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中隐身目标天基探测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中目标尤其是隐身目标,在局部战场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类目标的探测问题备受关注。天基探测具有"站得高,看得远"特点,对空中高速目标探测具有优势。本文基于空中典型隐身目标特性调研分析,结合天基探测特点,分析了天基探测的目标及背景特性,基于目标背景特性分析及空中目标探测任务特点,提出了天基采用红外点目标探测技术。针对强背景下的弱隐身目标探测难点,分析了天基探测的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分别是复杂背景抑制技术研究,高灵敏度探测技术研究以及加强目标背景耦合特性研究,为后续天基探测技术及探测系统论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乔风 《航天》2011,(7):44-46
天基红外系统简介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pace-basedinfrared system,简写为SBIRS)是一种未来新式导弹预警和跟踪系统,它将取代已过时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用于探测全世界的导弹发射,跟踪飞行中的敌方导弹,并指引反导武器加以摧毁。早在1991年1月,在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重新审定战略防御启动(SDI)计划后,天基全球防御系统便更名为天基红外系统  相似文献   

3.
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基紫外预警是利用导弹尾焰的紫外辐射来探测主动段导弹目标的一种有效的预警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探测虚警率。文章分析了天基紫外预警的特点和优势,介绍了美国天基紫外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天基紫外预警的关键技术。最后,根据中国紫外预警技术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发展天基紫外预警技术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天基海洋目标监视是现代卫星应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了海洋目标、海洋 监视环境的特点,介绍了天基海洋目标监视资源的分类和发展情况,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监 视平台及有效载荷的特点和适用性。综合评述了天基海洋监视中海洋目标检测、分类、识别 等目标信息处理技术,对监视任务的规划调度方法及其他相关研究,分析了这些技术手段 的 特点、适用性及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当前天基海洋目标监视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天基雷达观测空问碎片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空间碎片观测中尚未得到确切观测数据的危险碎片的观测需求,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现状,对天基雷达观测的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天基空间碎片观测有三个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即如何确定雷达工作体制和平台轨道以提高观测效率,如何有效探测尺度只有几个毫米-几个厘米的细小目标,如何对观测到的空间碎片进行分类和精确定轨。  相似文献   

6.
天基雷达观测空间碎片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空间碎片观测中尚未得到确切观测数据的危险碎片的观测需求,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现状,对天基雷达观测的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天基空间碎片观测有三个关键技术需要解决,即如何确定雷达工作体制和平台轨道以提高观测效率,如何有效探测尺度只有几个毫米-几个厘米的细小目标,如何对观测到的空间碎片进行分类和精确定轨。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回顾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设施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空间环境天基监测已具备一定规模,覆盖主要的轨道类型,探测要素基本齐全,正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计划、空间先进太阳观测台(ASO-S)计划,以及规划中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监测,将促进天基监测能力的大幅提升。地基监测方面,网络化综合监测能力快速发展,“子午工程”二期正在建设的覆盖全国和高/中/低纬的、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立体式监测网络将使我国地基监测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有序推进标志着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正迈出辐射全球的步伐。我国空间环境监测平台已经进入天/地基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7,(1):1-5
海洋盐度是海洋动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发展盐度观测卫星是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重要手段,在海洋观测和数据预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洋盐度卫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海洋盐度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体系的成就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海洋盐度卫星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观测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探测海洋盐度要素,实现海洋动力环境全要素的综合探测,可为海洋环境信息预报和提取等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9.
利用卫星进行海洋水色、环境、生物资源探测是国际海洋遥感应用领域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文章介绍了我国近20年来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水平,并展望了未来我国海洋水色卫星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表精细探测是海洋卫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卫星海表参数探测的特点与优势,总结海表温度、海表高度、海表盐度等要素,分析天基探测载荷的发展现状。根据海表参数时空变化特性,分析高时空分辨率微波探测载荷性能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和欧洲相关卫星系统发展计划,分析了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天基微波探测载荷可实现性与未来发展趋势,针对海表精细探测天基微波载荷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天基紫外预警是反弹道导弹武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地球日盲紫外空间背景和导弹紫外辐射特性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天基紫外空间预警系统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信杂比,能够实现低虚警率的空间预警。同时提出了天基紫外空间预警系统可能的3种工作体制:单一基于紫外波段的天基预警系统存在发现目标较晚的问题;紫外—红外双波段天基预警系统可以实现更低的空间预警虚警率;红外—紫外光谱复合天基预警系统可通过紫外光谱观测辨别导弹种类。最后,文章对现有紫外探测技术进行分析,论证了AlGaN和SiC探测器用于天基紫外预警的可行性,并对其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7):47-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910-10C型火箭5月5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导弹防御局的“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先进技术降风险”(STSSATRR)试验卫星。卫星被送人低地轨道。STSSATRR是一颗小型卫星,承担的是“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的技术试验任务。STSS是分层式“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的天基探测部分,用于探测导弹发射.对目标进行连续跟踪,并将跟踪数据传递给导弹防御拦截器.  相似文献   

13.
(三)美国彗星探测拓展研究,欧洲小行星探测取得新进展 1."深度撞击"探测器继续进行彗星探测,将进行"系外行星观测与深度撞击延长研究"(EPOXI)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天基高能激光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 GEO)卫星的威胁,为高价值GEO卫星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根据机动战术激光武器的技术发展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天基高能激光的毁伤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 kW级天基战术激光武器对卫星造成硬毁伤的距离可达50 km以上,卫星的易损部件依次为星表热控材料、太阳电池阵、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和光学敏感器。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的启示有:1)天基激光武器对GEO卫星的威胁是现实的;2)卫星激光防护应围绕薄弱环节开展以获取最佳效费比;3)应从单机、分系统、系统层面综合采取措施以提高系统鲁棒性;4)应采取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综合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15.
星载微波辐射计作为海洋观测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对海洋环境参数进行长期连续的观测,具有宽幅、高精度等特点,能够为数值预报、台风监测、防灾减灾等应用提供重要保障。随着海洋应用需求不断提升,星载海洋微波辐射探测技术也向着更高分辨率、更高精度的方向发展。文章对高分辨率海洋微波辐射测量新技术的概念、系统组成以及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基于密集馈源阵列的多波束推扫辐射计、集中式综合孔径辐射计以及分布式综合孔径辐射计。文章结合三种高分辨率微波辐射测量技术的特点和当前技术水平对未来星载海洋微波辐射测量技术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讨论,对其中的重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并针对不同应用需求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Space Daily网站 2 0 0 2年 11月 2 7日报道 ,尽管天基雷达的功能强大 ,但它仍不具备探测地面移动目标的能力。美国遥感界的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研制具有探测地面移动目标能力的天基雷达 ,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部署足够大的天线系统 ,以探测移动目标。一种解决方案是 ,使用由多颗共享信息的卫星组成虚拟天线阵。美国乔治亚州技术研究所 (GTRI)的工程人员在过去的三年里对该项技术进行了研究 ,最后的结论是 :相对于其他办法而言 ,该方案是优越的。目前 ,美国空军研究试验室 (AFRL)正在计划进行一项名为“技术星 2 1”(Tech Sat2 1)的飞行…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0月,欧洲咨询公司发布了《天基对地观测,至2020年的市场预测》战略研究报告。这一版报告延续了《天基对地观测,至2019年的市场预测》报告对全球天基对地观测产业进行全面分析的风格,结合最近一年  相似文献   

18.
国外海洋盐度与土壤湿度探测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调查研究了国外海洋盐度与土壤湿度探测卫星发展情况、探测机理;重点对SMOS、Aquarius、SMAP等三颗最具代表性的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探测卫星进行了研究分析,比对了三颗卫星的主要技术指标,并总结了其技术发展特点和关键技术;最后结合我国技术基础对发展我国盐度与湿度卫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星载探测雷达,可以高分辨率地测量海面洋流(含地转流)。探测雷达的同侧ATI SAR分别对海面区域做前后斜侧视观测,以获得2个洋流径向速度;由斜侧视产生的XTI用于测量海面高程,从而测量地转流。文中给出了探测雷达测量洋流的原理,对探测雷达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指出了探测雷达的关键技术。该探测雷达技术是海洋环境探测领域及雷达系统设计领域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20.
星上智能信息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天基探测载荷数据,并在星上完成数据压缩、复杂海空环境下高价值目标的发现、识别与跟踪等工作,达到降低下传数据率、支持天基广域探测与全自主即时态势感知等目的。文章回顾了美国、德国等航天强国光学卫星的星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梳理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星上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着重从天基光学探测应用需求出发,提出星上智能信息处理关键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建议,为推进未来海空目标多源探测与信息融合处理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