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今年七月一日至六日,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在江西庐山召开了第二届遥感技术学术报告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从事遥感科学技术的科研、生产、应用和教育等十八个部门,八十四个单位,共一百五十名代表。会议的主要内容为:(1)开展学术交流,检阅科研成果;(2)组织专题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2.
《国际太空》2013,(11):72
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拟订于2014年4月中下旬在扬州市召开。本届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届会议的交流与沟通,为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搭建联系纽带,为研发单位和用户提供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国际太空》2013,(9):69
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拟订于2014年4月中下旬在扬州市召开。本届会议旨在交流近年来国内遥感在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遥感技术最新成果。希望通过本届会议的交流与沟通,为遥感领域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搭建联系纽带,为研发单位和用户提供交流平台。会议同期将举行"第八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会"、新技术新成果展览会及项目洽谈会等。一、征文主题  相似文献   

4.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0):85-85
2014年9月21日,第19届中国遥感大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近千名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承办。本届大会主题为"遥感-精确感知服务社会和谐发展",大会围绕国家遥感发展战略展开深入讨论,以便在充分把握国际遥感新动向、新进展以及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使我国遥感事业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东方星 《国际太空》2014,(10):40-40
当前,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使国家对卫星数据应用具有迫切需求。为了加强国产遥感卫星应用的学术交流,促进国产遥感卫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发展,2014年9月20-21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专业组、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和环境遥感分会联合在安徽滁州召开了第二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0月31日,纪念国土普查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暨第三届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主办,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组承办。范本尧院士、赵文津院士、姜景山院士以及总参谋部、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民政部救灾  相似文献   

7.
《国际太空》2013,(8):67
为了推动我国空间高分辨率光学遥感载荷的持续发展,促进空间光学遥感领域学科发展及专家交流,拟定于2013年11月中旬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空间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交流会议。该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空间光学遥感载荷领域相关专家到会作特邀报告,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学生认真撰写论文,积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有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有效载荷专业组,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昆明物理研究所协办。  相似文献   

8.
徐菁 《国际太空》2012,(1):49-49
为促进国产通信和遥感卫星技术应用与发展,2011年12月16日和26日,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分别举办了通信卫星技术发展研讨会和国产遥感卫星应用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日12点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遥感卫星四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9月17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减灾遥感分会、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遥感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至今已稳定运行十周年。值此之际,本次研讨会系统总结了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在减灾及环保领域的应用情况、平台及载荷的技术优势、运行管理的经验。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11.
国外卫星光学遥感器前沿技术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卫星遥感利用卫星平台搭载光学、雷达、红外等遥感器,获取地球陆地、海洋和大气的特征信息,形成图像以及反映物质成分的光谱信息等遥感产品。国外正在大力发展天基薄膜衍射成像、空间分块可展开光学成像、天基光学合成孔径成像、天基超光谱成像等新型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在空间、时间、光谱等不同维度的高分辨率光学探测。  相似文献   

12.
务文 《国际太空》1997,(6):11-12
近期内,几个高分辨率商用遥感卫星系统即将投入使用,欧洲国家对此表示了兴趣。英国政府和工业界官员对于间谍级卫星遥感图片即将推向市场作出了非常热烈的反应,但对于它们有多少商业价值却不那么肯定。然而几个计划在1997年或1998年提供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图片的公司却比研究人员乐观,在1997年2月26日这些公司即向英国贸工部提交了它们的计划,比专家们还要早。英国国家空间中心为此召集了一天的会议,邀请英国“防务评估研究局”和“联合王国遥感公司”参加。在评审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支持者提交的报告后,英国国家空间中心对地观…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成功率100%,性能均达  相似文献   

14.
<正>"遥感并不神秘、并不遥远。随着高分一号、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广泛应用,中国遥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遥感应用步入黄金期。遥感已无处不在,遥感将大有作为。"栾恩杰院士2014年9月28日参加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时说。他希望加强遥感卫星应用推广。74岁的栾恩杰曾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现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第四届理事长。在他的"字典"里,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15.
□□1986年法国发射了第1颗斯波特-1(SPOT-1)卫星,这给美国遥感界带来了一些小的震动。几年后,“斯波特”卫星图像的销售额超过了“陆地卫星”。1988年印度发射了第1颗印度遥感卫星(IRS-1A),这时人们似乎面对这样一种事实:即遥感技术在不断增值,商业遥感市场在不可避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成功率100%,性能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成功率100%,性能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11月28日-29日,由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有效载荷专业组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办的“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在轨业务运行空间光学遥感器的80%,成功率100%,性能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所于1967年11月开始从事空间光学遥感技术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单位。截至目前,研究所先后为我国各类遥感卫星提供了上百台(套)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过我国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