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多载波跳频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灵  冯程  胡修林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2):40-41,44
多载波跳频(MC-FH)技术结合了OFDM和跳频扩频技术的优点,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而部分频带干扰是一种常见的干扰类型。在介绍多载波跳频通信系统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载波跳频系统的抗部分频带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突发通信系统中的OFDM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通信中,要求系统的同步能够达到快速准确,以便通信的顺利进行。文章针对应用于突发系统中的OFDM的同步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系统中主要存在的三种同步:符号同步、样值同步以及载波同步的原理,并给出了具体实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OFDM和跨层设计的星载交换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交频分复用(OFDM)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律和良好的抗多径衰落能力,而且OFDM信号中的各个子载波可独立使用,使得OFDM成为卫星通信中备受关注的新技术之一.基于OFDM提出一种全新星载交换方案,该星载交换方案具有灵活、高效、适应性强等特点.结合跨层设计思想,给出了此星载交换方案在一种工作场景下的性能优化算法,此算法可根据每个传输业务的QoS要求、业务速率、当前点波束星地上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点波束星地上下行链路发射信号功率上限,实现在各个传输业务之间自适应分配子载波并自适应配置每个子载波的调制制式,尽可能满足每个传输业务的QoS要求.  相似文献   

4.
OFDM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将所要传输的数据流分解成多个比特流,每个子数据流具有更低的传输比特速率,并且用这些数据流去并行调制多个载波。文章介绍了OFDM技术的提出、发展过程、基本原理以及系统实现中的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OFDM系统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和今后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曙光  卢鑫  曹亮 《上海航天》2004,21(6):33-35
为进一步提高卫星数据传输速率、增强保密性,在综合多载波(MC)、跳频(FH)和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速保密卫星通信FH/MC DS-CDMA系统的方案,并给出了多速率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原理框图。所设计的系统采用自适应速率传输技术支持多速率数据传输,采用预测功率控制算法保证收发双方在高速移动状态下通信的可靠性和各子信道发射功率的动态分配,获得系统最大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它利用载波间的正交性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且可抗窄带干扰和多径衰落。但过大的峰均功率比(PAPR)使发射机设计变得复杂并且造价高昂。文章在分析无线信道模型的基础上,综述了当前对OFDM系统中减小PAPR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介绍今后的研究方向,这对于提高OFDM系统的实现能力,减小设备设计难度和建造成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径信道下OFDM信号和单载波信号的盲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路平  王建新  马宁 《宇航学报》2012,33(9):1289-1294
针对非协作通信条件下OFDM(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和单载波调制信号的类间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在多径信道下基于信号循环自相关的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不需要信号和噪声的先验知识,可以直接对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对信号循环自相关函数进行分析,仅需进行时域的延时自相关运算和特定延时下的循环自相关运算,就可以从频域提取特征值来实现OFDM信号和单载波信号的盲识别。在估计OFDM信号周期时,提出一种基于极大值抽取的延时估计算法,能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不需要先验信息的情况下完成估计。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算法的识别性能优于传统的四阶累积量算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一种在全数字接收机中可用软件方式实现的MPSK载波提取方法———改进型逆调制环,并给出了性能分析。该方法适用于高速且速率可变的PSK调制技术,能较好地消除悬搁现象,适合于用DSP或FPGA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针对卫星组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卫星之间的星间链路研究方向。为实现卫星组网通信系统中大数据量的信息交互,首次提出了一种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的高速星间收发通信机的设计方案。相比传统单载波技术,OFDM技术凭借其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良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以及能够灵活分配资源等特有的优势,可用于实现星间通信的高码速率传输。首先设计了星间收发通信机的总体架构,基于星间通信系统的特点以及16QAM调制解调方式的优点进行了相关的参数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参数,采用Verilog HDL 硬件描述语言基于 ISE 开发平台和Modelsim软件完成了16QAM数字调制解调功能和时序的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首次将OFDM技术应用到星间收发通信机,为其硬件实现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跟踪式干扰机干扰卫星跳频通信的设计极限条件 (即跳频通信抗跟踪干扰的几何地理保护条件等 )。跟踪式干扰机使用“测频器”电路来确定跳频信号的驻留频率 ,然后再产生包含有该跳频频率在内的窄带干扰来干扰之。对几何地理保护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跟踪干扰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跟踪式干扰机的最小测频时间和正确测量的概率Phc都是接收SNR及测频器分辨力的函数。分析了快跳频 (指的是一跳或多跳每信息字符 )和慢跳频这两种情况 ,还讨论了使用跟踪式干扰机干扰卫星通信FDMA系统的性能 ,给出了最基本的干扰机设计诀窍  相似文献   

11.
DS/FH扩频测控信号同步方案的捕获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天测控信号的高动态以及由载频跳变引起的多普勒频率周期跳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频率识别和辅助机制的直扩/跳频(DS/FH)混合扩频测控信号的一种同步方案。建立了跳频图案,伪码相位及多普勒频率的三维同步捕获状态转移过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三维捕获的平均捕获时间表达式,及在伪码相位误差、多普勒频移和高斯白噪声条件下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表达式。仿真分析了在采用时域匹配滤波、频域多通道的直扩捕获方式下,信号和捕获系统参数对三维捕获性能的影响。理论推导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同步方案的有效性,并为信号设计及捕获系统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跳频通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自适应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对自适应跳频通信的主要性能,即受到干扰时每个受干扰频率的平均处理时间、最多能处理的干扰频率数、抗阻塞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3.
刘建宇 《上海航天》2005,22(4):56-59
为解决用于直接模拟式频率综合器、锁相式频率综合器跳频时间测试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调频控制器、合成信号源混频器和示波器等进行测试的改进方法。给出了测试原理和条件。分析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适用于不同的频率综合器,且不影响综合器的正常工作,能真实反映其调频时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相干BPSK调制方式的混合DS-SFH系统误码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跳频 (FH)方式威胁最大的干扰为部分频带噪声干扰 ,而兼具直扩和跳频两种扩频方式优势的混合 DS- SFH(DS- Slow FH:直扩 -慢跳频 )扩频方式体制则可以有效地减少部分频带干扰对跳频系统链路性能的影响。文中分析了相干 BPSK调制方式下混合 DS- SFH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5.
捷变频雷达导引头射频环境仿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捷变频雷达导引头的信号特征和对捷变频雷达射频环境仿真的基本方法。着重讨论了瞬时测频仿真方案和射频延迟线仿真方案的工程实现和关键技术 ,指出改进频率校准方法提高频率引导精度是瞬时测频仿真方案的关键技术 ;发展低损耗、宽频带、延迟时间连续可调的高性能射频延迟线是射频延迟线仿真方案的关键技术。对两种仿真方案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的频率引导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成熟的数字射频存储器作为可受控的射频跟随器,利用其所具有的极小的读写间隔时间特点,使系统的置频时间控制在很短范围之内,以解决系统完成频率引导功能时工作灵敏度、瞬时工作带宽及系统响应时间三者之间的矛盾,从而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保持对窄脉宽、脉间大范围跳变等雷达信号的侦察和跟踪。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取清晰的时频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稀疏性的跳频信号时频图修正方法。该方法根据跳频信号时频图的时频稀疏性,建立了修正时频图的最优化求解模型,然后利用匹配搜索的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修正后清晰的时频图。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下获取精确的时频图,且用修正后的时频图估计跳周期,估计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宇晓  汪德鑫  黄琪 《宇航学报》2020,41(10):1341-1349
为提高飞行器通信系统的抗截获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射频隐身跳频通信设计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四维超混沌系统,扩展了系统解空间,有效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并通过引入周期性扰动措施,解决了有限精度带来的短周期现象。在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超混沌系统生成的双通道超混沌序列,实现了跳频通信系统的频率序列和周期序列联合不确定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四维超混沌系统与传统混沌系统相比,其复杂度最优,在相同有限精度条件下,超混沌系统的周期性明显减弱。另外,基于四维超混沌设计的跳频系统,其截获概率优于常规跳频系统,具有较好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磁对抗和雷达技术的不断演进,雷达信号由传统的连续波、单脉冲形式逐步向宽带线性调频、捷变频、跳频等复杂波形发展,常用的频率测量方法在测频精度和测频速度等方面很难满足要求。针对宽带相控阵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瞬时信号带宽高达2 GHz、扫频或随机跳频信号带宽覆盖整个工作频段的特点,创新性地采用瞬时测频引导结合实时宽带数字信道化精测频技术,设计研制了超宽带、高精度的瞬时测频模块和相应软件,并应用于宽带目标回波模拟器的研制之中。通过实测和半实物仿真试验验证,测频精度、测频范围和测频的实时性等指标完全满足整体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扩频技术的隐蔽通信波形设计,采用大信号掩盖技术和跳码扩频技术,其中大信号和隐蔽信号分别以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和随机跳码扩频方式产生。对DSSS信号和随机跳码扩频信号的二阶循环平稳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仿真证明了循环平稳特性可用于隐蔽通信波形循环谱分析。首先,理论分析揭示DSSS信号的循环谱在与数据符号速率和码片速率相关的循环频率上,具有由信号的循环平稳性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征峰值;然而,在随机跳码直扩信号中,扩频码带来的循环平稳性被破坏,导致其循环谱仅在与码片速率相关的循环频率上存在特征峰值;最后,利用循环平稳特性,结合判决门限进行隐蔽信号检测的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