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袁越 《中国航天》1999,(5):29-30
美法的首次火星样品回送任务定于2005年发射。探测器上将携带4个“网登陆者”微型探测器在最近召开的一次样本回送国际会议上,美国航宇局和法国空间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了他们的一项合作计划。这项称为微型探测器的计划旨在频频出手,把一些小型低成本探测器送到火...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1,(6):9-9
据俄罗斯之声10月20日报道,俄罗斯科学家们日前确定了2014年将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月球格洛布”的降落地点。该月球探测器的发射,表明俄罗斯恢复几十年前开始的对月探测。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迈耶7月31日称,该局正在把“凤凰”火星探测器的探测任务延长到9月底,并认为迄今为止此次任务“非常成功”。他说,这次探测任务已实现了其最低目标,“圆满成功”指日可待。由于电力尚很充裕,探测器将继续工作,直到9月30日。按原定计划,本次探测的主任务持续时间为3个月,到8月底结束。“凤凰”于5月25日在火星北极附近着陆,随后便开始在火星表面上开挖沟槽,因此露出了一种白色物质。科学家们6月份证实,  相似文献   

4.
张雪松 《航天员》2014,(5):31-34
“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自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它包括一个主轨道器和一个着陆探测器,着陆器叫“菲莱”。“罗塞塔”探测器计划用于对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进行探测。这颗彗星轨道周期约6.45年,运行远日点8.497亿千米,可以说是太阳系内的活化石。欧空局的科学家们为了完成“罗塞塔”探测器的交会绕飞和着陆探测任务,为它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轨道,而探测器接近彗星后的轨道控制,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5.
姚源  屠空 《航天》2009,(11):25-31
2008年8月29日1时30分,运行在月球上空200千米的印度“月船1号”突然与地面站失去了无线电联系,此后,印度空间组织的科学家多次尝试与这颗月球探测器重新建立联系,但所有的努力都宣告失败,最终不得不提前放弃这颗让印度人自豪的月球探测器。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9,(11):38-39
NASA的“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探测器及随行的“半人马座”火箭上面级10月9日成功地对月球表面进行了两次撞击。NASA称.科学家们将对探测器上的仪器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有水存在。撞击目标是月球南极一座终年不见阳光的月坑.称为卡比厄斯。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1,(3):80-80
巴西圣保罗州、里约热内卢州、巴拉那州和巴西利亚联邦区几所著名大学的科学家计划在2015年发射一枚小行星探测器。此外,日本“隼鸟”号探测器于去年6月返回地球,带回了“丝川”小行星的岩石微粒。  相似文献   

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3,(6):F0002-F0002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6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15日,  相似文献   

9.
发射短讯     
<正>阿联酋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据2015年5月12日报道,阿联酋将于2020年发射一颗名为希望号的火星探测器,以绘制火星气候和研究火星大气层。目前,阿联酋发射过2颗小型地球观测卫星,希望号火星探测器是一次重大太空战略,探测器将携带光谱分析仪分析红外和紫外线信号,同时装配数码相机,其太空任务是测量火星大气层水、灰尘和其它微粒,试图了解火星如何从远古时期潮湿温暖过渡为现今干旱遍布灰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5,(3):43-44
欧空局调查人员认为,该局原本不应该为猎兔犬2火星着陆探测器放行。欧空局对由伦敦开放大学科学家皮林格尔教授领导的这一项目提供了支持。但与“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一同飞往火星的该小型着陆器2003年12月25日着陆时失踪,显然是已坠毁。而事故的具体原因一直没有查清。调查人员称,欧空局犯了几点根本性错误,其中包括把猎兔犬2当成了“火星快车”的另一件仪器,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1.
陈曦 《航天员》2012,(5):29-33
自2011年11月26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到成功着陆火星,共历时8个多月。它是“勇气”号和“机遇”号成功登陆火星后,NASA科学家开始研制的新型火星探测器,有望在火星探测方面迈出更大的一步。然而,从2004年“好奇”号火星科学实验室立项至最后登陆火星,共花费了8年多时间,“好奇”号火星车的诞生过程漫长而艰难。那么,NASA为何花25亿美元的巨资如此倾心于“好奇”号?它又是如何集各项先进技术最终应运而生的呢?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11,(3):46-46
NASA“星尘-NExT”探测器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同坦佩尔I彗星进行了一次天上相会。探测器从距该彗星不到178公里处飞过。这项任务使科学家得以首次看到彗星表面在绕太阳运行一圈后发生的变化。交会中.探测器拍摄了72幅高清图像,斤测量厂散发到彗发中的尘埃成分、尺寸分布和通量。所扶数据将为认识木星族彗星的演化和形成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山丹 《中国航天》2004,(11):30-34
8月3日。令科学家们期盼已久的美国航字局“信使”探测器终于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由一枚德尔它2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它飞往水星的旅程。它将在2011年3月进入绕水星运行的轨道。开始其为期一年的探测使命。本文在已作过的发射报道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信使”此次探测任务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任务设计、探测器设计和科学仪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多次发射推迟之后终于顺利启程 ,追随先行一步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 ,踏上了前往火星找寻水和生命存在的痕迹的旅程。“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 2 0 0 3年 7月 7日 2 3时 18分 (北京时间 8日 11时 18分 )由“德尔塔 2”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原定于 6月 2 5日发射 ,但是由于天气和技术原因 ,发射工作被连续推迟了 5次。如果一切顺利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宇航局 6月 10日发射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将于 2 0 0 4年 1月在火星上着陆。美国发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四)自主导航与控制技术 1.探测器智能自主导航控制技术 NASA的“新盛世”计划把智能自主技术放在首位,使深空探测器能自主完成导航控制、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和部分重构与维修工作。作为该计划的先导,美国的深空1号探测器通过远程代理、自主导航、信标操作、自主软件测试和自动编码等技术途径充分实现了智能自主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4,(3):45-45
欧空局1月23日称,其“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水冰。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上发现水。该探测器上的红外相机对火星南极地区上空水气中的分子进行了分析,确认了火星南极地区存在水。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火星快车”项目负责人说:“我们已确认在火星南极有水,不过不是液态的,而是冰冻水。这些水冰部分地裸露在火星表面上,并没有被由二氧化碳凝固成的干冰全部覆盖。”根据科学家以前掌握的资料,火星两极存在巨大的白色冰冠。过去一直认为这些冰冠全是二氧化碳凝固成的干冰。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以前提供的数据只是…  相似文献   

17.
[摘自太空网2007年3月30日报道]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助理研究员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到:今年下半年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选用的科学探测仪器有6套24件,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伽马/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等,这些设备在中国都属首次使用,有的是世界首创。“嫦娥一号”将携带这些先进设备完成4项科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2):48-48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正在考虑向火星发射一个特殊的探测器,它将继承先前的"凤凰号"探测器,使用钻头在火星上钻出迄今最深的孔洞进行考察。如果一切顺利,这项名为"洞察"(InSight)的计划将会于2016年实施。根据项目首席科学家布鲁斯.巴内特的说法,这一探测器将是一个国际合作进行的科学项目,并且几乎是“凤凰号”探测器的翻版,但着陆地点和考察目标与“凤凰号”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0,(4):7-8
7月10日.耗资10亿欧元的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近距离飞掠“司琴星”小行星,随后该探测器前往最终目的地——“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相似文献   

20.
欧空局“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2003年12月25日成功进入椭圆形的近火星赤道轨道,5天后又成功进入了探测工作所要求的火星极轨道。但与之一同奔赴火星、原定于12月25日登陆火星的“猎兔犬”2着陆探测器却在最后时刻没有了音讯。有关科学家认为,“猎兔犬”2在火星上被摔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根据事先模拟和不断改进,它的降落伞及着陆时用的气囊会按时顺利工作;登陆器的打开装置也应该没有问题,因为即使掉在石头中间,其发动机也有足够强的动力把外壳打开。欧空局有关部门已多次设法与该着陆器联络,包括动用多台射电望远镜进行搜寻,但都以失败而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