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亮 《飞碟探索》2006,(8):23-23
我第一次看《飞碟探索》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学家里,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大识字的我被杂志中美丽的插图所吸引,再加上同学对我说,这是一本探索外星人的杂志,便将我幼小心灵中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好奇都激发了出来。于是,《飞碟探索》便成了我最喜欢的读物。  相似文献   

2.
众议院     
您好!我是《飞碟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现想向您询问一下三件事:①贵杂志在最新一期上刊登有订购《飞碟探索30年》一书之事。请告知通过何种途径汇款订购?是通过邮局汇款向编辑部邮购,还是银行汇款?另请告知汇款具体地址。  相似文献   

3.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0,(7):28-28
<正>黄志丹:我是《飞碟探索》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阅读《飞碟探索》已超过10年。当初,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读高中后进入县城,也知道了书报亭这种新奇的东西,于是书报亭便成为我课余最常逛的地方,虽然每每由于囊中羞涩而只逛不买。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到了一本叫做《飞碟探索》的杂志,瞬间,我即被里面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探索宇宙的奥妙,挖掘未知的世界,开启思想的遨游……那天,我一直在书报亭站了好几个小时,最终在老板的一再催促下,我掏钱买下了那期《飞碟探索》。虽然只有少少的几元钱,但那可是我当时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啊。正是从那之后,我成为了《飞碟探索》的固定读者,每期必买。这  相似文献   

4.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09,(10):22-22
张展赫: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在阅读2009年9月份的《飞碟探索》杂志上发现一处错误:19页左竖行的图片f4左下角的那个自然段里第4行中,“在地球上,氮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占大气的77%”,应该是“78%”(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化学》27页的图和文字说明)。望贵刊编辑核实一下。  相似文献   

5.
谢湘雄 《飞碟探索》2006,(10):23-23
1981年,我出差北京时有幸看到刚出版的《飞碟探索》创刊号,一看就爱不释手,于是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一气将它读完。从此我每期必购《飞碟探索》(1982年起改为长年订阅),不仅全体通读,而且对于某些感兴趣的文章还原要反复研读,  相似文献   

6.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1,(7):28-28
lja448:我是《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近来发现你们最近二期杂志的装订质量存在问题,新的杂志总是掉页,没有订牢!影响观瞻。望及时改进!谢谢!  相似文献   

7.
移动的星带     
《飞碟探索》杂志2003年第2期登载了目击实录《会移动的星带》。我读过后认为描述准确。因为我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见到了这一现象,因此我可以为这篇目击记作续。顺便声明,本人并不认识《会移动的星带》的作者。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05,(5):40
《飞碟探索》飞机场是中国惟一探索不明飞行物的专业性杂志,本着“服务读者”的原则,要本刊编辑部成立了“飞碟之友读书会”,为广大会员提供最新的、种类齐全的、精彩的飞碟图书和最有价值的飞碟研究资料,同时为会员进行交流提供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
"一会一刊"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中国UFO研究会与<飞碟探索>杂志的创立,两者仅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广大UFO研究会成员把<飞碟探索>一直视如自己的会刊.想当年,在<飞碟探索>创刊10周年大庆之际,我作为中国UFO.研究会的理事长,在杂志上发表的纪念文章中曾赞誉,中国UFO研究会与贵刊为"一会一刊遥相呼应,相得益彰".25年来的实践,更加证明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怀念     
“中国土地辽阔,中国的天空上也一再出现过不明飞行物,中国应当有自己的UFO学家,中国也一定会有自己的U FO学家——这是我衷心的祝愿和期待。”这是一位老人在《飞碟探索》杂志1981年创刊号上留下的话语。25年后的今天,《飞碟探索》迎来了自己的25周年华诞,老人却早已溘然辞世,  相似文献   

11.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09,(12):27-27
张展赫:2009年10月《飞碟探索》杂志中,一个关于飞碟调查的有些问题的调查结果的百分数的和为什么不是100%?顺便问一下,贵刊的“星空顶报”栏目使用的软件是什么啊?  相似文献   

12.
《飞碟探索》2010,(8):29-29
备注:我多年来始终对UFO抱有一定兴趣,曾是《飞碟探索》杂志的老读者,并且相信在广袤的宇宙中,地球并不是一枝独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我竟然目睹了一次UFO。我在2010年4月的澳大利亚旅行中,乘坐的是北京至悉尼的国航CA173次航班,  相似文献   

13.
《飞碟探索》2011,(4):F0002-F0002
先哲说。三十而立。当时光的脚步匆匆迈进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也将迎来自己创刊30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11,(3):F0002-F0002
先哲说,三十而立。当时光的脚步匆匆迈进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也将迎来自己创刊30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14,(11):1-1
又快到年底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吆喝一番。希望读者朋友能够继续订阅《飞碟探索》。在这个互联网如此普及的时代,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人问我。把本来可以用网络轻松传播的内容印到纸上再分发到全国各地,是否有些画蛇添足?《飞碟探索》的内容能否抛开纸张,只依靠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16.
众议院     
王思潮;谢谢几位发来的中秋贺卡。让我又回忆起8月美好的丝绸之旅。8月美好的丝绸之旅过后不久,在内蒙古西部上空就出现奇异的巨大光团,仿佛是庆贺《飞碟探索》杂志在中国西部创刊30周年的壮丽礼花。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在此寄上贺膏和鲜花,谨祝各位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花好月圆。祝喜洋洋和钱茹女儿快乐成长!月有阴晴圆缺,UFO探索研究困难还不少少。上海作家于江夏老师在《飞碟探索》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说得好:“对UFO,应生命不息,探索不止”。UFO探索会有月明之时。  相似文献   

17.
猜图秀     
《飞碟探索》2011,(6):26-26
一、订刊优惠!订购《飞碟探索》12期,定价:60元,E卡通持卡人享受相应优惠,还可免费抽奖参加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创刊30周年"丝路之旅,感恩之行"活动。注:所订购的杂志,杂志社均免费平  相似文献   

18.
我现年59岁,大专文化程度,现供职于上海一家上市公司,从事宣传工作。我从小就对探索地外文明感兴趣,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写些文章,富有理性、激情与幻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听说中国西部地区出了一本《飞碟探索》杂志,这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于是我通过邮局的报刊订阅目录,查到了  相似文献   

19.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20.
猜图秀     
《飞碟探索》2009,(7):5-5
《飞碟探索》杂志社官方网站和论坛隆重推出,加入就可享受三重大礼: 一重礼:《飞碟探索》官方网站重装上线! “E.T.网”作为杂志唯一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是杂志之外为大家互相交流提供的又一个开放性平台,并同时提供各类电子书下载服务。大家快快注册网站会员,可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