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粒子束武器及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致 《中国航天》2001,(4):43-45
当今世界,武器的发展已经进入原子和分子世界,核武器就是应用了原子理论。原子物质中央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是中性的。被称为粒子的物质是指电子、质子、中子和其它带正、负电的离子。粒子只有被加速到光速才能作为武器使用。这些粒子束发射到空间,可熔化或破坏目标,而且在命中目标后,还会发生二次磁场作用,对目标进行破坏。 粒子束武器发射出高能定向强流、接近光速的亚原子束(带电粒子束和中性粒子束),用来击毁卫星和来袭的洲际弹道导弹。即使不直接破坏核弹头,粒子束产生的强大电磁场脉冲热,也会把导弹的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2.
将一种能区分敌核弹头与诱饵的关键性战略防御系统安装在地面随时待发的火箭上,可能比部署在永久性轨道上更好。为此,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是否能够研制出一种尺寸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的中性粒子束装置,以便将其应用到地面随时待发的火箭上。 这种地基中性粒子束装置可能于90年代末之前部署,而天基系统则需要花较长时间来研制。 目前,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  相似文献   

3.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打算用5亿美元进行空间综合试验以确定中性粒子束(NPB)能否成为未来天基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
1978年9~12月,美国国防部召集全国五十三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组成了粒子束技术研究小组。该组的任务是,对苏联粒子束武器的技术状况进行估计,研究与粒子束武器有关的技术现状,从而制定出美国的粒子束技术的五年计划。据报道,该小组于1978年年底制订了美国在1981~1985年的五年计划,确定了近期和远期的主攻方向,决  相似文献   

5.
定向能武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未来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武器———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射频武器。概述了这三种武器的工作机理、主要特点并进行了相互比较,介绍了定向能武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核大战一旦爆发,苏联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中的相当一部分将能够通过SDI分层防御系统的助推段防御层。这些导弹在进入助推后阶段后,将释放多个再入飞行器,其中既有弹头,也有大量的诱饵。SDI系统必须争取在飞行中段消灭其中的弹头,以减轻再人段防御的压力。但由于每个弹头周围都有许多个诱饵,因此首先必须识别真假弹头,才能有效地进行拦截。识别能力是对SDI分层防御系统最重要的性能要求之一。 特异的中性粒子束 根据SDI的任务要求,美国正在研制各种反弹道导弹武器,诸如动能杀伤弹丸及定向能粒子束等。其中有一种武器,由于它不仅具有杀伤威力,而且又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中性浮力模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性浮力地面模拟试验不仅可以用来训练航天员,对大型空间结构的设计及在轨组装与维修技术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美国的三台大型中性浮力模拟器的性能、规模和配置及几次典型的大型空间结构的中性浮力模拟试验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中性浮力微重力环境模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载人试验飞船发射成功后,对载人航天用的大型中性浮力模拟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文章通过对国外中性浮力模拟试验和设备情况的介绍,归纳出该类设备主要的5类应用,并提出对我国大型中性浮力模拟器设备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空间中性大气环境进行分析,阐述了大气阻力、氧化剥蚀、污染及辉光效应。然后对中性大气环境效应模拟试验技术现状进行梳理介绍,包括大气阻力试验技术、氧化剥蚀效应试验技术、污染效应试验技术、辉光效应试验技术等。最后结合未来型号和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对空间中性大气环境效应模拟试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8日~1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联合举办的第11届等离子体离子注入与沉积国际会议暨第17届粒子束表面改性国际会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1.
继战略核攻击的三要素(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和轰炸机)之后,宇宙武器已成为第四战略武器。宇宙武器的基地是宇宙战舰,即宇宙战斗机(战斗卫星)。宇宙战争的主角是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  相似文献   

12.
袁俊 《中国航天》2003,(4):39-43
从对未来弹道导弹的预警要求、预警装置的部署、预警阶段的划分来看,有效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应该朝以下趋势发展: 天基为主,手段多样, 提高生存力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将采用多种新的预警手段,激光、粒子束技术将加入到预警技术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13.
据航空周刊1979年10月8日报道,苏联的带电粒子束计划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用电子束对洲际导弹的再入飞行器、高爆炸药和固体材料进行了地面试验,试验获得成功。美国官员们说,在列宁格勒进行的地面试验乃是野外粒子束武器初样试验的第一步。苏联用电子束对二毫米厚的16铝合金开展了破坏机理的研究,电子束的密度每秒每平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评价了颗粒大于1cm的碎片模型,它包含大于10cm的一组粒子和介于1~10cm之间的粒子,它们是由空间暴露模拟得到的。接着讨论了尺寸范围介于0.1~10mm之间的小粒子束流。假定这些粒子主要是由小粒子与卫星碰撞产生的。这种碰撞主要发生在450~500kin的高度范围内(空间站高度),碰撞与否还取决于轨道高度和离心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文献报道的NEPE推进剂力学性能较低的主要原因,以及添加了中性聚合物键合剂(NPBA)后使其力学性能得以显著改善的作用机理;列举了NPBA在不同含能极性粘合剂类推进剂中的作用效果;还讨论了使用NPBA的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海军防御系统可能使用的两种新武器方案——电磁炮(EML)和带电粒子束武器(CPBM)。虽然“战略防御新方案”(SD1)中曾突出地谈到这两种武器,但多年来海军一直在考虑能否将这两种系统用于海上防御和海军的防空。虽然海上防御不是“战略防御新方案”的一部分,但在该计划赞助下进行的有关EML 和 CPBM 的研究工作肯定有利于海军的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7.
NEPE推进剂用中性聚合物键合剂的分子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性聚合物键合剂(NPBA)是美国Kim C.S.发明的一种新助剂。这种键合剂可显著提高NEPE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本文根据Kim C.S.发表的专利和论文,介绍了降温相分离沉积包覆的原理,归纳提出了NPBA的分子设计方法,并且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鲁思 M·戴维斯博士现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帮办,兼任能源部助理部长,负责科研、先进技术以及资源应用方面的事务,是目前美国激光和粒子束计划的主要决策人。她于1979年6月12日接见《激光集锦》杂志编辑时专门谈到美国定向能武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以及对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看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现归纳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离子推力器羽流特性及其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与电推进系统有关的空间环境效应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航天器性能、寿命等的影响。阐述了离子火箭发动机羽流内束离子、中性推进剂原子、交换电荷(CEX)离子和电子等主要成分与航天器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机理。分析表明,离子推力器出口处的中性推进剂原子与高速束离子流碰撞后产生的CEX离子Xe^+,以及带电离子轰击推力器组件特别是加速极所产生的金属CEX离子,是造成离子火箭发动机羽流污染的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防污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美国 MRJ 公司参与“战略防御新方案”(简称 SDI)研究工作的两位高级工程师弗雷沃尔德和博茨提出,如果国会批准建设一个用于 SDI 的地面试验设施,这必会使 SDI的研究/发展费用降低、研制速度加快并可为军备控制服务。目前研究的天基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都非常庞大。动能武器与某些激光定向能武器,长度至少在60米左右,自由电子激光器和粒子束定向能武器则长达200米。这个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