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员在飞行中由于长时间受失重因素的影响,其体内的生理系统会产生适应失重环境的变化,导致航天员返回后的再适应能力下降。载人航天器在返回过程中还要受到较长时间的超重作用,据计算如采用15°的再入角,升阻比为0.1时,其减速持续时间约为200s,减速峰值可达9G,应激状态时可达15~16G。处于航天器中的航天员经失重飞行后心肺调节功能已明显下降,当遇到这样长时间的高超重作用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而影响飞行任务。所以,研究失重对超重耐力的影响和提高人体超重耐力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发展航天事业和航天医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引起的骨质疏松及其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失重飞行引起的所有生理系统的变化中,最令人头痛的是失重引起的骨质疏松。其他生理系统的变化在航天飞行中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它们的改变不再继续发展,在返回到地面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很快恢复。但是,到目前为止,航天飞行中骨钙的丢失却持续地发展着,而且返回地面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恢复。今后载人航天的重点在于长期飞行,失重骨质疏松所引起的危害就更大了。因此,失重骨质丢失的研究已成为目前航天医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102名航天员飞行前后问卷资料,证明在失重适应的最初的阶段,不是个别的航天员发生本体障碍,而是所有的航天员和机体感知系统的规律性的反应。描述在航天飞行过程中的错觉发生的特点,强度,持续时和动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联盟—27号载人飞船 飞行日期 1978年1月10~16日 航天员 得扎尼别科夫(指令长),马卡洛夫(随船工程师) 飞行任务 是一次短期的拜访性飞行。联盟—27号与礼炮—6号航天站/联盟—26号飞船三艘航天器对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香肠式”轨道复合体。两批共4名航天员在一起进行了5天的科技和医学—生物学研究。飞行结束后航天员乘联盟—26号载人飞船返地。 联盟—28号载人飞船 飞行日期 1978年3月2~10日 航天员 古巴列夫(指令长),列麦克(前捷克斯洛伐克研究人员) 飞行任务 第一次外国航天员参加前苏联载人航天。飞船与礼炮—6号航天站对接飞行。两国航天员完成了苏、捷学者设计的研究项目,包括:从混合剂中获取特种金属;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的亮度变化;人皮肤里的氧状态;失重对海藻生长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载人航天飞行的时间长度和复杂性增加,对航天医学,特别是与航天员航天飞行安全、健康和职业寿命相关的医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增进对抗措施和巩固航天员健康以外,要想在长期航天任务中保持高水平身体状态,飞行后再适应期间的医学恢复治疗和身体系统机能的再适应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参加“和平”号空间站飞行的俄罗斯航天员飞后康复训练的几个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上的主要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6.
沈羡云  唐承革 《中国航天》2006,(9):38-39,43
人在离开地球重力环境进入太空后,身体会出现大量适应失重环境的变化。研究者们为减少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理改变,维持他们像在地球那样的健康状态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太空中,航天员进行自行车功量计及其他的运动对于防止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变化是有帮助的。想像  相似文献   

7.
在弹道式飞行操作中,飞机的抛物线飞行会反复地产生达20秒的失重,在这种抛物线飞行中,可以进行物理和生命科学的短期微重力研究,并在太空飞行之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测试和培训航天员。由于这是在真正的失重环境下进行的人体研究的唯一设备,因而可作为诸如浸水、卧床试验等地面模拟失重实验的补充,并为载人空间任务作准备。欧洲航天局(ESA)自1984年用三种不同的飞机共组织进行20场次抛物线飞行试验活动,总计飞行超过  相似文献   

8.
失重生理学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羡云 《中国航天》2001,(9):30-35,40
一、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原因   自 1961年前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以来,至今载人航天已有 40年的历史了。 40年来,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航天飞行时间的延长,越来越显示出航天医学在载人航天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航天医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影响长期载人航天的关键。在航天飞行过程中,航天员受到各种物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失重、超重、振动、噪声、辐射、昼夜节律改变、狭小的生活环境和舱内有害气体等。这些因素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病理-心理-生理变化。尤其是失重长时间、持续地作用于…  相似文献   

9.
联盟—12号载人飞船 飞行日期 1973年9月27~29日 航天员 拉扎列夫(指令长),马卡洛夫(随船工程师) 飞行任务 检验改进后的飞船系统。在飞船机动飞行、定向和稳定运动时,演练了各种飞行状态下的操作过程。此外,还对大自然生成物作了光谱摄影;记录了航天员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的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简称医监医保)是基于航天员选拔后的训练期、飞行期及飞行后所进行的经常性工作。本文主要概述俄罗斯载人航天飞行的医监与医保的组织、任务等。医监医保的目的是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其工作能力;发现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包括疾病症兆;找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项工作也是医学预防、治疗、医学保健及生物医学、心理学的综合。采用医监医保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航天员的健康状况,维持整个训练期、飞行前、中、后各阶段的身心状况和工作能力。医监医保工作开始于制定选拔及训练大纲,结束于飞行计划完成之后。  相似文献   

11.
失重飞机训练是航天员训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失重飞机通过抛物线飞行,可以产生连续几十秒的失重,也可以产生与月球和火星相似的重力水平。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地面太空游都开展了失重飞机体验项目,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在失重飞机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觉。不同的人在进行失重飞机训练时,会有不同的感受。NASA的2004届航天员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进行失重飞行训练时各自不同的训练体验——这也许对你将来体验失重飞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介绍了参加“和平”号空间站长期飞行的俄罗斯航天员飞后医学保障的组织和实施,其中包括开展飞后医学检查的时间点和具体检查项目,列举了飞后易出现的一些再适应反应的具体表现以及最常见的身体功能变化,强调了飞行中按时采取规定预防措施的重要意义。俄罗斯在航天员飞后健康状况研究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包括对再适应反应的个性化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这些经验对于优化航天员医学康复方法和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航天飞行微重力的作用下,地面重力引起的人体形变和结构应力消失,它改变了输入,降低了重量负荷和血液流体静压。由于调节过程改变和急性、慢性适应反应的结果,发生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水盐代谢系统的状态和机能改变,人在地面所具有的属性和性质局部的消失。微重力的条件下,人的机体内发生的改变启动自我调节和适应机制,预防了继续发生异常和减轻异常发生的程度。本文论证了机体调节的特点和主要生理系统对微重力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载人航天的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 (简称医监医保 )是基于航天员选拔后的训练期、飞行期及飞行后所进行的经常性工作。本文主要概述俄罗斯载人航天飞行的医监与医保的组织、任务等。医监医保的目的是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及其工作能力 ;发现航天员在特殊环境下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包括疾病症兆 ;找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这项工作也是医学预防、治疗、医学保健及生物医学、心理学的综合。采用医监医保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航天员的健康状况 ,维持整个训练期、飞行前、中、后各阶段的身心状况和工作能力。医监医保工作开始于制定选拔及训练大纲 ,…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失重的不良影响使航天员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为了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能力,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本文阐述了失重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及其产生机理,并介绍了防止和减轻失重不良影响的一系列措施:飞行前的适应性训练,飞行中的体育锻炼、肌肉电刺激、下体负压、药物、体内水盐补充,飞行后的康复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29名在“和平”号空间站上飞行了125d~366d俄罗斯航天员的血浆蛋白。为了研究蛋白的组分使用了醋酸纤维膜电泳。用自动分析仪的缩二脲法确定总蛋白浓度。飞行后第2天平均总蛋白浓度和蛋白组分所占总蛋白的百分比与正常值没有区别。飞行后的第7~14天,发现总蛋白浓度有明显下降,α1球蛋白与α2球蛋白含量增加,γ球蛋白下降,而白蛋白和β球蛋白的平均含量没有变化。结果显示在长期航天飞行返回地面后,航天员在再适应的早期发生了急性期反应。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08,(3):30-31
实验志2实验进程15-30天实验日期2007年12月13日-28日实验白描:卧床前15天是人体生理反应的急性适应期,但随着卧床实验时间继续延长,志愿者的生理不适逐渐消失,单调乏味的生活,限制活动等因素成为主要应激源。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必须丰富志愿者的日常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力量。本阶段的实验要求是在不出现严重生理及心理反应的基础上,实现95%的志愿者完成30天卧床实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在需要自己的亚轨道载人飞船吗?(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发树 《中国航天》2004,(9):15-18,23
引言 1.太空船1号首次载人飞行成功 2004年6月21日清晨,美国的太空船1号亚轨道载人飞船成功地从机场跑道水平起飞,经过一段时间飞行后,冲到了地球大气层和空间的边缘地带(离地面100公里左右),使飞行速度降到了零.由于飞船关闭动力系统后处在一个近似真空的环境之下,因此飞船内的驾驶员麦克·梅尔维尔处于失重状况.  相似文献   

19.
继1992年进行了8次成功发射后,NASA准备在1993年再进行8次航天飞机飞行。亚特兰蒂斯号轨道器正在按预定计划改进,1993年内没有发射任务。所有1993年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将由哥伦比亚号,发现号和奋进号执行,发射计划如下: 1月中旬的STS-54飞行任务,由奋进号将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6)送入初始轨道,再由IUS助推器将TDRS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同时载带的有效载荷还有散射X射线光谱仪(DXS),用于研究远古超新星所放射的X射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空间探索的发展,载人航天活动的时间长度和复杂性增加,对航天医学,特别是与航天员航天飞行安全、健康和职业寿命相关的医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增进对抗措施和巩固航天员健康以外,要想在长期航天任务中保持高水平身体状态,飞行后再适应期间的医学恢复治疗和身体系统机能的再适应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