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检测火箭增压输送管路内表面缺陷,提高管路质量,开展了内窥镜技术在火箭管路内表面应用技术研究。介绍了内窥镜设备技术特点,内窥镜管路检测存在问题,设备探头选择和尺寸测量校准的工艺方法,对检测出的内表面缺陷类型进行归类总结,对难以定性的缺陷利用电镜和金相等技术进行微观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视频内窥镜检测技术对火箭管路内表面进行检测时,应根据增压输送管路的内径尺寸优先选择直径较大的探头;采用标定缺陷对比法进行测量校准,其测量准确,现场检测适用性强;检测缺陷图像清晰,效果稳定,内表面缺陷类型定性准确,检测效果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工业视频内窥镜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民航孔探工作的常用测量方式,并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安全角度考虑.推荐使用高精度、单视窗的三维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3.
工业内窥镜检测设备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距离可视检测工具统称为工业内窥镜,其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般可以分为硬管内窥镜(孔探仪)、光纤内窥镜和视频内窥镜3种.  相似文献   

4.
PSD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位置敏感探测器。文中叙述了利用PSD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给出了数学模型和误差模型,分析了测量精度。利用PSD探测器可测量弹丸姿态和转速,可测量末敏子弹的稳态扫描角和转速,还可测量无人机和高炮综合体的车体姿态。PSD是继太阳方位传感器后的又一种测弹丸恣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美国韦林推出的全新一代工业视频内窥镜旗舰型产品——Mentor Visual iQTM,具有灵活、便携和多功能等特点,是当今功能最强大的视频内窥镜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快速更换不同直径、长度的探头,视频探头直径4.0~8.4mm,有效工作长度2~30m,甚至更长规格,还可通过视频成像转接器连接光学直杆镜与光纤镜,实现光学设备与视频设备的完美结合;可以搭载UV紫外光源,实现对极细小裂纹及高精密产品的荧光内窥检测;超长的视频内窥探头具备空气动力导向技术,通过控制手柄调节探头内部导向通道气压,实现探头导向功能,导向弯曲角度不受距离和探头盘曲的影响,保证远距离全方位检测.  相似文献   

6.
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中振动应力的监测与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中,对考核部位振动应力的监测与控制是试验的难点之一.本文采用监测振幅的方法,并结合试验中的测量数据,对施加高低周载荷的试验系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得到了试验测量振幅与考核点振动应力的关系.从而将试验中可测量和不可测量联系起来,为试验研究和试验数据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奥林巴斯(OLYMPUS)从1919年建立品牌以来,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开发探索,积累了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IPLEX FX工业视频内窥镜的诞生,揭开了工业内窥镜发展历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刘涛  罗谦  马柱  肖海 《推进技术》2022,43(10):395-401
内窥技术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相结合为航空发动机等受限空间内部流场测量提供了可能,本文针对内窥式PIV测量系统中激光内窥镜和相机内窥镜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与探讨,并在现有的PIV基础上自主搭建了一套内窥式PIV测量系统,在解决系统存在的成像圈小、分辨率低、示踪粒子图像不相关、系统标定等难题后获得了较好的测量结果,在对同一稳态流场开展对比性实验研究后发现与常规PIV测量结果相比最大相对误差为1.6%。表明该测量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应用于发动机实际工程研制中。  相似文献   

9.
几何量大尺寸测量主要指"几米至几百米范围内物体的空间位置、尺寸、形状、运动轨迹等的测量"[1].目前可以实现大尺寸三维坐标测量的方法和系统按照所使用的主要传感器可以分为经纬仪测量系统、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关节式坐标测量机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等[2].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美国韦林公司推出XLPro系列工业视频内窥镜以来,该产品以其技术和服务的优势迅速成为中国航空、民航业视频内窥镜的首选品牌。仅XLPro系列就已在哈飞、沈飞、西飞、成飞、洪都、昌河、东安、黎明、成发、南方动力、试飞院等多达23家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及其配套研究所以及空军修理厂得到广泛应用。另外,还有包括航空公司、发动机维修工程公司等16家公司选用了该系列产品,如国航西南、重庆,东航江苏、西北、河北,南航湖北、吉林、河南,以及川航、上航、深航、海航长安、珠海摩天宇、四川斯奈克玛、R-R与GE在华的发动机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1.
在新机研制过程中,需要在地面模拟空中各种飞行状态,或在实际飞行条件下,在短时间内测取大量反映性能和结构静、动力强度的瞬时变化的实验数据,並尽可能迅速地进行数据处理。因此,提供能在空中或地面进行多点、快速、自动测量和记录大量科学实验数据的测试设备就成为自行设计新机研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里就我们研制的J-1型机裁多通道磁记录系统及其地面数据处理没备作一个介绍。 J-1型机载多通道磁记录系统及其地面数据处理设备(以下简称J-1系统)是用来在飞行试验中测量多个参数的测试设备,它可测量应变、压力和强度等低电平信号,同时也可测量如飞行高度、速度、过载、角速度及位移等  相似文献   

12.
相机的制造和装配误差难以完全消除,导致相机的光学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光学畸变现象,故相机标定对确保风洞模型位移视频测量的精度至关重要。针对1m。以上的台阶标定块制造成本高、维护困难,提出基于距离标尺的相机标定方法,推导包含非线性畸变模型的共线方程,建立适应中国大尺寸风洞的低成本相机标定系统,确保模型位移视频测量相机的自校正精度。2m超声速风洞的某跨大气层飞机测力试验中,采用该方法校正DALSAe相机后,各阶梯迎角测量精度以≤0.00772。(达到高速风洞测力试验迎角精度的先进指标),因此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突破传统测量光路限制,实现对航空发动机三头部全尺寸回流燃烧室模型试验件内部冷态流场精细化测量,自主搭建了一套内窥式PIV测量系统,在自模区工况下对其内部冷态流场进行了测量调试。结果表明,在壁面之上预设内窥小孔即可实现测量光路布置,采用大焦距光学适配接口能够很好的解决相机内窥镜成像圈较小的技术难题。通过缩短相机内窥镜工作距离和采取多种消光措施大幅提高了测量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最终实现了模型燃烧室内部冷态流场精细化测量,获得了内部流场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刘发兴主持研制成功NHIAS金相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其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已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 该系统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实现了对金相显微图像的自动高精度检测,极大地提高了金相分析的科学性。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试样的移动、聚焦、分析和处理等全过程,都由载物台X、Y向自动驱动和自动聚焦软硬件完成,不需人工介入。完成一个夹杂物的试样测量(200个视场)不到2小时。一个视场的自动聚焦时间小于8秒,功能齐全。该系统可测量和区分钢中夹杂物的几何参数(如长度、面积、形状)和性质(脆性或塑性),并按美国和部颁标准进行评级;有较好的晶界重建功能;可测量钛合金的初生α相、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船燃气轮机气路性能监测诊断的有效性要求,归纳总结了气路测量参数选择要求,提出了1套系统完整的燃气轮机气路测量参数的理论选择方法。在可测量和易测量要求及测试精度要求的初步选择基础上,依次采用影响系数、相关系数和条件数对气路测量参数的敏感性、相关性和诊断误差等进行了分析,最终从理论上选择了某舰船3轴燃气轮机气路性能监测诊断的测量参数。实例表明该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对燃气轮机气路测量参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对某个物体的性能进行测量或对某一事件细节进行测量时,将会经常碰到计算作用距离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容易解答的问题,而在观测中,有人总是期望太高。 本文将阐述该问题的分析过程并提供计算方程式,给出有效作用距离的解答。假设使用一个镜头、胶片摄影机和胶片组合,计算最大距离能见到的最小目标尺寸,对视频摄影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时差动导数风洞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卫斌 《航空学报》1995,16(4):90-93
叙述了单分量和三分量时差动导数天平的性能、测量原理和静、动校结果。单分量时差动导数天平测量mz/α·时,用GBM-4动导数标模作动态校测。三分量时差动导数天平可测量偏航、俯仰和滚转时差动导数(例如my/β·,mz/β·和mx/β·等),用类似于航天飞机外形的标模作动态校测。  相似文献   

18.
《航空计测技术》2004,24(6):9-9
力科(LeCroy)公司近日推出新款抖动测量工具——ASDA—J,可测量包括随机抖动(Rj)和确定性抖动(Dj)在内的所有抖动。该工具可与LeCroySDA系列数据分析仪配合使用。ASDA—J强化了与时间间隔分析仪(TIA)和抽样示波镜的测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便携式测量工具的典型代表,激光跟踪仪在航空航天、汽车等大尺寸产品生产领域一直备受青睐.激光跟踪仪系统的应用包括现场检测、测量辅助找正和装配、原型制造、航空工装检修、汽车白车身检测、逆向工程、大尺寸工件接合和装配等.激光跟踪仪的优势在于它在大范围测量应用中兼具精度、可靠性和耐用度,而首要优势还是便携性,因为,部分零件由于其巨大的重量、尺寸或长度,导致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无法完成对零件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航空制造技术》2014,(4):39-39
论坛主题"大尺寸数字化测量技术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论坛内容三维测量技术及其在航空航天的应用飞机大尺寸数字化测量关键技术航空发动机叶片叶轮、整体叶盘、机匣等复杂零部件测量技术及质量控制系统基于MBD的集成测量技术测量数据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