通过设计仿真和试验验证了系统功能性能。实现了具有数百Gbps高实时性载荷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灵活空间智能处理功能和开放式架构的新型空间智能数传系统。  相似文献   

5.
就业管理系统服务于高校毕业生、招聘单位和就业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及时性、降低就业服务人员工作的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相关就业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意义,然后详细探讨了系统的需求和实现,不仅满足了用户提出的需求,还对类似系统的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客观世界需要描述的信息无穷无尽、千差万别,信息对象和数据对象的设计与其专业领域、应用过程和场景密切相关。电子数据单(EDS)是信息对象和数据对象的数据描述载体,可以用于物理对象的信息仿真(如产品模型数据交互规范(STEP)标准族),用于变换器、传感器即插即用(如IEEE1451智能传感器协议标准族),用于互联网中异构系统和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如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对网页信息的描述和解析)等,因此电子数据单技术的运用是解决信息对象的描述和互联互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遥感卫星信息获取能力的快速提升,传统卫星操控模式已无法满足用户快速、准确、灵活的遥感数据获取和信息产品生产需求,亟需发展智能操控技术来降低卫星操控难度和复杂度,有效提升卫星的应用效能。文章论述了遥感卫星智能操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星地操控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智能卫星+一体化地面系统+智能操控平台"架构的天地一体化智能星地操控模式,从任务指控、任务进程监控、任务结果处理与多维度呈现、在轨维护以及在轨健康监测与处置等5个维度优化星地操控接口和操控流程,改善人机交互效果,可为遥感卫星操控模式设计和系统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国家利益的全球拓展和国内外商业卫星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全球当前研究和发展的热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地面4G网络体制的LEO星座系统构架,从体制分析、隧道传输、网络协议接口映射与业务承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将系统划分为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并在承载网中采用隧道传输技术,解决了用户终端复杂的IP地址切换和管理问题;通过用户链路星上资源池映射和接口转换协议的设计,解决了系统的业务传输承载中用户终端识别与数据定向问题。新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网络架构设计,有利于降低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便于实现与地面主流移动通信网络和Internet的互连互通,可为我国现阶段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单类卫星应用存在一定短板,难以满足新一代信息服务实时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需求,为了突破通导遥卫星单系统应用壁垒,构建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机制,为发展实时信息服务提供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卫星通导遥融合发展概况,剖析了当前通导遥融合面临的问题与需求,提出了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架构并详细介绍了三大分系统(实时感知与传输网络、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中心、实时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最后选择应急抢险救灾和海洋监测2个典型场景进行初步应用实践探讨,验证了在试验场景中基于卫星通导遥融合的实时信息服务系统具备分钟级的响应效率优势,在复杂环境下具备1 h内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