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准确获取离心叶轮叶片的高阶振动特性及其模态,利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rco fiber composite,MFC)对离心叶轮叶片进行模态测试。设计了MFC激励系统,提出了MFC选型、激励和测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研究了不同信号的高阶模态激励效果,并分析了MFC附加质量和刚度对叶片固有频率和模态的影响;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了前20阶振动模态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MFC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信噪比高、能够稳定激励出高阶模态等优势,计算模态与测量模态吻合较好,在第6~8阶与第12~15阶之间存在模态密集区域;MFC附加质量和刚度对实验固有频率的影响低于4%。提出的MFC激励方法可用于具有较高固有频率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的模态测量。  相似文献   

2.
模态区间方法在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型简化和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导致基于定量模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仿真结果与系统的真实行为存在差异。利用模态区间分析方法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到的结果为一包含系统真实行为的包络线,它是系统真实行为区间的优化。通过对某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工作过程的模态区间仿真计算,证明模态区间分析方法对复杂动态系统建模仿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互相关函数进行环境激励下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郑敏  申凡  陈怀海  鲍明 《航空学报》2000,21(6):535-537
对互相关函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了详细推导 ,探索出一条将互相关函数理论同多种经典模态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环境激励下模态分析的方法。以一悬臂梁为试验模型 ,在白噪声激励下将互相关函数代替脉冲响应函数用于多参考点复指数法和特征实现算法进行模态识别 ,并同功率谱峰值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 ,利用互相关函数理论同某些经典模态识别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识别出环境激励下的系统模态参数  相似文献   

4.
王凤山 《航空学报》1990,11(11):630-636
 <正> 带有发动机吊舱的机翼颤振临界参数是悬臂在柔性支柱上短舱质量的固有振动模态。以前的做法是认真地设计和分析,以确保满足颤振分析对支柱特殊频率的要求,然后,做悬臂情况下,发动机短舱的振动试验来论证从分析得到的这些参数是否正确。 目前,已经研究出一种分析方法,从修改飞机分析结果去匹配飞机的地面振动试验结果入手来识别这些短舱模态。并已经成功地应用该方法来代替单独的舱/支柱的地面振动试验。  相似文献   

5.
孙兵兵  李笑江  陈涛  王晗  吴雄岗 《推进技术》2021,42(5):1053-1058
为了获得复杂装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阻尼特性的变化规律,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工作时刻时的燃烧室声腔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复杂装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声模态及其变化规律;基于此,计算并分析了复杂装药发动机装药燃烧过程中常见阻尼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喷管阻尼系数与壁面阻尼系数占总阻尼系数百分比逐渐减小,相反微粒阻尼系数占总阻尼系数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在发动机工作后期,发动机阻尼系数最小,从而导致发动机后期的工作稳定性较差,小扰动易被扩大为大扰动; 在发动机的所有阻尼中,喷管阻尼在发动机工作初期起主导作用,而微粒阻尼在工作后期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随机激励的某机匣模态实验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模态实验的方法对某型飞机发动机机匣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考虑噪声对频响函数的影响,在功率谱分析时,导出了噪声影响情况下的功率谱表达式,利用这个表达式计算了频响函数并最终用来提取模态参数。引入预实验方法用于机匣模态参数的探测中,以确定机匣上各个测点和激振器激振点的合理布置。考虑到实际工作时的激励情况,在实验台上用白噪声随机激励来模拟环境激励,对机匣进行了模态实验。与计算模态相比,用实验模态方法提取模态参数,避免了复杂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并能用相干函数来检验测得的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实验模态分析表明,得到的模态参数对于进一步改进机匣设计、分析其振动、疲劳寿命特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某涡喷发动机前轴承弹性支承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扬 《推进技术》1999,20(3):61-63,85
用脉冲激励法对某发动机前轴承弹性支承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并介绍了试验模态 方法和设备,所得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相干函数值均大于0.9,弹性支承的固有频率,振型符合发动机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孙扬  刘振德  郑严  洪杰  郭宝亭 《推进技术》2001,22(6):486-488
用多点激振单点拾振的脉冲激励试验模态测试方法,对某涡喷发动机中介机匣的振动特性进行了模态分析,对比了模型机中介机匣与改型机中介机匣的振动模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机中介机匣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其结果为某涡喷发动机结构设计、振动故障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整机模态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高速小型发动机转子-支承-机匣系统特点, 建立了较完整的一套用于分析整机模态的有限元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及程序, 阐述了如何建立整机计算模型及如何分析整机模态等问题, 给出了某型发动机整机模态的计算结果,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10.
基于POD方法的弯曲扩压通道分离流控制的时空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剑锋  黄国平  傅鑫  付勇 《航空学报》2014,35(4):921-932
为了分析一种运用于压气机内分离流控制的无源脉冲射流控制技术的特点,基于弯曲扩压通道试验模型进行了脉冲射流控制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均表明当射流频率接近通道内分离涡主频时控制效果最为明显;引入了本征正交分解(POD)技术对无控状态下通道内流场结构进行分析,得到了POD各阶模态的流动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定常及非定常控制特点,结果表明:非定常控制方式主要是重分配各阶模态之间的能量,有选择性地强化或削弱某阶模态;定常射流控制则是整体削弱高阶模态,压制通道内复杂流动现象;合理地构建脉冲射流可使能量从高阶模态向平均流模态进行转移,能量的转移通过空间流场结构的重构和模态时间演化特性的序化实现。最后针对POD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部分反映了时空特性的变化规律,提升了POD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空载固体发动机计算与试验模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萍  刘勇琼  仝猛 《推进技术》2004,25(5):392-396
为了预测空载状态固体火箭发动机动态特性,对其进行了模态试验,并应用MSC.Marc进行了模态计算,然后对比两者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评估。计算得到了发动机250Hz以内的一阶弯曲模态和五阶呼吸模态。试验测得了发动机的三阶呼吸模态和一阶弯曲模态。比较试验测试模态和与之对应的计算模态:固有频率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振型相关图上的点大都分布在斜率为1(或 1)的直线周围;MAC(模态置信判据)值在0 9左右。说明计算与试验模态有较好的相关性,有限元计算模型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杜大华  贺尔铭  李锋 《推进技术》2018,39(8):1849-1855
针对传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无法有效地解决大型复杂工程结构动力问题的局限性,引入了一套适用于复杂大系统结构建模分析的新技术—多重动态子结构法。详细论述了多重多级动态子结构基础理论,介绍了采用多重动态子结构技术进行动力建模分析的工程实现方法,并开展了该方法在某大型四机并联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的前六阶模态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模态频率的相对误差小于5%,模态置信因子MAC≥0.9,该动力分析方法可准确预示发动机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相比整体有限元分析方法及传统(单级)子结构法,其建模、求解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验证了多重动态子结构法是研究大型复杂结构动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中的模态转换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岩  朱韶华  刘刚  李轩  徐旭 《推进技术》2013,34(12):1719-1728
在以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为推进装置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加速过程中,燃烧室内的释热量及其分布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发动机从亚燃模态转换为超燃模态。在模态转换过程中,由于燃烧室下游边界条件突然从热力壅塞状态变为无壅塞状态,其壁面压力分布会发生明显改变。这将使作用在飞行器上的推力和动量发生突然变化,可能会导致飞行器失去控制。因此,如何实现不同燃烧模态的平稳转换,是燃烧室设计中的技术难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中不同燃烧模态的定义和判定准则、模态转换的实现方式、模态转换的机理,以及在模态转换时可能存在的激波反射结构转换迟滞和火焰结构转换迟滞现象。 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试验测量结果,探讨了一种修正技术,不但有效利用试验数据中与有限元模型相关的模态信息,同时也有效利用不相关模态信息,并成功应用于某型现代高推质比涡扇发动机结构中.通过计算,修正后的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比较接近,误差接近0,MAC(model assurance criteria)值接近1.研究表明:利用不相关模态振型的模型修正技术能够有效得到准确的修正参数值,且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颤振边界与颤振耦合机理对飞行器设计与颤振试验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模态坐标下的颤振计算通过各阶广义坐标的变化特性来确定颤振边界,并对颤振耦合机理进行分析。然而这常常依赖设计人员的工程经验,难以保证判别标准量化统一。基于功能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颤振模态参与度分析方法,通过广义坐标下广义气动力做功的能量累积,实现颤振模态参与度分析。分别采用频域方法与CFD/CSD方法对AGARD445.6标模进行颤振计算,验证了所提模态参与度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随后针对双体飞机颤振计算中发现的“漂移频率”现象,使用所提方法进行了解释,凸显了方法的优势。综合表明,所提模态参与度分析方法较好地反映了颤振耦合机理,具有指标正确可靠、结果归一化强、物理意义明确、适用于复杂结构复杂模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外并联式TBCC发动机模态转换性能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阳  周莉  王占学  张晓博 《推进技术》2018,39(11):2429-2437
针对Ma7一级外并联式TBCC发动机,发展了组合进气道模态转换性能简化计算模型和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风车性能计算模型,实现了TBCC发动机由涡轮模态至冲压模态完整转换过程的动态性能模拟。将模态转换过程划分为冲压发动机冷通流打开和涡轮发动机关闭加力、降转、风车关闭等四个典型阶段,基于推力连续准则提出了模态转换策略。计算结果表明:模态转换期间,TBCC发动机的推力转换主要发生在涡轮发动机由全加力状态变化至不加力状态过程中;模态转换前期处于冷通流状态的冲压发动机以及后期处于风车状态的涡轮发动机产生负推力,最大值分别为模态转换后总推力的5.3%和13.7%;当涡轮发动机进入风车状态时,风扇和压气机的工作点均位于其特性图的低转速大流量区域,此后随着涡轮发动机空气流量的减小,风扇压比和压气机压比均趋向于1.0,与相关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锤击法模态分析试验技术以其简便、经济、高效的优势在航空发动机强度振动试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试验模态分析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各因素间往往又相互制约,给模态试验带来一定难度。从测试方法、参数设置、参数识别等方面总结试验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并加以分析,旨在提高试验质量,给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学文 《推进技术》1995,16(2):4-10
介绍了脉冲激励法(锤击法)模态试验系统。该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移动施力部位容易,可以在不允许安装激振器的部位实现激振,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试验结果可提供给导弹总体设计部门,以检验发动机与弹体配匹的结构动态特性,并可供发动机振动分析之用。  相似文献   

19.
LMS模态分析软件在齿轮组件模态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某型发动机螺旋圆锥齿轮组件轴向振动对联结螺栓强度的影响,对齿轮组件进行了模态试验,并利用LMS CADA—PC模态分析软件进行了模态分析,找出了齿轮组件的联结螺栓产生疲劳断裂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高速转动壳体行波振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杰  郭宝亭  朱梓根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4):390-395,458
本文对轴对称薄壁壳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一圆柱薄壳在静止状态和高速旋转状态下进行了模态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轴对称薄壁壳在转动状态下,由于科氏力的影响,同一模态在转动坐标系中,存在不同频率的前后行波。为理论计算和发生在航空发动机中转动薄壁件振动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