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对女航天员的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第一阶段从1961-1978年,即从"水星"13名女航天员试选到美国第一批女航天员的正式选出,这一阶段称为"保守期";第二阶段从1978-1999年,即从第一批女航天员的选出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第一次让妇女担任航天飞机指令长,这一阶段称为"开放期";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一阶段可称为"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正四十年前的1977年11月,中国卫星界闻名的"7711会议"在沪召开,从此掀开了中国气象界的"风云"纪元。四十年后的2017年11月,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入轨的第十六颗星亮相,"风云"望族再添新丁。从第一代卫星到第二代卫星,从发射风云卫星的长四甲到长四乙和长四丙,从"跟跑""并跑"到实现"领跑",整整四十年里,航天人悉心经营,风云星步步高升。  相似文献   

3.
正从"悟空"到"C919",从汽车到高铁,从航空到核电,从医疗到通讯……这个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702所航天瑞莱公司打造的"超级连锁店",已经在全国10个城市铺开一张试验检测网,以航天品质服务着国计民生。无疑,在航天军民融合领域,航天瑞莱已经打响品牌,成为行业佼佼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家快速奔跑在军民融合道路上的航天企业,看看它"得道"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上期介绍了"质子"火箭诞生的经过和它的基本情况,这一期着重介绍"质子"火箭对空间站建设的贡献。——编者空间站的建设者从1971年开始,苏联陆续发射了从"礼炮"1号到"礼炮"7号的多个空间站。而这些空间站都是由质子系列火箭发射的。从洲际弹道导弹项目的竞争中落败,到发射卫星的屡屡失败,质子系列火箭的发展在1971年之前始终蒙着阴影,而从"礼炮"计划启动后,"质子"火箭终于找到了它的舞台。就像鱼类离开了海洋就要开启一个由新一代的物种主宰地球陆地表面的时代一样,加加林在太空中飞行的108分钟早已点燃了人类向太空进发  相似文献   

5.
正"质子"火箭从首飞到今天,已经走过了54年的历程,可以认为是工程史上的奇迹。今天的俄罗斯还能重演这样的奇迹吗?至少,在首飞速度这个问题上已经是做不到了。哪怕从A-600开始计算,质子从方案到首飞只用了5年,而"安加拉"用了多少年呢?在俄罗斯的火箭清单里,"安加拉"当然是最新的重型火箭家族。但回顾往昔,会发现"安加拉"可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系统组网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世界用户提供全面覆盖的无源导航服务,并为我国及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提供高精度的有源定位和短报文服务。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双星定位到全球组网,从走出国门到服务世界,"北斗"已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又一张国家名片。那么,这张"国家名片"都包含哪些内容,"北斗"为走出国门又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呢?  相似文献   

7.
正印度陆军从炮架厂接收了3门兵工厂委员会研制的"丹努什"155毫米牵引榴弹炮用于用户测试,另外3门也将在随后交付。在成功试验之后,陆军订购了6门"丹努什"榴弹炮。陆军将从炮架厂共订购114门"丹努什"榴弹炮。"丹努什"榴弹炮是在"博福斯"火炮阶段I技术转让的设计文件提交之后研制的,因此可以称  相似文献   

8.
正从去年3月到这次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11个月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十战十捷。有人形象地将"长三甲"称为我国在役火箭中的"劳模"。预计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还将以平均每年近10发的量级执行发射任务。截至目前,长三甲系列火箭共实施了71次发射,堪称我国"单一型号史上发射最多次"的火箭。从2006年开始,长三甲系列火箭开始进入"高密度"发射期。而随着高密度发射的  相似文献   

9.
重演进化     
在达尔文之前,西方学术界对生物界的看法是既静止又有序的,遵循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界阶梯"观念:生物界存在着一个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美到完美的"阶梯",位于这个"阶梯"最顶端的,是最高等、最复杂、最完善的人。拉马克的进化论只是把这个"阶梯"从静态的变成动态的:低等生物在内在驱动力的驱使下,不停地往上爬以变成高等的生物。只有达尔文的进化论,才彻底摆脱了这个"阶梯"的影响。19世纪20年代,拉斯克发现在鸟  相似文献   

10.
王旺 《飞碟探索》2012,(4):54-55
时间是一个在我们生命中很容易被忽视的东西,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到"时光如箭"、"岁月如梭"、"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都包含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认识和无奈。人们往往感叹时间的无情,幻想时间能够停止甚至倒流,此类的文学及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引发了对时空和宇宙的种种猜测。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时间以年、月、日、时、分、秒来度量,这些单位的中点是"日",也就是"天"。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一天(即一天一夜)的缘起是地球自转一周,对于人的直接感知来说,即是从太阳自东边升起带来光明到太阳从西边落下开  相似文献   

11.
太空探索     
正莫斯科时间4月28日5时01分,一枚"联盟"2.1A运载火箭从俄东方发射场顺利升空。升空约2小时后,"阿伊斯特-2D"对地观测卫星、"罗蒙诺索夫"科学实验卫星和"萨姆萨特-218"纳米科学卫星先后与火箭上面级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俄罗斯首次从东方发射场发射卫星宣告成功。  相似文献   

12.
正1961年至今,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 60年的历程。从加加林首次飞天到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从航天飞机巡游太空到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运行,从多国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到载人登月计划的提出,载人航天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能力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1发展历程美苏"太空竞赛",苏联取得首轮胜利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18日,美国航宇局发布了"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图片,从卫星角度看,地球似乎正在从月球水平线上"升起"。这是"月球勘测轨道器"去年10月在月面康普顿陨石坑上空134千米处拍摄的,图上大片棕褐色区域是撒哈拉沙漠和沙特阿拉伯,也可看到南美洲、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拍摄此图相当不易,"月球勘测轨道器"运行速度为  相似文献   

14.
<正>下一代火星车"好奇"号是火星遥控设备史上的最新成员。与它的前辈"勇气"号和"机遇"号相比,"好奇"号具有极大优势:更大的体积可以使它从障碍物上越过去,而"勇气"号和"机遇"号只能从障碍物一边绕过去;"好奇"号由钚供能,这意味着它不用担心阳光的角度,或者太阳能电池板上是否落满了灰尘;此外,"好奇"号的下降路径更加精确,它将借助"天空起重机"降落到火星表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赖  相似文献   

15.
<正>1976年12月19日,大力神IIID型火箭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腾空而起,KH-11系列侦察卫星的历史从此开始。单从外表来看,估计很多人会把其误认为是14年后发射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不过和"哈勃"不同,锁眼侦察卫星不是"向上"聚焦宇宙尽头,而是"向下"紧盯着地球表面。携带着当时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7月30日,美国火星2020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升空。与以往的火星任务不同的是,这次不仅携带了毅力号火星车,而且还有一个"小家伙"跟随升空,它就是即将在火星上翱翔的首架无人机——"机智号"。"机智号"有多大美国最近的这次火星探测任务主要是将毅力号火星车送上火星,"机智号"不过是个"添头",因此它一点也不起眼。这从对它们的投入就可以看出来:"毅力号"耗资24亿美元,而"机智号"仅仅0.8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正>当地时间2月11日10点40分,欧空局"织女星"火箭从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地将2吨重的"过渡性试验飞行器"(IXV)送入亚轨道。IXV是欧洲未来"太空巴士"的验证机,对欧洲未来自动再入飞行器从低轨道返回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进行试验,为欧洲开发迷你航天飞机奠定基础。IXV在340千米的高度与火箭分离后,继续爬升至410千米的高度,然后从高超声速减速返回地球。在120千米  相似文献   

18.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元器件到单机、从单机到分系统、从分系统到总体,层层可靠性的保证,托举起"神舟"、"神箭"的腾飞。致力于航天电子基础技术与产品、电子工程设备产品、电子系统的开发、研制、生产、销售以及制定相关专业宇航级标准的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主要负责惯导系统、计算机与微电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读者要求,本刊从本期开始连载"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服装"系列文章,并开设"太空生活"栏目,欢迎航天专家和科普作家赐稿或提供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20.
<正>据国防科工局消息,1月15日20时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心组织下,嫦娥三号着陆器的飞控工作从飞控大厅转移到了长管机房,顺利转入长期管理模式,开启"驻足月宫,凝望地球"的月宫新生活。从1月15日晚起,北京飞控中心飞管室将实施对"嫦娥"长达一年的长期管理任务,后续"嫦娥"的起居生活、月面工作都将由飞管室的长管科技人员统一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