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航空发动机作战试验(可分为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是在发动机研制和使用初期,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对其进行考 核与评估的综合过程。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综合战技效能、优化发动机体系结构、确定编配运用原则和为训练保障要素提供参考 依据,初步构建包含2类103项试验内容的作战试验体系。采用综合评估分析法初步建立了效能评估模型,对发动机的综合效能 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将为航空发动机作战使用与保障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航空装备到航空武器,都以大量的电子元件作为其细胞,航空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空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航空电子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航空装备的正常工作和作战效能。从电子元件冗余的角度建立了提高航空电子系统可靠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数学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航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 (WSEIAC)提出的模型为基本框架 ,在分析了航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指标的基础上 ,建立了航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潜艇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不能全面反映专家不确定评价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ague集的潜艇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利用专家评价的合成Vague集与潜艇作战效能理想Vague集之间的加权贴近度进行潜艇作战效能评估。在专家权重求取上,采用贴近度赋权算法对各作战效能要素分别赋权,以反映专家对各作战效能要素评价的差异性。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军  宋笔锋  裴扬 《航空学报》2011,32(10):1824-1834
针对目前作战飞机方案评估中体系与方法的不足,依据飞机发展的时序性和评估内容的细化程度,确定了现代作战飞机方案评估的5个层次,它们分别为综合作战能力层、综合作战效能层、综合使用效能层、综合使用效费层和方案评价决策层.在分析各评估层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评估层的细化指标体系,改进和完善了各评估层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现...  相似文献   

6.
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作战飞机效能、作战能力指数、航空电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介绍联合式航电系统、综合航电系统、先进的综合航电系统的现状,根据各国进行的电子战、传感器、数据链、导航和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和计划,分析未来航空电子系统发展的特点、特征、技术措施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了几种典型的航空电子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作战支援类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特点和适宜的结构形式,指出了军用航空电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应当遵循的设计准则。应用最新的分布式模块化电子(DME)系统技术和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建立了面向任务与操作者的作战支援类飞机航空电子系统总体结构框架。最后,指出了采用分布式模块化系统设计技术优化航空电子系统内部功能,以及采用异型智能化结构部件技术实现系统与飞机气动外形、结构总体的一体化,是军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构建了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对空中加油机的作战效能指标数据进行挖掘,利用信息熵概念求得各指标属性的重要度,并归一化处理为各效能指标的权重系数,克服了传统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主观性;然后,建立了基于理性解法的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几种现役典型的空中加油机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到了计算结果,同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战机作战效能的综合指数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作战需求,分析了影响战机作战效能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因素,包括直接攻击指标因素和各种保障指标因素,在一般指数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战机作战效能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框架,并用该方法对国外部分主战战机作战效能开展了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毅  王和平 《飞机设计》2007,27(5):31-34
对侦察-攻击作战航空综合体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并根据侦察-攻击作战航空综合体作战过程的特点,阐述了评估侦察-攻击作战航空综合体效能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型作战航空综合体作战效能提供了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益汀 《航空学报》1986,7(5):452-460
随着电子对抗的发展,机载电子对抗系统的效率评价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评价效率的重要性,进而运用运筹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也就是用排队论的有关方法解算了载机的突防概率和生存概率;用博奕论的方法分析了电子对抗运用手段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一次电子对抗实战情况的分析,提出了载机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电子对抗系统仿真器代替真实的设备参与飞机航电系统综合试验, 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动态效果, 减少测试的复杂性, 降低实际费用。本文在分析电子对抗系统功能的基础上, 提出了仿真器的基本设计方案及软件设计技术, 最后, 介绍了软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航空电子系统的费用 效能是飞机总体系统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降低飞机寿命周期费用的关键之一。在航空电子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传统的系统评估和优化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独立子系统/设备的费用或效能指标。综合航电系统设计方案的费用 效能重要指标包括:可支付性、构型能力、任务能力、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和技术风险,以组合的方式获得了相应的综合评估准则,给出了计算公式。以某新研航电系统作为实例演示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实施情况,演示的重点集中于总体设计方案的可视化量化评估分析。该综合评估方法已显示出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综合优化法评估超视距空战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以往的效能评估中存在效能指标可信度降低、缺乏横向可比性等弱点,提出利用灰色关联综合优化法对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效能进行评估.分析影响超视距空战效能的因素,建立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层次体系模型,通过评估实例研究利用灰色关联综合优化法评估战斗机超视距空战效能的步骤.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表明,灰色关联综合优化法是评估超视距空战效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艳芳  吕江花  马世龙  黎涛 《航空学报》2019,40(8):322818-322818
航电系统在使用或升级改造过程中进行可靠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当前批量航电系统大量投入使用的背景下,迫切需要能高效、快速、准确地对系统进行可靠性检测。由于航电系统安全性要求高,内置检测软件受限,需要外置检测设备通过航电系统指定接口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也不允许出现任何泄露等行为。检测设备与具体航电系统耦合,检测过程与具体检测设备耦合,难以实现批量航电系统并行检测。为此,通过引入逻辑检测设备,给出了一种航电系统并行检测分层框架,解决检测设备与被测系统耦合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检测的安全性。通过逻辑检测设备、检测跳转机和被测主机上检测行为的描述,给出了一种面向通用航电系统并行检测的检测设备协同机制,解决检测过程与检测设备耦合的问题,从而支持多个航电系统并行检测。最后,实现了一个通用航电系统并行检测系统,并通过实际应用和实验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赵长啸  何锋  李浩  王鹏 《航空学报》2020,41(6):523416-523416
为满足未来先进战斗机全战斗过程的对敌压制能力需求,分析了作战任务与航电系统支持能力间的关系,建立了"作战任务-航电能力-资源需求"间的关系矩阵和航电系统效能模型;以最大化全飞行阶段航电功能整体效能和飞行安全为目标设计了针对不同作战场景的航电系统动态重构策略及重构流程;通过数值分析,对比了动态重构航电系统与静态配置航电系统在不同作战区边界的效能,表明动态重构特性能有效提高战斗机各阶段的作战效能,提高有限资源条件下的阶段优势。  相似文献   

17.
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海青 《飞机设计》2007,27(1):55-61
系统综合是指将机载电子设备综合成以作战、飞行功能为核心的统一控制、管理和显示的系统,这样可以提高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最大限度的发挥载机的战斗效能。本文对系统综合模式、设计方法、作战效能、故障诊断等诸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航电系统的综合试验和试飞评定系统的软件功能。  相似文献   

18.
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现代超视距空战典型过程的分析,将超视距空战过程划分成3个阶段,以Lanchester方程为基础建立了阶段Ⅰ、Ⅱ的兵力损耗模型,分析了机载中、远程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用距离对敌剩余兵力的影响;以优势函数矩阵为基础,探讨了"枚举法"目标分配模型,提出了阶段Ⅲ的效能评估模型。通过对所建模型的分析,探讨了超视距空战不同阶段的作战规律。文中所建模型可用于对现代超视距空战效能评估,空战过程的优势评估、进程预测、装备反算等问题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e avionics components of modern military aircraft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cost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otal aeronautical system. In the early conceptual phase, aeronautical system designers give scant attention to designing the avionics components. The design team generally provides weight, volume and power considerations for the desired avionics functions and assumes that an avionics suite can be assembled. Less than comprehensive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interacting effect avionics have with the other system components. In contrast, the designers expend a very large effort on finding the best balanced combination of airframe and propulsion components which satisfy the design objectives. This paper shows why avionics must be a co-equal member of the aeronautical system along with airframe, propulsion, and armament. To become a co-equal partner, avionics must be an element of the system design iterations and analysis commencing with the early conceptual design phase of a new aeronaut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20.
The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IMA) architecture is an open standard in avionics industry, in which the number of functionalities implemented by software is greater than ever before. In the IMA architect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vionics system is highly affected by the software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fault tolerance feature with regard to software application failures, many industrial standards propose a layered health monitoring/fault management (HM/FM) scheme to periodically check the health status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processes and recover the malfunctioning software process whenever an error is located. In this paper, we make an analytical study of the HM/FM system for avionics application software. We use the stochastic Petri nets (SPN) to build a formal model of each component and present a method to combine the components together to form a complete system model with respect to three interlayer query strategies.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strategies in an illustrativ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