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日苏联回收了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宇宙2077。 7日中国在四川省西昌发射中心建成了一座大型运载火箭发射设施。这一工程是为适应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为国际空间技术服务需要而建造的。 11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了H-2运载火箭第一级LE-7低温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验,结果失败。苏联从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伽玛射线天文观测卫星。它载有两台望远镜:Disk-M望远镜(研究低能辐射);Pulsar X2望远镜(观测X射线)。科学数据将由法国设计的星上Spec-trum-2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2.
日本天文-H卫星升空后不久失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项目背景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下属的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原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为核心开始研发和应用以X射线天文卫星为主的天文卫星.1976-2005年,日本共发射了7颗X射线天文卫星,其中5颗发射成功,按预定计划执行了一系列观测任务,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如:利用天文-D于1993年4月5日成功捕获到了刚发现的M81银河系的超新星SN1993放射出的X射线;利用2005年发射的天文-E2卫星配备的软X射线望远镜(SXT)所进行的一系列观测活动,不仅大幅拓展了观测范围(从原来的软X射线拓展到软γ射线),而且发现了距地球较近(8000万光年)处的黑洞,对人类了解宇宙结构、掌握宇宙全貌、厘清宇宙进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航天简讯     
西德X射线天文卫星入轨西德X射线天文卫星Rosat(RoentgenSatellite)在5月31日由德尔它Ⅱ火箭发射,进入高580公里的圆轨道,倾角53度。卫星重2435公斤。有效载荷重1555公斤,它们是西德造的X射线望远镜、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广角相机(角分辨率1分)和美国史密松天文台的高分辨率(角分辨率1.8秒)X光谱相机。卫星直径为3米,全长4.5米。卫星研制费总额达2.6亿马克,发射费6300万美元。该卫星由西德、美、英三国共同研制,主承包商是道尼尔公司。Rosat于1983年开  相似文献   

4.
重 3.8 t的 X射线多镜面卫星 ( XMM) ,是欧空局研制的世界上功能最强的 X射线空间望远镜 ,价值 6.89亿美元。它由 3条长导管组成 ,包括 58组精密打磨而成的镀金铜轴镜 ,这些镜面可吸收来自宇宙深处辐射出的细微的 X射线。XMM卫星于 1 999年 1 2月 1 0日由阿里安 - 5火箭发射升空。其灵敏度是同年 7月发射的美国“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的5倍 ,运行在远地点 1 1 .4万千米、近地点 70 0 0千米的轨道上。有关该卫星详情请参看本刊 1 998年 1 0月号。世界上功能最强的X射线空间望远镜升空…  相似文献   

5.
高能天文观测卫星-2(HEAO-2)发回了第一批X射线源照片。这是第一次从一颗运行中的卫星上得到的。该卫星上的X射线望远镜拍摄的第一个目标是天鹅座X-1。有人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宇宙探索局历尽千辛,研制了一台X射线空间望远镜——ASTRO-H,卖萌的日本人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瞳"(ひとみ)。这台先进的旗舰级X射线望远镜,被视为×射线天文学的未来,肩负着人类探索黑洞等宇宙之谜的重任,造价超过310亿日元(约19亿人民币)。"瞳"在2月17号顺利发射升空。3月26日晚上,"瞳"突然失联。3月28日,业余天文学家Palu Maley捕捉  相似文献   

7.
1989年,美国研制的,价值12亿美元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进入太空,开始它历时15年的探测使命。哈勃望远镜能使用可见光、近紫外线/红外线(1200~11000埃)进行观测,能为理论宇宙学家、行星际专家等所有的天文学家提供极为丰富的数据。哈勃望远镜的发射将标志天文卫星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今后10年,人们将发射各种类型的自由飞行天文卫星,采用各种观测技术,探测宇宙中大量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因此天文科学将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透视宇宙的眼睛——“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方军 《国际太空》2009,(12):13-18
中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简称HXMT)天文卫星将是国际上已知计划中唯一一台既可以实现宽波段、高灵敏度X射线巡天成像,又能够研究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的短时标光变和宽波段能谱的空间X射线天文观测设备。作为我国第1颗天文卫星,HXMT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和《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HXMT上天后,不仅将使我国的高能天体物理观测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可为提升我国在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能力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2月12日用第7枚M-3SⅡ火箭发射第15号科学卫星(ASTRO-D)。 ASTRO-D是继1979年发射的“鹄”、1g83年发射的“天魔”、1987年发射的“银河”之后的第4颗X天文卫星,是一个在能量很宽范围内同时进行X射线天体摄像和分光的高性能X射线天文台。在ASTRO-D上搭载了4架能量从0.5keV到10keV范围很宽,其有效面积很大的复合薄板型的X射线反射望远镜。焦距为3.5m,角分辨率是从点辐射源进入X射线量一半的图像经过直径约3角分。这些X射线望远镜是由美航宇局哥达德空间飞行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于1991年8月30日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用M-3SⅡ(第6枚)火箭发射第14号科学卫星(SOLAR-A)。 SOLAR-A是观测太阳耀斑时释出的X射线和γ射线的观测卫星,是继1981年2月发射的第7号科学卫星(天文卫星-1)之后,日本的第二颗太阳物理观测卫星。众所周知,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在活动最盛期在其表面频繁出现爆发现象,爆发时间短的只有数十秒,长的可达数小时,这时产生X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6月15日,中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在酒泉成功发射,将对银河系进行高灵敏度、高频次的宽波段X射线巡天监测。"慧眼"入轨后将先进行为期5天的整体功能测试,然后开展为期140天的仪器性能测试、在轨标定观测和试观测,计划于2017年11月进入常规科学观测阶段。"慧眼"呈立方体构型,设计寿命4年,装载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环境监测器  相似文献   

12.
正据日方请求,NASA正考虑按原样再造一台仪器来替代日本今年早些时候报废的"瞳"卫星上携带的那台"软X射线谱仪"。重新生产仪器的费用需由NASA承担,初步估计约需7000万~9000万美元。"瞳"又称"天文"H,今年2月发射,3月26日同地面失去联络。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曾试图进行抢救,一个月后宣布卫星报废。JAXA随后称,事故由一系列  相似文献   

13.
<正>7月13日,俄罗斯和德国联合研制的光谱-RG(Spektr-RG)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这部X射线望远镜将飞向日地L2轨道开展为期6年半的天文观测,是俄罗斯空间望远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苏联/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航天实力,载人航天领域的成就格外出色,而他们在空间天文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9月20日,美国航宇局的HEAO-3科学卫星(高能天文观测卫星)在肯尼迪空间中心成功地用宇宙神-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这是高能天文观测卫星系列中的最后一颗星。 HEAO-3的任务与它的两个先驱星稍有不同。HEAO-3和HEAO-2用以测量X-射线和寻找X-射线源,而HEAO-3将用来探测X-射线  相似文献   

15.
对X射线天文卫星观测需求进行了分析,提炼了观测任务对观测模式、源的高精度定位与对准、轨道、热控、测控数传等多项需求与约束;针对X射线观测的多需求、多约束难点,设计了集巡天观测、定点观测与小天区扫描观测于一体的观测模式,解决了一颗卫星同时实现全天扫描、银道面深度扫描、重要惯性区域扫描、重要及机遇目标深度观测以及伽马暴全天监测的多种观测需求的难题,该技术已在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欧洲X-射线观测卫星(Exosat),重500公斤,直径2.1米,高1.35米(不包括高1.85米的太阳帆板)。它将置入近地点为500公里,远地点为200,000公里的大偏心率轨道,其主要任务是研究高能宇宙射线产生过程,探测软X射线和硬X-射线。1977年开始工业技术设计和研制,1981年进行飞行模型总装,目前卫星的研制工作已进入决定性阶段。卫星的结构特点是:卫星中心体敷有超绝热层,装有一块单自由度回转式太阳帆板。所有分系统都安装在中心体外壳内,各种科学仪器的窗口均位于卫星的一侧,可以沿X轴或平行于X轴观测。在发射期间,太阳帆板折叠在一起,盖住低能成象望远镜和中  相似文献   

17.
<正>7月13日晚8时30分,俄罗斯和德国联合研制的光谱-RG(SPEKTRRG)望远镜由质子-M型火箭发射升空。质子-M火箭使用了Block DM常温上面级把光谱-RG望远镜送往日-地L2轨道,Block DM上面级两次成功点火后,光谱-RG望远镜已经进入前往L2轨道的旅程。需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它才能在L2点进行X射线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23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日本宇宙探索局的全球变化观测任务-气候(GCOM-C)卫星。本次发射的起飞时间仅比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9"火箭发射"铱"星早72秒,创造了航天发射最短间隔时间纪录。GCOM-C又称"色彩",发射质量1950千克,设计寿命5年。它将运行在高798千米、倾角98.6度的轨道,对云、气溶胶、海洋水色、植被和冰雪等进  相似文献   

19.
夏光 《国际太空》2004,(11):8-10
2004年11月,“雨燕”(Swift)卫星计划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到低地球轨道(LEO)。Swift是观测γ射线暴(GRB)快速反应的天文卫星,用于对GRB进行研究。它可观测GRB及其在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和可见光波段中的余辉。  相似文献   

20.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戌机构6月10日利用M-5火箭发射了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该卫星的任务是探测宇宙中的黑洞及星系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