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2.
前哨 《太空探索》2004,(10):36-37
太空环境与地面环境的最大区别是失重,或者称为微重力。航天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就要开始进行失重训练,使他们熟悉失重环境和学习太空行走。在地面上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的方法有两种:用飞机作抛物线飞行和使用大型水池。  相似文献   

3.
最新消息     
和平号空间站冷却系统出现故障  俄罗斯航天局官员11月4日说,11月2日,和平号空间站上的3名航天员发现,空间站冷却系统出现渗漏,他们花了两天时间才找到渗漏的位置。现在,这3名航天员已堵住了冷却管上的一处裂缝,并恢复了原计划的研究工作。俄罗斯航天局官员强调指出,这次发生的渗漏对乘员舱的温度没产生影响,渗漏的气体对人体无害。11月6日,站上的航天员又一次检查了他们对裂缝的封堵是否成功。目前,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3名航天员(其中1名是德国航天员赖特尔)已遇到一些困难。10月份,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制…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的关键就在于航天员能否上天,而航天员的生活与训练又是绝对不能受到外界干扰的。因此,中国的航天员始终是一个隐晦的话题,他们的头上笼罩着神秘的光环。随着神舟飞船第四次发射的成功,中国的载人航天也进入了倒计时,那么中国的航天员现在都准备到了什么程度?他们是如何选拔、训练与生活的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宿双宁披露——  相似文献   

5.
周武 《太空探索》2003,(8):43-45
5月份,因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滞留国际空间站的三名航天员终于返回地面.随着他们的宣传,国际空间站上的小居民——黄豆.也开始名声大振,抢在航天员前面介绍自己的太空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6.
回家     
莫斯科时间3月16日上午11点08分,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联盟"TMA-06M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并在大雾弥漫中着陆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大草原。跟随这三名航天员一起返回的还包括一些仪器设备以及他们的一些科学实验成果。在与国际空间站留守航天员道别之后,莫斯科时间16日0点32分,俄罗斯航天员奥列格·诺维茨基、叶夫根尼·塔列尔金和美国航天员凯文·福特关闭了飞船与空间站间的对接舱门,开  相似文献   

7.
刘念 《太空探索》2005,(5):32-33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飞船进入太空轨道飞行一圈并返回地球,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那时到现在的40多年里,世界各国共有300多名航天员进入了太空,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设一个新栏目——航天员相册,将按一定的内容进行分类,介绍世界各国航天员的生活、工作及成长经历,使读者对他们能有一个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小号 《国际太空》2005,(6):20-20
他们于4月17日进入“国际空间站”,其中克里卡廖夫曾在太空累积飞行624天,完成这次任务后将使他在太空的工作时间累积超过800天,成为在太空累积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他们将为航天飞机复飞后与空间站对接做准备。  相似文献   

9.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2):38-41
“民以食为天”,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员亦然。此次飞行,他们在太空中停留了五天.这五天中他们每天都要消耗能量、维持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0.
空间扫描     
国际空间站首批航天员开始集训一组俄罗斯航天员共3人,已开始在莫斯科的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集训,准备到“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上开展工作。其中两名是已被确定为国际空间站第一个机组成员的吉德津利和克里卡廖夫,该组的第3位成员是美国航天员舍培德,他于1996年10月就已在俄罗斯开始训练。中国台湾两公司获制造航天部件资格,宏棋科技公司生产的卫星电脑、胜利公司生产的天线和滤波器,日前得到美方认可,获美国公司颁发的合格证书。宏棋公司协理林佳璋说,年轻一代的工程师都非常渴望学习新技术。他们常常自己加班,这样可以学到合约里…  相似文献   

11.
(1994年7月)1日俄罗斯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用联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联盟TM-19。它载着两名航天员,其中1名是哈萨克斯坦人。他们将接替已在和平号空间站工作生活半年之久的3名航天员中的两名,第3名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将继续呆在空间站上,准备打破在空间驻留365天的纪录。2日一直对接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的进步M-23货运飞船与空间站脱离。它再入大气层时,弹射出一个回收舱,并安全地落到地面。另外,俄罗斯还回收了在太空飞行了18天的福汤一9卫星,它载有材料处理装置和欧洲…  相似文献   

12.
2日 俄罗斯用宇宙号运载火箭把一颗雷达校准卫星宇宙-2306送入了太空。卫星入轨后,释放了4颗子卫星,它们将用于校准反弹道导弹雷达。美国东部时间1时38分,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航天员(其中2名是女航天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他们将在太空邀游15天13小时32分钟,创下新的航天飞机飞行记录。其任务是纯科学的,主要进行天文观测。此外,航天员还将进行中平台主动控制实验(MACE),研究航天器与有效载荷之间的相互影响。4日 美国空间系统/洛拉尔公司最近与日本运输省签署了一项卫星制造合同。这家美国…  相似文献   

13.
正成为一名航天员并不容易,但这条飞天之路并不孤独,专业"老师"们会为他们贴身定制课程,教会他们所需的各类技能。在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之前,它的驾驶员和乘客就在飞船设计师的指导下,练成了在飞船里所需的十八般武艺。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想成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分几步?首先,你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2,(2):15-15
对一名航天员而言,除去应对航天飞行的百般技能外,团队中相互协调合作的能力也不可忽视。为此,NASA近日把将于明年夏天执行下一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7名航天员派到怀俄明州的深山老林里,在特殊的环境里磨练他们的团队精神。 这群航天员脱下太空服,扛起背包,来到温德河岭安营扎寨。他们挤在狭小的帐篷里,喝的是用碘净化的溪水,生  相似文献   

15.
英魂系太空     
阿丝 《太空探索》2003,(4):33-33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无一生还。这一悲剧让我们再次认识到,通往太空的道路充满风险与挑战,在这不可预知的道路上,航天员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就一曲曲悲壮感人的乐章。在这里,我们只能以极其贫乏的文字,记录他们的英魂。  相似文献   

16.
空间扫描     
俄罗斯航天员培训中心1999年3月开始向国内外航天爱好者开放为他们提供航天训练服务。它名为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位于莫斯科郊外的星城,每月可为10名航天爱好者提供两周的服务和训练,内容包括了解和平号空间站和联盟-TM飞船的构造和功能,试穿航天服,模拟...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宇航局的第22期航天员在前段时间完成了选拔,选出了由5名女性和7名男性组成的最新一期航天员大队。他们将作为5年来的第一批新人,加入原本已有44人的美国宇航局航天员团队,迎接即将到来的太空旅行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双语世界     
陕西读者秦双兵问看航天员太空行走时在天上飘来飘去的,特别潇洒,身上绑的绳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他们能这样在太空呆多长时间呢?  相似文献   

19.
航天飞机的航天员分为三类:驾驶航天员、任务专家航天员和载荷专家。不同类型的航天员选拔标准不同,在航天飞机的三类航天员中,对驾驶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最严,对载荷专家的要求最宽。根据美国航宇局的新规定,对驾驶航天员申请人的基本要求是:获得工程、生物学、物理学或数学方面的学士学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优先;具有1000小时以上的喷气式飞机驾驶经验,曾当过试飞员的优先;身体符合航宇局的Ⅰ类体检标准,而且要视力良好,血压正常,身高在1.6米至1.9米之间。当然必须是美国公民。这些要求与20世纪50年代末期选“水星”计划航天员时的标准相比,没有太多变化,当然有些地方也有放宽,如对年龄没有明确规定,不一定要从空军试飞员学校毕业,飞行小时从1500下降到1000小时,但对身高的限制放宽明显。  相似文献   

20.
航天服是航天员升空与返回时为防止事故而穿着的服装,例如在升空发生事故.航天员即使被抛到真空的宇宙中,航天服中氧气瓶中的氧气可供航天员使用几十分钟.且具有防寒隔离功效。为此,航天服具有气密性,头部与手腕的转动均不会漏气.这样一来就使航天服的穿脱非常费劲。日本航天员毛利卫说.穿航天服是很辛苦的,头部艰难套入,又很重.航天服重20-3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