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爱军  刘巍 《国际太空》2012,(10):33-41
自从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飞船,成为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航天员至今已过去40多年,舱外活动任务由简单到复杂,并已成为载人航天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中性浮力训练设施在舱外活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美国、苏联/俄罗斯40来年的载人航天实践  相似文献   

2.
气闸舱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闸舱是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的“门户”。一般只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才有气闸舱,除苏联上升-2飞船外,载人飞船上一般都没有气闸舱。  相似文献   

3.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5):694-695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中国开启了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按照任务规划,2021和2022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和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近期,空间站任务相继取得重大进展,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气闸舱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行世界上第一次舱外活动时,使用了附加的、可伸缩的过渡舱,其出舱活动过程是:展开过渡舱并向内充气;当过渡舱与飞船座舱内气压一致时,开启飞船舱门,航天员进入过渡舱;关闭飞船舱门,释放过渡舱内气体;气体释放完毕,开启过渡舱外舱门,航天员进入太空活动;结束舱外活动后,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江山 《太空探索》2005,(1):F003
2004年11月29日,俄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号气闸舱分离后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上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重新对接,目前两名航天员已经返回空间站。莫斯科时间12点29分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开始与码头号气闸舱分离,3分钟后船站分离。接着航天员操纵飞船,飞到距码头号30米的位置,然后再驾驶飞船重新飞向国际空间站,于莫斯科时间12点52分与空间站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对接。整个重新对接的过程用了23分钟,比原计划的31分钟缩短了8分钟。对接完成后,两名航天员花费了约一个半小时检查对接口的密封状况。在确认一切正…  相似文献   

6.
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出舱活动,在舱外停留时间为24min。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     
正俄航天员出舱查飞船漏洞原因2018年12月11日,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航天员普罗科普耶夫和科诺年科出舱开展了一次长达7小时45分钟的太空行走,对站上联盟号MS-09飞船船体上一个孔洞的成因进行调查取证。他们对飞船外壳相关部段进行了拍照和取样。所获样品和图像将为调查漏洞成因提供更多信息。这是科诺年科的第四次和普罗科普耶夫的第二次舱外活动。联盟号MS-09飞船是2018年  相似文献   

8.
天宇 《国际太空》2015,(3):60-67
<正>今年3月1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50年前的这一天,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此后,太空行走成为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并取得了飞速发展,为推动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太空行走已成为载人航天常态,比如,2015年2月21日、2月25日和3月1日,"国际空间站"上的2名美国航天员先后进行了3次太空行走,他们在舱外架设了一条超过200m长的电缆,为今年晚些时候送到空间站两个"国际对接适配器"做准备,最终用于在2017年"接待"美国商业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9.
3 飞船由单人单舱到多人多舱□□ 40年前 ,人类从未登上过太空 ,苏联和美国都是从研制载人飞船开始 ,而且都是先从小型的单人飞船开始 ,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美国的第 1代飞船水星号 ,整个飞船就是 1个钟形的航天员座舱 ,总质量只有 1t多一点。舱内空间狭小 ,航天员必须选拔身材矮小者方能进入。航天员半卧式地坐在座椅上 ,几乎不能动弹 ,只能监视仪表和完成按电钮、拉手柄等最简单的操作。美国第 2代飞船双子星座号可乘载 2名航天员。飞船采用分舱设计 ,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截锥形的座舱 ,后部是圆柱形的设备舱。设备舱内装有变…  相似文献   

10.
航天简讯     
苏联推迟和平号空间站扩建计划苏联因预算削减等问题将推迟和平号空间站扩建计划。原准备在8月份发射的一个新舱段至少要推迟到9月份。还有一个新舱段要到1990年末才能发射。其中一个舱段载有生命保障系统,并有相当大的舱外活动工作区,足以试验苏联第一个载人机动装置。另一个舱段为一小型工厂,每星期可生产100公斤的晶体。苏联原准备在4月19日发射联盟TM8飞船到和平号空间站试验载人机动装置的计划已被取消。  相似文献   

11.
联盟 - TM飞船是苏联 /俄罗斯为适应和平号空间站长期飞行而改进发展的第三代载人飞船。 1 986年 5月 2 1日 ,前苏联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第一艘联盟 - TM新型宇宙飞船 ,这是联盟 - TM飞船的首次不载人试验飞行。飞船进入近地点 1 95km、远地点 2 2 4 km的初始地球轨道 ,运行周期88.63min,轨道倾角 51 .6°。经过机动后的轨道为近地点 1 95km、远地点 2 91 km。5月2 3日 ,这艘联盟 - TM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前对接口对接成功 ,这时的轨道参数为 :近地点 331 km,远地点 342 km,周期91 .2 2 min,轨道倾角 51 .65°。联盟 - TM飞船首次飞…  相似文献   

12.
<正>技术实验载人航天器"上升"号飞船"上升"号飞船是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是以"东方"号飞船为基础改进而成的,长约5米,最大直径2.4米,质量5.32吨,乘员舱内空间1.6立方米。它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乘坐3人状态(左图),另一种是进行舱外活动状态(右图,尚未安装过渡舱)。为了实现航天员舱外活动,"上升"号飞船在其两个圆形舱门中的一个舱门外侧安装了一个过渡舱。当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时,航天员从座舱进入过渡舱,然后关闭过渡舱与座舱之间的舱门,当过渡舱气压降低至零时,开启过渡舱通往太空的舱门,航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8月2日14:48,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名为奋进号(Endeavor)的"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搭载2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溅落在佛罗里达州以西的墨西哥湾上。这是"载人龙"飞船首次载人再入飞行,也是1975年"阿波罗-联盟"(Apollo-Soyuz)飞行任务后,美国时隔45年再次在海上接回航天员,标志着飞船载人飞行试验正式完成,SpaceX公司后续将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正式的商业乘员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简谱     
让—卢·克雷蒂安 1988年11月26日,随苏联航天员沃尔科夫、克里卡廖夫,搭乘“联盟TM—7”号飞船飞行。11月28日,飞船与“和平”号轨道站对接,同季托夫、马纳罗夫联合进行考察。12月9日,克雷蒂安和沃尔科夫到舱外活动1个半小时,成功地在站外安装了法国制造的太空平台。12月21日,克雷蒂安与季托夫、马纳罗夫换乘“联盟TM—6”号飞船返回地面,在太空停留26天。  相似文献   

15.
很多媒体报道,1967年苏联联盟1号载人飞船返回着陆前,由于主伞打不开,飞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高速坠毁,航天员科马罗夫不幸遇难。载人飞船到底是怎样返回地球和安全着陆的呢? 载人飞船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载有航天员的返回舱要返回地球。飞船在远离地球几百千米的太空,以每秒8千米左右的宇宙速度绕地球飞行,而飞船返回地球所经过的时间很短,在这样的条件下,载人飞船怎样返回地球和安全着陆呢?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此次发射的"联盟"TMA-14M飞船搭乘"联盟FG"运载火箭,于26日0时25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除叶连娜·谢洛娃外,飞船内还有俄罗斯航天员亚历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载人航天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在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解决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飞行任务,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期工程目标的胜利实现,也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是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实验外,重点要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展长期自主飞行、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那么提到出舱活动,必然会涉及到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神舟五号和六号航天员使用的舱内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18.
每期十星     
《太空探索》1996,(2):30-33
“双子星座”宇宙飞船 “双子星座”宇宙飞船是双子星座载人飞行计划中使用的飞船,该计划是美国第一个载人飞行“水星”计划与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之间的一个过渡计划,主要目的是发展轨道机动、交会和对接技术,训练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的能力,为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作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空间飞行》1979年2月一期报道] 去年加入苏联空间舰队的一种新型自动货运飞船进步号全长10.8米(包括会合探测器在内),最大直径3.7米。这艘自动货船系根据载人的联盟飞船设计改装的,共有三个舱。第一个舱叫作货舱,类似于联盟飞船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5月18日到达和平号轨道站的亚纳托利·阿塞巴斯基和亚历山德列·克利卡耶夫按计划将完成8次舱外活动,现已完成6次,7月是舱外活动的“高峰”,共完成4次。他们在350公里的高度上,舱外活动时间共达32小时。在7月27日的舱外活动中,阿塞巴斯基企图把一面红旗插到一根14米高的杆顶上,但他运气不佳,头罩上的遮光板被厚厚的水汽蒙住,使他迷失方向。克利卡耶夫不得不把他从杆上找回来。阿塞巴斯基和克利卡耶夫已在轨道上飞行了3.5个月。10月2日乘联盟TM-13飞船到达和平号空间站的这批乘员是苏联空间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