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的航天活动已经有25年历史了。1975年欧空局(ESA)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空间研究组织(ERSO)和欧洲运载工具研制组织(ELDO)“两驾马车”局面的结束。迄今为止,ESA 已经拥有13个成员国。近年来,欧洲积极地推行航天独立政策。因为,欧洲人清楚地看到,航天事业要想置身于世界之林,就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这一点,欧洲从早期的航天活动中就吸取了一定的教训。众所周知,ESA 研制的  相似文献   

2.
朱鲁青 《国际太空》2014,(10):58-61
欧洲航天局(ESA)是泛欧洲的民用航天管理机构,由21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比利时、瑞士、瑞典、挪威、荷兰、奥地利、丹麦、芬兰、葡萄牙、爱尔兰、卢森堡、捷克、希腊、罗马尼亚、波兰在内的20个欧洲国家和作为准成员国的加拿大)组成的政府间组织。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1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航天及安全专家小组报告》。航天及安全专家小组(SPASEC)是欧盟委员会在2004年6月召集的,其成员包括欧盟25个成员国、欧洲航天局(ESA)、各国航天机构、欧洲航空导航安全局(Eurocontrol)、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欧盟卫星中心等多家组织和机构的广泛代表。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25—26日,欧洲部长级航天会议在荷兰海牙举行,来自欧洲航天局的18个成员国和加拿大航天机构的共29位部长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代表们一致支持于2007年通过的《欧洲航天政策》,进一步制定了明确的航天战略目标,详细讨论了欧洲未来航天发展的规划与活动,并决定在未来5年投资100亿欧元用于航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晓月 《国际太空》2007,(7):34-35
2007年5月22日,欧洲航天局成员国负责航天的各部长,以及欧盟竞争协调会负责内部市场、工业及研究的人士聚会布鲁塞尔,正式通过了欧洲航天政策决议。  相似文献   

6.
欧洲可重复使用运载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采用了两种方式降低航天运输成本、增加竞争力。一是改进以阿里安-5为主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二是研制新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及其相关技术,目前正在研究和论证过程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空局(ESA)协调各成员国开展了一系列RLV的研制活动,从未来欧洲空间运输研究计划(FESTIP)、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FLTP),到先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计划(PEARL),直至目前的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  相似文献   

7.
江燕 《国际太空》2006,(3):21-24
1引言 欧洲航天局(ESA)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欧洲和平与科学目的开展欧洲国家之间的航天研究与技术合作"的方针,将空间探测放在重要位置.自1970年代以来,完成了多项太阳系内天体的探测,取得的成就可与美俄比肩.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11月22—23日,欧洲航天局(ESA)行政机构理事会在巴黎召开三年一度的部长级会议,来自ESA成员国、准成员国和合作国的政府部长共同讨论了ESA未来3年的项目及预算。最终,会议决定ESA未来3年预算为169亿欧元,涵盖科学计划、航天运输等11个方面,较2019年部长级会议批准的145亿欧元增长17%。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欧洲航天局(ESA)部长级会议和欧洲联盟(EU)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全面实施新的欧洲空间政策,并将空间政策具体化为真正可操作的空间项目。欧洲已分解目标并确定实施时间表,利用全欧洲空间系统一体化和集成化全新的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高效率地解决空间各领域发展的挑战问题,使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确保欧洲处于世界空间发展稳定的前沿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1月,欧洲航天局(ESA)正式对外发布"航天4.0"概念。强调世界航天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航天4.0"时代。在这个时代,航天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政府、企业、公民等社会各界的力量。为此,欧洲应加快欧洲航天政策一体化进程,全面整合欧洲航天界和其他社会各界力量,从太空科学、商业航天、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着手,将欧洲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天力量。对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全球形势下,欧洲当局已充分认识到航天活动在整合欧洲各方利益、凝聚欧洲社会共识、推动欧洲一体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航天4.0"概念不仅是对早前颁布的《欧洲航天战略》的响应,更通过全面的布局、清晰的目标,为欧洲航天确立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着诸如英国脱欧、同类机构竞争等诸多挑战,但"航天4.0"概念无疑将给欧洲航天和世界航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小光 《国际太空》2006,(2):32-32
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在2005年12月6日批准了一项96亿美元的2006-2008年度预算,该预算旨存保障欧洲能够与其他处于领先地位的航天国家进行竞争。  相似文献   

12.
20 0 0年 1月 ,欧空局 (ESA) 1 4国政府批准了其 2 0 0 0年的预算。正如 1 999年 5月份 ESA 部长级会议确定的一样 ,ESA2 0 0 0年总开支基本与 1 999年持平。ESA今年预算 2 7.1亿欧元 ,比 1 999年增加了 2 .3 %。其中阿里安 -5火箭及载人航天飞行经费增加 ,而对地观测和通信卫星计划经费相应减少 ,以此来补偿阿里安 -5和载人航天飞行经费的上升。预算中首次包括了欧洲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 ,经费总计达 7990万欧元 (约合 82 3 0万美元 ) ,大部分用于“伽利略”卫星导航星座的研究。ESA和欧盟的官员们希望这笔经费能起动一项新的相当…  相似文献   

13.
继试用型气象卫星1号、2号(Pre-Operational Meteosat 1.2)发展计划之后,1983年5月24日欧洲气象卫星条约组织(Eumetsat Convention)在日内瓦召开了全权代表会议,会上包括 ESA 成员国在内的14个欧洲国家一致同意并鉴署了一项发展业务型气象卫星的计划(alop)。  相似文献   

14.
德国要求延缓包括哥伦布空间站和赫尔墨斯载人航天飞机在内的欧洲长期空间计划,因为德国觉得,欧洲的航天计划将超出其预算,或者无法实现原定计划。德国空间局(DARA)局长威尔德说,德国在1987年的一次部长级会议上曾要求欧空局(ESA)削减长期空间计划经费的15~20%,现在看来已达不到了。因为,目前已经明显的表明,ESA到2000年的长期空间计  相似文献   

15.
ESA11个成员国已正式同意参加欧洲赫尔墨斯航天飞机(Hermes)的预研工作,这项工作的投资为3500万美元,预计Hermes 将于九十年代中期投入使用。欧空局的其它几个成员国正在考虑参加这项计划,它们将等到1987年夏季改进Hermes 的设计和其系统之后才能决定。  相似文献   

16.
各国空间活动的现状 欧洲航天局各成员国已对他们的长远航天规划进行了重新评估,并依据各成员国所承受的政治和经济压力,重新调整了计划的次序。赫尔墨斯载人航天飞机基本上被取消,优先权已转向地球观测——主要是环境和气象,未来的载人航天活动将主要依赖于国际空间站计划。  相似文献   

17.
航天简讯     
《国际太空》2004,(5):30-32
欧洲启动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2004年初,欧洲启动了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其目的是联合欧洲分散的对地观测力量,使其成为综合的观测网络,并能提供运营业务。2003年底,欧洲委员会(EC)和欧空局(ESA)的指导委员会合作推出了GMES计划。根据该计划,在2008年以前,天基、陆基和海基遥感器的互连系统能正常投入运营。该计划将提供长期连续的运营数据,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对地观测应用。例如,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等机构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天气预报。另外,GMES还可用于农业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8.
2007年5月22日,欧洲正式通过了《欧洲航天政策决议》.该决议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曲佳  钱钱 《国际太空》2009,(4):34-35
2009年全球航天业的挑战在于:认识到政府和私人航天项目2008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使商业航天和太空探索并驾齐驱。2008年世界航天业取得诸多成就,包括:①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②欧洲航天局(ESA)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圆满完成首次飞往“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③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法尔肯-1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20.
欧洲各国政府同意为国际空间站新的航天员救生船提供约 2 0 %的研制费。据欧空局 (ESA)空间站负责人 Jord E.Feustel- Buechl称 ,由德国和意大利牵头的9个 ESA成员国政府许诺 ,为该计划投资约 1.38亿欧元 (合 1.16亿美元 )。他认为有两件事促使欧洲政府为该计划提供如此强有力的支持 ,其一是技术回报 ,航天员救生船为欧洲公司提供了几项选择性技术 ,包括飞行器前锥、襟翼、折叠式尾翼及其起落架 ,使欧洲可在技术上获得进步 ;其二 ,欧洲各国当局看到 ,经过若干年的准备 ,空间站已进入运营阶段 ,2 0 0 0年 11月 2日首批常住航天员进驻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