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EEA/DCP材料的形状记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交联剂的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DCP的用量对形状回复率、形状固定率、回复响应温度、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有很大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当DCP用量为0.5%时,EEA体系具有优良的形状记忆性能;此外对材料动态性能的测试,指出了随着DCP用量的增加,室温模量逐步降低,而高温模量逐步提高,该实验同时还揭示了形状记忆高分子的高弹平台特性.   相似文献   

2.
二元智能复合材料结构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嵌入形状记忆合金丝和压电陶瓷片作为联合变形驱动器的二元智能结构,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驱动器镶嵌于层板表面或内部,其中压电陶瓷片作为压电铺层;形状记忆合金丝的驱动力当量为与温度相关的节点载荷.算例比较了不同种驱动方式的变形效果,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二元智能结构的形状控制中,形状记忆合金丝承受主要的载荷,压电陶瓷片作变形修正,可以发挥各自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复合材料警棍的制造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几种不同复合材料芯材的结构和成型工艺,确定警棍内部芯材为圆柱弹簧形式.对复合材料警棍进行了弯曲回弹力、弯曲回复率、减振等性能的测试和分析.通过与传统金属芯材警棍进行对比,复合材料警棍符合国际惯例,使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SMARC变形控制及神经网络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合材料层板中偏离中性层的位置铺设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然后通电加热镍钛丝,使其在形状回复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回复力,从而使层板结构发生弯曲变形.由于形状记忆合金的非线性以及合成的智能材料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和形状变化规律都非常复杂,尝试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来建立以可控参量(电流强度)为输入变量、易测参量(稳态挠度)为输出变量的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之间符合得较好,相对误差小于9%.   相似文献   

5.
针对旋转导弹在飞行过程中,由于俯仰和偏航通道的气动交联、惯性交联和控制交联而形成的锥形运动对弹体稳定性的影响,在对锥形运动进行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利用劳斯定理分析了旋转导弹锥形运动的稳定性条件,揭示了锥形运动稳定性与飞行状态、气动特性以及弹旋速度的关系,并针对旋转导弹做锥形运动时的角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稳定性条件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研究结果为旋转导弹总体设计及制导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已经研究出几种可用于说明复合谐振器特性的三维模型。由这些模型推算出的谐振频谱(包括寄生谐振频率)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发现谐振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是引起寄生谐振的直接原因,并且与主谐振有重要的关系。已经发现谐振频率和材料性能密切相关,并对其实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FPGA的直接驱动阀用音圈电机功率驱动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音圈电机的功率驱动器对控制器运算速度要求较高,传统方法普遍采用模拟控制,但其存在调试不便、特性漂移、不易实现复杂控制算法、无法与数字控制器直接实现接口等固有缺点.介绍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采用全数字式控制的直接驱动阀用音圈电机功率驱动器.利用FPGA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产生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电流信号采样及其数字滤波、电流闭环控制以及与其它数字控制器的通讯等功能.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FPGA的音圈电机功率驱动器具有良好的电流跟踪性能,可以满足直接驱动阀系统的控制要求.FPGA的运用,大大简化了系统硬件结构,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且便于扩展功能以及与其它数字控制器实现接口.  相似文献   

8.
以蝗虫跳跃特性为依据,设计出一种仿蝗虫弹跳机构并对其弹跳机理进行研究.首先从生物学和机构运动学相结合的角度,对蝗虫的跳跃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蝗虫后腿的跳跃机理,发现跳跃后腿膝关节在起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虚拟样机建立蝗虫模型,对蝗虫的跳跃过程进行仿真.根据蝗虫跳跃机理和后腿结构特点,基于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弹跳效率原则,设计出一种单自由度的仿蝗虫跳跃机构模型,对该机构在起跳阶段进行运动性能分析,通过与蝗虫跳跃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跳跃机构具有与蝗虫弹跳后腿近似的力学特性.最后通过机构的样机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仿生高效的柔性跳跃机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利用周期结构中弹性波禁带特性减振的研究思路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以往周期结构难以实现宽频且可调禁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含电路网络的压电周期结构。该结构中的弯曲波和电路网络中的电波通过压电效应可以产生一个较宽的耦合禁带,且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就可以达到调节禁带位置的目的。首先,为了高效计算该结构的波动特性,开发了适用于压电周期结构的减缩波有限元算法,该算法可以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节约90%以上的计算时间。利用该算法研究了压电材料尺寸和形状对耦合禁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电学参数下,随着压电片尺寸的增大,耦合禁带向低频移动,且禁带带宽增加;相同面积下含圆形和方形压电片的机电系统内耦合禁带差异较小,即形状对耦合禁带的分布影响不大。其次,针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机电系统,设计了电学参数使得在同一频率附近产生耦合禁带,并分析了其性能差异。最后,为了证明耦合禁带的减振效果,设计了一种有限压电周期板模型,其强迫响应的结果证明了耦合禁带对结构内弹性波可以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前对于地球同步轨道(GEO)空间目标的探测和识别主要依靠反射太阳光的光度变化进行分析识别并判断.基于空间目标表面漫反射性质的可见光反射特性计算模型分析,研究了不同形状反射体可见光反射特性,并提出一种采用不同形状反射体控制改变空间目标可见光反射特性的方法.以GEO卫星为例,采用基于蒙特卡罗的非序列光线追迹方法,仿真分析椎体、球体和圆柱体作为反射控制体对卫星光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改变卫星原有可见光反射光变曲线,降低卫星被探测识别概率,提高空间目标隐蔽性.  相似文献   

11.
捷联式天线稳定平台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于体积有限制的战术导弹应用,导引头天线伺服系统的体积受到严格限制,传统的速率陀螺稳定平台的应用受到挑战,为此提出采用捷联稳定方式来解决视线稳定问题.根据弹载捷联式天线平台的结构特点及稳定原理,应用坐标变换方法,完整地建立了两自由度捷联式天线平台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平台框架运动学耦合关系,表明捷联稳定方式与速率陀螺稳定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信息的获取和控制方式上,速率陀螺稳定方式是一种直接硬件稳定方法,而捷联稳定方式是一种软件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框架动力学耦合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弹体对框架的耦合较强,需要进行弹体解耦,而框架之间的交叉耦合相对较弱,实际设计时可以忽略.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捷联式天线稳定平台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小型化导引头视线稳定平台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Mutation induction by heavy ions is compared in yeast and mammalian cells. Since mutants can only be recovered in survivors the influence of inactivation cross sections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t is shown that both the size of the sensitive cellular site as well as track structu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other parameter which influences the probability of mutation induction is repair: Contrary to naive assumptions primary radiation damage does not directly lead to mutations but requires modification to reconstitute the genetic machinery so that mutants can surviv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mutations was analyzed after exposure to deuterons by amplification with the aid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results--although preliminary--demonstrate that even with densely ionizing particles a large fraction does not carry big deletions which suggests that point mutations may also be induced by heavy ions.  相似文献   

13.
复杂目标GRECO方法的分屏显示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图形电磁计算(GRECO)是一种计算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有效方法,但必须先有一个易于提取外形参数的数据文件.基于GRECO法,针对用各种通用商业软件造型生成的模型文件,利用商业软件Rhino进行转化,生成适于RCS计算的数据文件,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且不会丢失任何局部细节.通过分屏显示计算方法,提高了对电大尺寸目标的计算精度;采用OpenGL的显示列表技术使得程序运行花费较少的时间.结合GRECO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析目标散射源的简便的方法,便于分析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特性.结果表明,本方法与面劈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各向异性随机泡沫模型的弹性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利用随机模型来分析泡沫材料微结构的各向异性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各向同性的Voronoi随机泡沫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胞体生长速度的差异,得到各向异性的开孔和闭孔随机泡沫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的弹性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相对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同各向异性尺寸比的关系,并和理论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开孔和闭孔随机泡沫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泡沫材料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质;且开孔和闭孔泡沫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均与泡沫材料的相对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舱外航天手套(EVAGloves)是航天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层空间恶劣环境(真空、极端温度、电离、辐射等),手套应具有隔热、保暖、防微流陨石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航天员出舱主要用手来执行任务,要求手套不影响手的灵活、运动、触觉等特性。介绍舱外航天手套的基本功能、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6.
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分析了影响其工效的主要因素:手指皮肤温度低于15.6℃会使工效明显下降,压力总是对手套工效有显著的影响,形状结构使手套工效存在±50%的差别,好的材料能改善手套关节点的特性.提出解决手套工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手套的形状和结构.从舱外航天服手套的设计、制作和增加辅助装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工效的方法.并从力量、疲劳、灵活性、触觉、活动范围和舒适性六个方面介绍了评价手套工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Continued assembly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requires numerous extra-vehicular activities (EVAs). Prudent radiological safety practices require minimizing additional exposures to crewmen during these period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normal” trapped proton and electron radiation sources in low Earth orbit is strongly governed by the geomagnetic field. It is possible to use ISS trajectory information to estimate crew exposures during EVAs and to identify periods that can result in minimal EVA crew exposures through avoidance of these trapped radiation regions. Such exposure minimization planning can also accommodate the unforeseen development of a solar proton event. An EVA exposure estimation tool, EVADOSE, is described and applied to various EVA exposure scenarios. Procedures and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EVA exposure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techniques to minimize crew exposures.  相似文献   

18.
The Philae lander is part of the Rosetta mission to investigate 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It will use a harpoon like device to anchor itself onto the surface. The anchor will perhaps reach depths of 1–2 m. In the anchor is a temperature sensor that will measure the boundary temperature as part of the MUPUS experiment. As the anchor attains thermal equilibrium with the comet ice it may be possible to extract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surrounding ice, such as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by using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ata. The anchor is not an optimal shape for a thermal probe and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solutions to the heat equation is inappropriate. We prepare a numerical model to fit temperature sensor data and extract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Penetrator probes mechanically compact the material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m as they enter the target. If the thermal properties, composition and dimensions of the penetrator are known, the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is pristine material may be recovered although this will be a challenging measurement. We report on investigations, using a numerical thermal model, to simulate a variety of scenarios that the anchor may encounter and how they will affect the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9.
对于柔性航天器动力学方程的降阶问题,传统的内平衡降阶方法破坏了原方程的动力学结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牺牲严格内平衡状态,而保留原系统动力学特性的近似内平衡降阶方法.该方法利用混合Gramian描述系统的模态价值,针对柔性航天器动力学方程的特殊形式,给出了混合Gramian的闭合解析解.该方法得到的降阶模型可以保留原系统包括二阶结构,对称和正定性在内的所有动力学特性.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达到与传统一阶内平衡方法相当的降阶精度,而且降阶速度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