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隐身飞机的巨大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反隐身雷达技术的研制与开发,现代雷达在研制上皆将反隐身探测功能作为其主要性能之一。本文主要阐述国外若干典型的具有反隐身功能的雷达型号与技术。这些型号与技术皆属于美国、俄罗斯及法国正在装备或研制开发的反隐身雷达,反映出当今反隐身的技术水平及21世纪初反隐身雷达发展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2.
孟新强 《上海航天》1999,16(6):38-41
雷达吸波材料(RAM) 技术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并且在隐身武器,尤其是隐身飞行器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雷达吸波材料吸波的基本原理,然后以隐身导弹薄型弹翼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 设计为例,探讨了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涂覆方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最后给出一部分隐身飞行器薄型翼面低RCS设计的样例。  相似文献   

3.
王自荣 《上海航天》2001,18(4):34-37
从材料的角度分析了激光隐身和雷达隐身各自需要的条件 ,对激光与雷达复合隐身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利用激光隐身涂料对雷达波的透明性 ,将其涂覆于具有雷达隐身的目标上 ,可以实现激光与雷达的复合隐身 ,并对激光隐身涂料与雷达吸波涂料的相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空间攻防是空间技术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隐身卫星正以独特的优势在空间对抗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论述了卫星隐身的主要手段,其次分析了国内外隐身卫星的发展现状,最后详细介绍了隐身卫星在未来空间攻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先讨论了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的技术途径,介绍了隐身技术在飞机、导弹和舰艇上的应用现状,然后讨论了雷达反隐身和红外反隐身的技术途径,概述了反隐身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外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身和反隐身技术是当代军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详细介绍了国外反隐身技术发展概况,并着重对雷达反隐身和红外反隐身的研究状况、措施和成果进行了综合性论述,预测了其发展动向和趋势。面对隐身技术的严峻挑战,反隐身技术必将会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的等离子体隐身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等离子体雷达隐身的机理 ,并对太空和大气层内飞行器利用等离子体进行雷达隐身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速飞行器用新型轻质雷达隐身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雷达隐身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介绍了一种制备新型轻质雷达隐身材料的方法 ,并验证了由这种方法制备的隐身材料的性能。用该方法制备的隐身材料具有密度小 ( <1 g/cm3)、耐高温 (耐温可达 30 0℃ )、成本低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飞行器尤其是高速飞行器。  相似文献   

9.
红外隐身涂料及其与雷达隐身的兼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红外隐身涂料的机理和研究现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最后简要讨论了与雷达隐身的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隐身是进攻性武器的反突防措施之一,而天线隐身是飞行体RCS减少措施中的关键技术。本文论述的金属天线罩技术是天线通带外隐身的途径之一。本文先论述了抛物面天线的RCS和隐身概念,而后着重介绍了金属天线罩的制作方法。根据参考文献,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金属天线罩的理论基础——频率选择表面(FSS)理论。  相似文献   

11.
鲍.  АМ  尚航仪 《上海航天》1989,(4):42-49
国外军用飞行器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隐身化.这就迫使对现役的防空雷达进行改进,并研制新型的反隐身雷达.为了提高雷达发现隐身飞行器的效率,提出了10种方法,并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这些方法是:提高雷达信号的处理质量、采用非正弦信号、运用逆综合孔径法和部署天基雷达等.  相似文献   

12.
刘斌  张翔  周建江  廖文和 《宇航学报》2011,32(12):2628-2634
实现对雷达的隐身是卫星隐身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有效的隐身外形对卫星雷达隐身性能的贡献可达70%,是实现卫星雷达隐身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对可实现雷达隐身的微小卫星外形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在假定的卫星外形设计约束条件下,提出一种隐身结构外形设计。然后根据电磁场散射理论,以高频散射计算方法为基础,对具有该外形的卫星RCS进行理论预估。进一步制作全金属外形、全尺寸卫星模型,在微波暗室利用频域测量方法,对理论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说明了该卫星隐身外形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飞行器的隐身化已成为现代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各种隐身飞行器的研制成功及在战争中的初步应用,已经对战场产生了巨大作用。分析了隐身飞行器对未来战争的深远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王海 《上海航天》1999,(1):55-59
分析了雷达吸波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较详细地介绍了铁氧体吸波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和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指出,多频谱隐身材料和智能型隐身材料是雷达吸波材料中两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隐身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预警探测系统反隐身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雷达空域反隐身的基本原理,以雷达接收信噪比改善因子、雷达作用距离增大程度和雷达发现概率增大程度为指标,对雷达空域反隐身的效能进行了分析。雷达从隐身飞机的侧翼进行探测能够有效增大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从而较好地实现反隐身目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制导雷达低频反隐身采用超分辨技术的可能性,介绍了典型隐身目标(F-117A)的测试情况和米波雷达超分辨的方法及一些试验情况,表明该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战术地地导弹弹头的隐身和抗电磁脉冲性能是影响其生存能力的关键。本文提出采用频率选择表面技术设计加工弹头的雷达天线罩,可以达以良好隐身效果,并具有抗电磁脉冲的能力,文中给邮了部分实例结果曲线。  相似文献   

18.
在复杂电磁环境背景下,研究了组网雷达基于粒子滤波算法对隐身目标的跟踪滤波问题,建立了雷达观测方程和隐身目标的多基地雷达截面积模型,分析了基于U PF的组网雷达目标跟踪滤波算法。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组网雷达利用粒子滤波技术跟踪隐身目标的有效性,并对几种跟踪算法的效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聂毅  余雄庆 《宇航学报》2006,27(6):1369-1372
隐身结构是指由蒙皮和多种内部材料组成的、能满足承载要求、并具有明显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的结构。目的是探讨在常规布局飞航导弹上采用隐身结构的效果。以某常规布局飞航导弹模型为背景,设计出两种翼面隐身结构方案,并将这两种翼面隐身结构方案分别应用于飞航导弹模型的弹翼。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法)建立了飞航导弹模型电磁散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手段,计算、比较和分析了含有翼面隐身结构的飞航导弹和普通全金属飞航导弹的RCS值。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与普通飞航导弹相比,这两种翼面隐身结构在许多方位上均能有效降低飞航导弹的RCS值。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了超宽带冲击雷达在反隐身方面的技术优势,指出了目前在超宽带雷达反隐身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如何提高超宽带脉冲雷达探测距离和目标检测性能的角度,介绍了目前高功率超宽带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它们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