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2008年,天链一号,风云三号,中星九号,环境一号A、B,遥感四号、五号卫星和风云二号06星相继发射成功;地面应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神舟七号载人飞行获得成功;各类应用卫星在奥运会、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以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了全面构建航天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的目标。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专家建言加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6月9日晚8时1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人太空.这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进行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3.
《卫星应用》2012,(3):32-33
1.成功发射中星6A、中星10号、亚太7号卫星,在轨卫星增至11颗重组后,中国卫通接连发射了中星6A、中星10号、亚太7号卫星,已直接投资和控制拥有11颗在轨卫星、4颗在建卫星、3颗规划卫星,在轨卫星数量增至重组前的  相似文献   

4.
业界动态     
中星10号卫星正式交付近日,中星10号卫星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交付给用户单位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和双方有关领导参加交付仪式。中星10号卫星于2011年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该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目前我国在轨民商卫星中载荷路数最多、重量最重、功率需求最大的卫星。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5,(12):35-35
2005年12月5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与阿尔卡特阿来尼亚宇航公司在法国总理府签署了新一代中星6B通信广播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合同。这是中国卫通继引进中星9号直播卫星后,与阿尔卡特阿来尼亚宇航签订的第二个合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风云”气象卫星、中星9号直播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北京一号卫星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提供的保障与具体应用情况,体现了卫星应用技术在北京“科技奥运”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单站卫星测轨及定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同步卫星广播电视的实际情况,提出某一地面站同时接收CCTV及两上地方电视台经卫星转发的信号,并以CCTV和地方电视台位置座标为参考点,利用时差和几何原理,测定同步广播卫星的轨道参数,根据卫星的轨道参数和接收到的CCTV信号中的时间信号及本地座标计算出卫星信道的时延,实时地进行定时。  相似文献   

8.
在跟踪卫星期间,天线电轴应始终对准卫星,若对不准,将导致接收信号质量变差,甚至收不到卫星信号,这项工作由自动跟踪系统完成.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系统为X/S双波段自动跟踪系统,采用单通道跟踪技术,主要接收Landsat—5,同时还接收其它遥感卫星.本文对天线系统结构,RF系统工作原理,单通道跟踪技术、Σ与△信号问的相位差对自动跟性能的影响,实际运行跟踪操作等作了简介.研究表明,跟踪信号中包含的误差信息幅度与Σ和△间的相位差△Φ呈余弦关系.为确保自动跟踪工作处于最佳状态,Σ和△间相位必须严格保持一致。该系统对即将入轨运行的Landsat—7和我国的ZY—1等遥感卫星,具备兼容跟踪接收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盛  牛晔 《中国航天》2004,(8):29-32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和处理基础设施,负责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服务,同时开展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能接收10颗国内外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并分发9颗卫星数据,数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5日12点5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阳光普照,万里无云。“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用一个完美的托举成功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态     
中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实践九号A/B卫星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4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实践九号A/B卫星是中国民用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首发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  相似文献   

12.
孙青 《中国航天》2005,(5):41-41
4月21日,中国第一代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中星9号卫星订购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我国总理温家宝和法国总理拉法兰出席了签字仪式。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海南和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睿思共同签署了《中星9号卫星购买合同》。中星9号  相似文献   

13.
发射短讯     
李多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1,(1):141+146+156-158
中星-20A卫星发射成功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0年11月25日0时09分,中星-20A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A运载  相似文献   

14.
6月20日晚,西昌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中星10号卫星发射前的最后准备。“3、2、1,点火!”红色按钮按下,长征三号乙火箭在烈焰中腾空。约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整个控制中心响起一片掌声。试验队员们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有的女队员已经控制不住眼里的泪水。每颗卫星从研制到发射都凝聚着火箭发射队和卫星研制队伍的太多心血,这一颗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吕立锦 《卫星应用》2006,14(1):22-28
展望了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业务的发展前景。简单介绍了我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的市场需求和背景,以及直播卫星的建设目标。重点介绍了我国从阿尔卡特公司购买的中星9号直播卫星,对其技术特点和服务特点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0,19(2):141-143
中星22号稳定运行10周年刷新我国卫星在轨运行记录 据中国航天网2010年1月29日报道,中星22号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十周年,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在轨运行时间最长的卫星,树直了我国卫星长寿命、高可靠的典范。在中星22号甲星在轨运行十周年庆典上,总结成功经验有4点启示:一是型号技术方案的优化,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云系列近地轨道卫星铝合金蜂窝夹层结构的整流罩对无线电信号具有屏蔽功能,若在整流罩抛弃前接收卫星信号以监视卫星状态,就需要在卫星整流罩上开设透波口。提出了根据运载火箭理论飞行弹道设计结果和测站位置,计算测站跟踪运载火箭或卫星时,测量线在各时间节点的α和β角,并根据卫星天线装箭状态下在整流罩内的相对位置关系,精确计算测量线在整流罩壳体上轨迹的方法,设计出满足测站接收卫星信号的整流罩透波口开设的最小区域。既实现了整流罩抛弃前对卫星状态的监视,又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卫星整流罩结构强度的影响,确保卫星整流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导航信号体制设计是卫星导航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文中结合Compass、GPS和Galileo系统信号体制设计,分析了Compass系统拟采用的调制方式性能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能,仿真了最坏接收情况下的Galileo系统的授权信号增强对Compass系统部分信号的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9.
FY-2号卫星CDAS(Command and Data Acquisition)接收信道包括微波接收机和中频分路两部分。它的功能是接收FY-2号卫星下发的九路载波信号,进行放大,变频和中频分路,送给相对应的各分系统进行信息解调和处理。它是一部多功能接收信道,所选用的低噪声放大器(LNA)的噪声测度要确保全站品质因素C/T值的要求,第一本采用了低相位噪声的锁相倍频技术。该设备参加系统联调和星地大回路联试所得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1,(1):141-141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0年11月25日0时09分,中星20A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0A为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主要用于传输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任务,卫星设计工作寿命为8年,投入运营后将为我国卫星通信与广播电视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