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继2011年成功发射两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卫星之后.2012年10月12日18点15分欧洲再次成功发射2颗“伽利略”卫星。此举是欧洲导航系统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这4颗卫星将组成一个迷你的卫星星座,可对全系统进行验证。4颗卫星是满足导航服务的最小数量,利用卫星信号获得维度、精度、高度及时间参数。  相似文献   

2.
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已进行了数千次航天飞行。虽然,各国航天活动的成功率日益提高,但迄今为止每年仍不免出现发射失败的情况,而航天器发生故障更是屡见不鲜。据外刊报道,美国在每发射二十颗卫星中,就有一颗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已进行了数千次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1,(1):17-17
本刊讯 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世纪后,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仅“十五”期间,预计就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 “十五”期间我国将要发射的30余颗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资源遥感卫星、空间探测卫星等15类。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至今,我国共发射了75颗卫星,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48颗,国外卫星27颗。而“十五”期间将发射的卫星,约占前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前景。 载人航天工程“十五”期间要实现新的突破。自1992年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4.
刘春保 《中国航天》2007,(4):15-19,22
1982年10月俄罗斯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射了第1颗卫星,1996年1月完成24颗卫星的组网并投入运行,历时14年,耗资30多亿美元,共发射了70多颗卫星。自1996年到2006年底,仅进行8次、共23颗卫星的补网发射活动。到目前为止,GLONASS系统已经发射了105颗卫星,2000年以前发射的卫星已全部失效,无法提供服务。截止到2007年2月底,在轨运行的GLONASS卫星共有19颗(其中6颗卫星暂时停止服务),2006年12月25日发射的3颗GLONASS-M卫星正在进行在轨调试,预计将很快投入运行服务。2001年8月20日,俄罗斯政府批准了GLONASS系统2002~2011年发展计划。2005年7月14日普京政府批准了俄航天局提出的《2006~2015年航天发展规划》,其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发展成为该规划的重点。按目前的计划,俄罗斯将于2007年使GLONASS系统星座的卫星数量恢复到18颗,2010年恢复到24颗的满星座状态,提供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18日,欧洲阿里安-5ECA型火箭携带2颗通信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2颗卫星是越南首颗通信卫星VINASAT-1和巴西的STAR ONE C2卫星。VINASAT-1卫星重2637kg,将定位于东经132°,卫星装有12个Ku频段转发器和8个C频段转发器,为越南提供广播、电视和电  相似文献   

6.
《卫星应用》2012,(2):1
2011年,中国共进行19次发射,将21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卫星发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共计69颗卫星在轨运行;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为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制造的卫星已经交付使用。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1996,(9):29-30
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总览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自此,中国迈入了世界航天国家的行列。到1996年7月止,中国已发射了37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10颗,返回型遥感卫星1...  相似文献   

8.
据现在飞行网站12月1日报道:俄罗斯的质子运载火箭周六从拜克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将三颗Uragan导航卫星发射入轨,这三颗卫星将用来替换俄罗斯GIDNASS全球定位系统。所发射的三颗卫星中,有两颗是标准的Uragan卫星,一颗是Uragan-M卫星,  相似文献   

9.
《国际飞行》1991年2月19日报道: 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就进行IRS 2和3遥感卫星的两次商业性发射一事与苏联签署了一项协议,这笔交易还包括可能为印度发射第一颗实用性Insat 2通信卫星的合同。 这颗Insat 2将在1995年前后用质子号火箭发射,这可能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6,(6):45-46
俄联邦航天局长佩尔米诺夫称,俄政府将增加今后10年的航天开支。今年政府的航天拨款比去年增加50亿卢布(1.8亿美元),今后10年内还会进一步提高。去年政府拿出了约183亿卢布来实施老的联邦航天计划,而今年新计划下的预算是230亿卢布。他说,过去几年航天项目的预算都已及时足额到位。该局称,2001-2003年经费不到位影响了联邦航天计划下7个卫星和火箭项目的完成。该局拟在今后10年内发射21颗通信卫星、由2颗卫星组成的一个多用途中继系统、12颗移动通信卫星、5颗气象卫星、5颗环境监测卫星和多个用于天体物理和生物医学研究及用于太阳和月球探测的观测台和探测器。它还将为“科斯帕斯-萨尔萨特”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提供两颗卫星,并为国际空间站提供7个舱段。  相似文献   

11.
简讯     
简讯德尔它火箭将发射40颗铱星美国麦道公司最近赢得了它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商业航天发射合同,将为摩托罗拉公司的铱全球无线通信系统发射40颗卫星。这笔合同价值4亿美元,共将动用5枚德尔它2火箭,发射时间是1996年。铱系统由6个轨道平面上的共66颗卫星组...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间5点3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运用我局独立设计、研制、生产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成就,它标志着我国航天和气象卫星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创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上海航天局从事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也进人了第19个年头.在我国发射的24颗卫星中,上海航天基地参加研制并发射的有11颗.这  相似文献   

13.
《火箭推进》2005,31(1):58-58
格林尼治时间2月12日21时03分,欧洲阿里安5-ECA型火箭携带两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也是欧洲生产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射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未来的13年间,由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4国和北约制造并发射的新型军用通信卫星数量将不少于26颗。从现在起到1994年底,预计欧洲将发射12颗军用通信卫星,其中2颗是由北约发射的。在1998到2002年之间,上述4国和北约将要发射14颗替换的军用通信卫星。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要投入巨额资金。由于不同国家的系统之间将会出现不必要的重叠,这无疑是浪费资金。为了减少总的开支,提高欧洲军用通信卫星的效率,马可尼航天系统公司在1989年10月25日举行的武装力量电子通信协会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09,(6):96-96
2009年10月1日,欧洲阿里安-5火箭携带两颗通信卫星ComSatBw—1和Amazonas-2(N马逊-2),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目标轨道为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786km,轨道倾角3°。发射后,卫星陆续进入转移轨道。最终两颗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天网”4卫星的发射,明年英国防御部队的通信能力将有很大的改善.初步安排是发射两颗卫星,第一颗将在1986年2月左右用航天飞机射入轨道.第二颗是在轨备用卫星,也将在一年后发射.另外,第三颗卫星可能也会很快发射,尽管英国海  相似文献   

17.
正3月30日1时56分,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托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与卫星成功分离,将其送入预定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吴燕生在发射现场指导发射。本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7颗和第8颗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30颗和第31颗北斗卫星。据悉,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航天  相似文献   

18.
从1991~1995年,世界各国主要使用的通信卫星大约96颗,其中美国使用25颗,欧洲国家使用22颗,国际系统使用19颗,日本12颗,其它国家18颗(不含独联体)。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2010年12月30日5时29分,欧洲“阿丽亚娜”5型火箭携带两颗通信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搭载的是西班牙卫星公司Hispasat IE通信卫星和韩国电信公司的Koreasat-6卫星。在升空27min和34min后,两颗卫星先后脱离火箭进入临时轨道。  相似文献   

20.
自1957年10月4日人类把第一颗人造了卫星送入太空到1990年底,全世界共进行了航天发射3325次,成功地发射了4127颗卫星。其中前苏联发射了2661颗卫星,占各国发射总数的64.47%,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国,共发射卫星1161颗,占世界各国发射总数的28.13%;其它国家和组织发射或拥有卫星305颗,占总数的7.4%,各国发射卫星的概况见表1。这种迅猛发展的结果是把大量的人造物体留在了外层空间,如不再工作的卫星、助推器发动机、仪器舱盖、火箭末级等废弃物以及航天器破碎而产生的大量碎片。这些空间碎片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