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超 《西南航空》2006,105(10):92-94
幸代远在我的印象中应是充满少壮气息和艺术活力的.不过.在他的风景油画中却显现出一种别样的沉静.这让我对他的艺术经历萌生一丝好奇.禀随着西南地区的独特人文环境,发挥着艺术学院的形式修养.幸代远选择了风景油画的创作之道.这样一位学院派艺术家.怀有一种致力于架上绘画语言探索的志向.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技艺的敏锐.同时更体现着他执着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2.
《西南航空》2011,(10):86-88,90,92
A4当代艺术中心在经过一季"青年策展人"探讨之后,2011年的"青年艺术家实验季"也宣告结束,正如策展人鲍栋在第三场"实验季"里说到的那样:"实验,并非一个既定、科学性的概念,它只是试图引发一种新的可能性,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取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并给予我们保持感知敏锐和问题意识的一个途径。"A4的2011年,更像一个"引发可能性"的实验年。不妨倒叙。  相似文献   

3.
自在于其中     
“自在于其中”,在西方现代绘画中.是一种艺术理念。它要求画者不是平面地.直观地描摩对象,而是直接进入画面之中.反映出自己在三维、四维时空里的切身感受.其中,既有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有空间的分割、穿插乃至重叠。这类作品.充分地反映了以人为本和人的主观意识,既有天人合一,又有物我两忘.自在于其中。放大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一种思辨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西南航空》2004,(5):58-61
泥巴、石头.青铜、生铁,这些物质的名字,叫起来.就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朴素的物质.从远古人类的创造中.直是我们人类理想和美的承载体,人类在它们身上发现并且创造了种歌咏的话语方式——雕塑。世界上恐十白再也没有比雕塑更让人怀旧的东西了,艺术家把多少难以言表的爱、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塑造、雕刻成许多伟大永恒的艺术品。它们没有如意的运动.它们静止的姿态却张扬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胡晓 《西南航空》2009,(6):14-15
5月13日,第十二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在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这场265家跨国企业和3600家国内企业齐聚的盛会上,作为第十二届渝洽会唯一的航空合作伙伴,国航重庆分公司以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姿态.意气风发.登台亮相.展示了一个大型航空企业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毛竹 《西南航空》2004,(6):34-35
2004年7月10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国航重庆分公司的北京飞重庆CA4138航班迎来了一批不同寻常的旅客.他们就是乘坐这次航班飞往重庆参加”为了山里的孩子”希望工程大型公益演出的演员们和高度关注希望工程来渝的团中央书记周强一行。  相似文献   

7.
签派员作为支撑飞行安全的一个支柱,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飞行的安全和效益.良好情景意识的养成对签派员预防和控制差错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但目前签派员的情景意识培养处于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情景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入手,分析影响签派员情景意识的因素,总结签派员情景意识培养的思路,以期提高签派员防范风险和避免差错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魏学峰  曾子 《西南航空》2010,143(1):110-112
艺术品往往以一种神秘的方式从艺术家那里产生出来.它从艺术家那里获得了生命.它的存在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不合逻辑的。它在它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里有一种明确而有目的的力量。它存在着,它就有能力创造一种精神气氛。周裕国很少涉笔常被人描绘的名山.他的艺术视觉伸向的是川西高原那些几乎叫不出名.而又让人激动得落泪的万重深山,画家所面对的一切,是没有范式可以借鉴的全新世界,  相似文献   

9.
《西南航空》2010,(11):28-28
2010年10月17日,汇集了19位当代艺术家共22件艺术作品的“当代修辞——重庆嶺画廊开幕展”在重庆鹅岭公园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翟永明  李怡 《西南航空》2004,(10):54-56
作为一种方式,荷译的画不仅仅在画廊或艺术馆、或现在最火的艺术家工作室展出.他也选择最新的画在酒吧中办个展。这样一种随心随意地处理作品的方式,是艺术家很少使用的——他们大多数更关心艺术馆的档次、级别、条件。荷译并非对自己的作品不加善待,只是这其中包含了他对艺术品的自在态度“一个小型沙龙展与在现代的展厅里展出的效果会不一样,因它没有现代展厅的那种巨大的空间而让人感到冷漠。它或许会使人与画的距离贴得更近,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说不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成都艺术界,有不少艺术家“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在国外,省外很有名气,作品受人追捧,而在成都却寂寂无闻。在这个被公认为很悠闲的城市,有着艺术创作和艺术消费的土壤,缺乏的是一种氛围,一个艺术的“气场”。许多国内顶尖的画家,行为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摇滚乐手,电影人生活在成都,但他们混迹在芸芸众生中,最多有圈内的交往。而很少与公众互动。  相似文献   

12.
聂作平 《西南航空》2010,147(5):56-57
最好的秘方就是这个:酒 这是一个容易引发误会的人。白色的西服,金边的眼镜,油亮的头发,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衣冠似雪,飘然不群的艺术家气质.但究其实质.他是四川最大珠宝连锁店之一的老板。  相似文献   

13.
《西南航空》2009,(5):16-16
这是一次二重奏音乐会!继2008年中国巡回演出之后.普拉德音乐会独奏家又来到中国.在成都和重庆举行两场音乐会。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慧受独奏家之邀参加这次中国巡回演出。  相似文献   

14.
《西南航空》2009,(5):16-16
行吟是一种态度,一种淡定与从容;一种直面个体的内心感受,服从自我的内心呼唤:一种对自然与环境的关切;一种天然性、真实性。城市已经成为今天人类主要事件的发生现场.也是今天人类俗世生活的最大秀场。作为知识分子的艺术家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俗秀场中保持自身的敏锐和思考特质.郝量、刘传宏、  相似文献   

15.
透明     
肖子奇 《西南航空》2008,(6):102-105
从材料和特性来说,玻璃,是一种不寻常的制品。它不仅仅是用来观看和使用的。这个观点是展览《透明》所想要讲述的信息。前段时间在麓山国际A4画廊举办的《透明》玻璃艺术展览。展示了24位从事工作室玻璃的丹麦艺术家的成就。“工作室玻璃”这一术语是指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使用玻璃这一媒材创造出的独一无二的玻璃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把好进近着陆安全的最后防线--复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飞是进近着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防止进近失误的一种方法 ,也是处置紧急情况的一条重要措施。在进近着陆过程特别是在接近DH(MDH)时 ,必须有随时转入复飞的决断意识。  相似文献   

17.
《西南航空》2009,137(7):60-63
这是一个姗姗来迟,却依然让我们心跳加快、血脉贲张的约会:这是一场前所未有,注定永生难忘的世界顶级音乐盛典——9月22日,多明戈联袂宋祖英金曲演唱会.将在“成都江馆”四川省体育馆唱响。  相似文献   

18.
胡晓 《西南航空》2011,(1):28-28
12月6日,国航党委书记谭植洪莅临重庆分公司检查指导工作,并在分公司总经理陈洪,党委书记肖鹏的陪同下.来到分公司新落成的职工文化中心.为活动中心剪彩。  相似文献   

19.
这是重庆交房史上的又一个交房奇迹。 2008年9月30日,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C区1组团400余套单位盛大交房。这也是棕榈泉国际花园在建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交付活动,业主接房率为前所未有的100%。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相似文献   

20.
《西南航空》2011,(5):110-111
由A4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的2011年首个艺术大展,云集了20名活跃在川渝地区最富创想力和思考性的艺术家们最新的实验作品,本次参展艺术家的创意作品均以对"艺术、心理、社会的新的追求"为主题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现场作品类型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影像短片和行为表演等形式。这次展览题为"欲——病理与凝视",看似生涩的主题背后其实蕴含了我们对"渴望和梦想"的一种长期的曲解。"欲"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