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SR-4型实验用金属杜瓦容器。容器采用真空粉末绝热,口径为150mm,深600mm,液氮日蒸发损失为2L/d。  相似文献   

2.
引言铂铑——铂热电偶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炉及其他加热设备以检测或控制温度,属贵金属材料;正确使用铂铑—铂热电偶,不但给国家节约材料和资金,并可得到准确的温度计量。一、热电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误差铂铑—铂热电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寄生电势,贵金属热电偶材料的直径都比较小(φ0.3~φ0.5㎜),在使用中如不小心,容易受到弯曲、挤压、碰伤等而产生机械  相似文献   

3.
首次使用疏水型聚四氟乙烯微孔滤膜,利用其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密封晶体生长容器,采用恒温蒸发法进行晶体生长.溶剂通过蒸发离开生长容器后,被生长容器外的吸附剂吸附,使得溶液维持一定过饱和度,以实现单晶的连续生长.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空间低温溶液晶体生长地基模拟装置.利用此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地基模拟实验,获得一批高质量α-LiIO3单晶,证实了该生长装置的溶剂蒸发量和容器密封性能够满足空间低温溶液晶体生长需要,为未来空间低温溶液晶体生长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授率稳定度的表征,研制的一台频率短期稳定度测量装置和一个测时精度为0.1ns的时间间隔计数器,它可实现短稳时域阿伦方差无间隙采样。通过IEEE—488接口总线实现了对频综的多点连续和对振荡器的跟踪自动测量。本装置频率稳定度测量范围为0.2~500MHz,(并可扩展到10GHZ)。自校准σ_y(τ)=5E一6/τ.S_φ(0.1Hz)=-135dB/Hz,S_φ(1Hz)=—138dB/Hz,S_φ(10Hz)=-140dB/Hz,S_φ(100Hz)=-150dB/Hz。本装置经多次实测实验,性能可靠,测量数据可信。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辐射测量,研制了一套大口径低温黑体标定装置。该装置采用工质制冷技术,避免了大量液氮消耗;采用辐射面竖直放置,有利于红外测量设备标定使用;采取了双参数联动PID控制方案,实现了宽温区辐射体的高稳定性控温。该装置研制中使用了低温黑体的防结霜技术、低温黑体辐射定标温度修正技术、低温黑体校准技术等,为建立低温黑体辐射标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低温是从空气分离开始的,它当时反映了以制钢、军事为中心的急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由于空气分离,液化氧、氮、氩的生产,事实上已成为主要的低温工程。在此期间更进一步的低温液氮的生产,氦液化机的研制,低温容器以及液氢的生产,使用的范围日益广泛。到1962年研究小型磁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我们研制的 SR—2、SR—2(A)及 SR—3三种实验用金属杜瓦容器。其内胆形状各异,公称容积分别为22升、12升和13升。容积采用高真空多屏绝热,内胆通过管颈悬吊,这大大提高了绝热效果。液氮的日蒸发率分别小于0.5、0.72与0.88升/日。SR—2的液氮日蒸发率小于4.2升/日,容器夹层抽空密封采用低熔点合金阀,抽空容易、密封可靠,经七年使用,未发现漏气现象。  相似文献   

8.
航天部第一计量测试研究所研制了一套低温密封式三相点容器.其中包括平衡氢、氖、氩复合式三相点容器。经多次复现,其精度均优于0.5mK.其中平衡氢、氖、氩三相点容器与意大利 IMGC 相应的三相点容器作了比对,相差分别小于0.5、0.7、0.1mK.该容器于1988年6月15日在北京通过了部级鉴定.鉴定会肯定了该项成果,并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氮、氪三相点系在我国首次复现,复合式三相点容器系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空间无容器材料实验装置为应用背景, 重点探讨了电磁悬浮线圈结构参数对线圈内部空间的感生磁场分布情况及电磁悬浮力的影响规律, 研究了悬浮力场分布与匝数、初匝线圈半径、锥角、线圈间距、螺距等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的正确性. 为空间电磁悬浮线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流量测量的准确度至关重要。不同于常温流量测量,低温推进剂的流量测量有其特殊性。介绍了称重法低温介质流量校验原理、方法及方案,对流入法排出气体及流出法增压气体流量简略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针对低温容器气枕换热传质特点,对气枕平均温度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得出了流入法排出气体流量一致性较好、采用流入法可以使低温流量计检定准确度更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流量测量的准确度至关重要。不同于常温流量测量,低温推进剂的流量测量有其特殊性。介绍了称重法低温介质流量校验原理、方法及方案,对流入法排出气体及流出法增压气体流量简略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针对低温容器气枕换热传质特点,对气枕平均温度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得出了流入法排出气体流量一致性较好、采用流入法可以使低温流量计检定准确度更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固冲发动机含铝推进剂的燃烧过程,为了合理组织主、次流的掺混流场,选用不同型式的火箭喷管进行试验。测量了四孔非平行进气的次流静压分布;单独主流的总、静压分布;音速单喷管等六种喷管的主次流掺混流场的速度场。 本文分析了铝颗粒完全燃烧的三条件,并结合火箭喷管型式对冲压室内掺混流场的分析,选用了具有4×φ12—15°斜喷口的多孔分流式亚音速喷管为火箭喷管,进行了燃烧效率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冲压室燃烧效率比采用音速(或超音速)单喷管时提高30%左右。 燃烧效率试验用的装药为含铝贫氧推进剂,重量5.5—8.9公斤,工作时间14—23秒。  相似文献   

13.
航天飞行中的噪音,已经成为航天员的隐形杀手。美国航宇局关于工作区的噪音规定是58分贝,俄制曙光号动力控制和燃料储存舱的噪音是72.5分贝,中国神舟五号飞船上升时舱内的噪音达到120分贝……在这样的噪音环境中,互相说话需要提高嗓门,而且很难听见重要的警告信号。一些实验装置安放在舱壁上密布的容器里,像抽屉一样包围着航天员,连续的嗡嗡声会引起疲劳,一些在轨受控爆破实验发出的尖锐声响会令航天员受惊而出现操作事故。  相似文献   

14.
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上的宇航员,最近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动物解剖实验。 他们把老鼠放置在密封容器内,容器上配备有可供活动的手套,让宇航员伸手进去工作。每只老鼠都用带子固定位置,以免它们在容器内漂浮。负责这项解剖工作的宇航员是威廉士和毕其,他们首先把容器注满了麻醉气体,然后把怀孕老鼠的头切割下来,取出脑袋,把神经组织保存好。这项实验是用来研究动物的神经细胞在无重力形态下的变化,及太空旅行对动物神经系统的影响。 “哥伦比亚”号在这次的旅程中,共携带了 170只老鼠 (其中有 18只已经怀孕 )、 4条蟾…  相似文献   

15.
基于焓法模型导出了一种求解等温相变问题的简单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将温度场与液相分数场进行解耦,即可分别求解出相变控制体和非相变控制体的温度;以长方体容器为例,用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及焓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吻合的很好;利用计算模型,对长方体容器和圆柱体容器内相变材料熔化时间进行数值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在容器体积和特征尺寸相同的条件下,长方体容器内相变材料的熔化时间几乎只有圆柱体容器的一半.   相似文献   

16.
星载大型平板缝隙天线结构设计及热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应用需求日益广泛的大型平板缝隙天线为研究对象, 介绍了其结构组成. 为减小天线热变形, 对天线外侧4个安装角的连接方式做了改进设计, 并在极高温和极低温两种工况下进行热变形分析, 得到改进前后两个方案的变形结果. 在极高温工况下, 天线阵面Y向热变形均方根值从改进前的0.52 mm减小到0.3 mm; 在极低温工况下, 天线阵面热变形均方根值从改进前的0.35 mm减小到0.1 mm. 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从而确保了天线在轨电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焊接构件低温疲劳P-S-N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焊接构件的低温 P-S-N曲线是冬季构件抗疲劳设计的基础.在PLG-300 kN高频疲劳试验机上,测定了在-25℃环境下4种应力水平对应的焊接构件的疲劳寿命,并得出了其中值S-N曲线.采用小样本实验的单侧容限分析方法,利用对数疲劳寿命变异系数的经验取值,得出了焊接构件的低温P-S-N曲线.这种方法既简便又经济,但需要由进一步的实验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深空探测器配备的大口径天线的指向精度要求,给出了一种深空探测器大口径天线在轨指向的标定方案,以解决深空探测器安装的大口径天线的在轨指向评价问题。通过对飞行器特点和约束条件的分析,结合"嫦娥4号"中继星天线的具体情况,采用星地协同工作的方法,给出了天线指向在轨标定的方案,并明确了标定的实施流程,最后对标定过程中的误差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方案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深空探测器大口径天线指向标定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磁轴承动反力分析及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磁悬浮反作用飞轮转子系统,提出了一种描述混合磁轴承动反力的新模型.基于拉格朗日原理,将飞轮转子两去重面内不平衡质量矩等效至两端径向磁轴承位置,并与转子惯性轴偏离几何轴引起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得到磁轴承动反力.仿真结果表明:转子两不平衡质量矩大小相等时,其振幅从相位差φa-φb=0时的30μm减小至φa-φb=π时的10μm(减小了2/3),从转速为1000 r/min时的5μm增加至5000 r/min时的10μm(增加了1倍).测试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为飞轮系统高精度高稳定度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深空探测的上合阶段(superior solar conjunction,SSC),太阳强辐射成为影响地面站接收噪声温度计算分析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针对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传输误码率甚至通信中断问题,以火星探测为例,提出一种定量化计算环火段太阳 地面站 探测器夹角∠SEP的方法,结合角度关系分析了环火段SSC阶段太阳对链路产生影响的原因,重点分析了地面站接收太阳噪声温度与空间链路、空口参数以及天线波束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及仿真试验表明,当天线口径一定时,地面站的接收噪温峰值Tsmax和太阳对地面站的影响时长ti均与通信频率成反比; 在通信频率一定时,Tsmax与天线口径成正比,ti与天线口径成反比;当天线口径固定为34m时,S频段下的Tsmax高达12830K,是Ka频段下的1.8倍,S频段的ti比Ka频段下的ti表现在∠SEP上延长近0.5°。当通信频率固定为S频段时,70m口径天线与18m口径天线相比,Tsmax高出1920K,但是ti表现在∠SEP上缩短约0.53°。结合太阳辐射对通信链路的影响分析,给出了不同∠SEP下的链路参数设计建议,为火星探测链路中的参数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