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空间法学会成立以开展国际空间法和其他与发展空间技术有关的国际法、国内法的研究,宣传我国的空间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推动外空领域国际合作为宗旨的中国空间法学会,于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宣告成立。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外层空间领域...  相似文献   

2.
当前形势下的空间法问题——在中国空间法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学术报告贺其治空间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兴部门。它不仅同空间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同国际形势和空间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空间形势的发展在国际形势的剧变下,空间形势也发生了新变化。其特点是:1.空间竞争...  相似文献   

3.
周武 《航天》2011,(5):6-7
4月2日,中国空间法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出席本次大会的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空间法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王礼恒,中国空间法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20日上午,2008年中国空间法学会年会暨和谐世界中的空间法治学术研讨会于北京理工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空间法学会和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具体承办,会议主题是“和谐世界中的空间法治”。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4,(5):10-10
由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的国际空间法研讨会于4月26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20个国家的近百位国内外知名空间法专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会聚一堂,对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空间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6.
国际空间法学会简介刘文科一、学会背景国际空间法学会(TheInternationalInstituteofSpaceLaw简称IISL)于1960年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创立,该学会取代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于1958年设立的空间法常设委员会。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空间法学事业的对外合作和学术交流工作,中国空间法学会日前决定设立"国际贡献奖",专门用以表彰、鼓励对中国空间法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海外空间法律政策领域知名专家。2014年12月26日,在中国空间法学会与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美国航天管理体制与航天法"主题报告会上,美国著名空间法专家、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法学院荣誉教授、《空间法期刊》荣誉主编、国际空间法学会理事琼安.艾琳.盖博瑞诺维奇(Joanne Irene  相似文献   

8.
4月2日.中国空间法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袁洁,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总法律顾问巴日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良贵: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沈荣骏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宇航学报》2012,(12):1706+1885
2012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在京首次联合召开了2012年学术年会。年会围绕当前航天科技发展的热点难点、空间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来自个国人大、外交部、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中  相似文献   

10.
法岩 《航天》2012,(3):28-29
2011年12月24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和有关高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空间法学会第八届CASC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圆满落下帷幕。共有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所高校的8只队伍参赛,经过4场初赛和1场决赛的紧张角逐。  相似文献   

11.
法岩 《航天》2012,(3):31-31
2011年12月1~2日,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贸与外事司、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和中国空间法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空间法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三家主办单位的领导及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方面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领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湘潭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国际空间法专家学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等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单位政策法律研究部门、法律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部分师生,共计40余人。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2,21(1):58-58
据《中国航天报》2011年12月23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军贸与外事司、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和中国空间法学会当日在哈尔滨联合举办了国际空间法学术研讨会。40余位专家学者主要对“我国航天立法及重大航天活动涉及的法律问题”、“外层空间国际条约法律问题”、“外层空间国际法律秩序建设”三个专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法轩  薛滔摄 《航天》2013,(12):50-51
2013年9月26日,国际空间法学会第22届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本次总决赛在2013年度北美赛区冠军美国乔治敦大学代表队和欧洲赛区冠军荷兰莱顿大学代表队之间进行,由国际法院三名现任大法官LeonidSkotnikov、JuliaSebutinde和薛捍勤担任主审法官。来自亚太赛区、非洲赛区的两支区域冠军队和世界各地空间法学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3,(9):6-6
本刊讯作为发展中的航天大国,我国十分重视空间碎片问题,致力于空间碎片减缓和防护研究,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3年8月9~10日,国防科工委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来自财政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空间法学会以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国家拨专项经费支持空间碎片研究以来我国空间碎片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有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会忠 《中国航天》1994,(9):36-37
美国空军的空间作战中心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专家小组认为,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对空间利用重视不够”,并建议成立“空间应用作战中心”。根据这一建议,美国空军于1993年年底成立了空间作战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空间资源支持作战行动,即将卫星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空间年活动的部署,我国成立了以宋健国务委员为名誉主任的中国筹备委员会。聂荣臻元帅和宋健国务委员还应《航天》杂志之邀为国际空间年题了词(本刊予以转载)。受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和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委托,中国宇航学会将在1992年举办五项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宇航学报》2007,28(2):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空间控制专业委员会于1979年正式成立,该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挂靠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二、组织机构该专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航天自动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航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成功率100%,性能均达  相似文献   

19.
雨水 《航天》2013,(12):62-63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空间碎片是人类进行航天活动的大敌。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对这项工作的研究一直也未停止。去年底,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了空间碎片研究工作会。会议在总结我国在空间碎片研究方面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了下一步行动计划,并成立了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工作协调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