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院士风采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期介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两位院士——  相似文献   

2.
院士风采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期首先介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两位院士——  相似文献   

3.
院士风采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院士风采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院士风采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袁永红 《太空探索》2003,(12):10-11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8月4-6日,第四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学术界与工程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立足地月空间技术创新,推动载人航天持续发展"主题,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展望载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主持开幕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分别致辞。周建平在开幕辞中表示,当前,工程全线正在周密组织实施空间实验室任务,扎实推进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同时,也在着眼推动载人航天活动向更高、更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2月5日-6日,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中国宇航学会全国航天科普首席传播专家田如森一行莅临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安阳实验中学参加"我与院士面对面"、"航天专家话航天"等活动。6日上午,戚发轫院士一行参观了学校太空育种基地、航天院士走廊和航天体验馆等。安阳实验中学校长金邦领向戚院士一行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开展航天活动历程,戚发轫对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航天系统又有5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刘宝镛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本水、龙乐豪、李伯虎、戚发轫(以姓氏笔划为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据了解,目前航天系统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4名。 (刘海军、高冬蕊、吴大丽、时旭提供照片)  相似文献   

12.
周武  薛滔  宿东 《太空探索》2014,(8):52-53
<正>7月3日,浙江省少先队"手拉手学榜样"夏令营,来到北京航天大院,开展"与航天院士面对面"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运载火箭专家梁思礼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及航天技术专家张履谦院士,以及中国宇航学会专家和航天育种专家出席活动,与来自浙江省各地美德少年、各级各类优秀少先队员  相似文献   

13.
为更生动地宣传普及航天科技,为使广大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航天知识,航天科技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航天杂志社共同举办“航科杯”航天漫画绘画及看画写文竞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梁思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国良、张履谦,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怀瑾,2001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齐聚浙江省平湖市,出席在这里召开的“中国宇航学会首届航天科普研讨会”,并身体力行为平湖市广大青少年进行航天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5.
薛滔 《太空探索》2012,(11):45-45
9月7日,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航天(航太)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40多名来自海峡两岸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了研讨会,并就航天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作了题为《航天技术与中国航天》的报告,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解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阐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戚院士从卫星应用、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状况及我国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远景。  相似文献   

16.
四平 《太空探索》2008,(4):36-37
第三次转机水到渠成 眼见两次探月的波折,时任"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闵桂荣院士等人有点坐不住了,他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这航天科技三大领域中,深空探测至今还是我国的空白点.他们的忧虑不再是出于单纯的政治竞争,更多地是想到了在未来空间资源的分享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人权和利益.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生近3000名,在编教师200多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曾先后承担几十项省市级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航天特色学校建设中,戚发轫、张履谦、崔国良、龙乐豪、黄培康、刘竹生、钟山、苏君红等院士多次亲临学校进行航天科普讲座、宣传航天精神。学校先后出版了航天校本教材《航天》,建成中学生太空育种实践基地,成立航天类院士专家工作站,建造中学航天科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月6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和"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联合发起组织的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揭晓。本次评选通过"国际太空"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组织了王希季、戚发轫、叶培建、范本尧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综合参考公众和院士、专家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航天新闻。  相似文献   

19.
5月18日,在由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研究中心(中国)承办的院士日活动中,新当选IAA院士的杨利伟、赵宇棋获颁院士证书。杨利伟是我国首位成功飞天的"航天英雄",目前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赵宇棋也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是一位知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目前,在有着50多年历史的IAA中,中国的院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13,(6):56-57
4月14日~20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江西省科协主办的"航天科技连你我——院士专家赣鄱行"科普报告巡讲活动在江西省南昌、鹰潭、上饶、景德镇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等六位专家为两千余名机关干部、近万名中小学生普及了航天知识。"中国航天为国家创建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深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