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仅次于原苏联,居世界第2位。人口2700万,国民总产值等于日本的1/10。由于比邻美国,受美国60年代大力开展空间活动的影响,加拿大空间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国内通信卫星的国家(1972年),迄今已发射了五代“兄弟”系列通信卫星。加拿大在60年代就研制了由美国代为发射的一颗国际电离层研究科学卫星,星上观测仪器工作时间长达19年之久。在7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时,加拿大承包了机上机械臂手,从1984年航天飞机开始飞行到1993年12月2日奋进号航天飞…  相似文献   

2.
1958年的美国空间活动开创了独立的但却关系到军用和民用空间开发和研究的时代。30年后的今天,修改其政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是否需要继续实施军、民用空间计划分开的政策?运载火箭如何发展和利用?空间开发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实施美国月球基地计划就能拉大同苏联竞争的距离吗?  相似文献   

3.
2019年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空间政策四号令(以下简称四号令),提出要建立美军第六个军种——美国天军。四号令明确了美国天军的组建形势背景、组建方案、组织管理等内容。(1)组建形势背景。尽管美国空间系统一直保持着技术优势,但潜在对手的空间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并积极发展在危机或冲突中阻止美国使用空间能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美苏保持其强大的空间能力的共同特点都是有很强的军事目的。 1.美国由于1985年和1986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空间事故(两枚大力神34D火箭、一枚雷神德尔它火箭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1986年美国只发射了9颗卫星,这是过去10年中美国军事空间计划中少有的挫折。目前美国大约有75颗采用先进技术的军用卫星,有早期预警、照相和电子侦察、海洋监视、气象预报、通信导航和海洋学测量等卫星。在里根执政期间,用于军事空间预算的  相似文献   

5.
张希舜  庞之浩 《国际太空》1990,(2):13-17,10
从60年代初开始,美苏两国就竞相发展载人登月事业,结果美国独占鳌头。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中期,美苏又频频向金星和火星发射探测器,直到现在这场竞争还在继续,不过美国似乎已处在领先地位。在今后8年内,美国将进行5次深空间探测。下面我们就较系统地介绍一下美国空间探测的概况(分两期刊出),并在封三、封四附有参考照片。  相似文献   

6.
2011年2月4日,美国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和美国国家情报主任詹姆斯·克拉伯联合签署了《国家安全空间战略》。该文件是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共同制订的首个关于国家空间安全的文件,也是用来指导未来10年美国国家安全空间事务的顶层战略文件。  相似文献   

7.
美国天基空间目标监测系统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美军对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研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美国将重点研制和部署一些新型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以确保美国在近期内获得满足空间对抗需求的空间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哈勃空间望远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航宇局研制的最昂贵和技术最复杂的一颗科学卫星。这颗卫星由马歇尔中心、洛克希德公司和帕金·埃尔曼公司组成的承包小组负责研制。欧空局和几家欧洲公司也参与了研制工作,并负担15%费用,研制太阳电池翼和暗弱天体照相机两个部件。作为交换,美国航宇局保证欧洲科学家获得15%的观测资料。卫星由三大部分组成:光学部件、科学仪器、保障系统。卫星重12.5吨,主结构尺寸为42.5英尺×14英尺,太阳电池翼全部展开后,宽度可增加到45英尺。  相似文献   

9.
《国际太空》1989,(1):3-4
航天飞机第26次飞行成功,为美国空间计划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将重建其载人飞行能力并将推动用于大型科学试验和用于军事研究的有效载荷的研制。航天飞机发现号于10月3日再入期间,美宇航员豪克和科维驶驾发现号通过横越太平洋上空时进行4次高超音速转变倾斜机动,然后在美国东部夏令时间上午11:37着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湖床17号跑道上。这次飞行绕地球164圈,行程170万英里。第26次飞行乘员组对承包工作队在航天飞机系统中所做的广泛的修  相似文献   

10.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空间活动美国《AIAA大学生杂志》1993年秋季刊扼要介绍世界各国空间活动。介绍分空间活动大国部分(美国、独联体、欧空局、中国和日本)、空间活动较少但作为重要投资的国家(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巴西)和活动少投资也少的国家(以色列、印...  相似文献   

11.
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并决定在轨道上与美国空间站对接的日本空间舱,是一个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实验用的组装式多用途实验室,广大用户将利用其微重力、高真空、高洁净环境进行材料实验、生命科学实验、地球观测、天体观测和理工实验等。它由加压舱、外部舱、气闸、机械手、后勤舱等组成。原计划JEM将于1994年发射并完成在轨组装等任务,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及美国空间站研制计划没能按期进行,使整个开发计划推迟,因此美国、ESA、日本等国经过协调,确定空间站的组成部件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太空》1997,(8):26-27
著名的空间政策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洛格斯顿(JohnM.Logsdon),最近在日本和欧洲就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计划和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为期几周的考察。之后,他在5月26日~6月1日的《空间新闻》周刊上著文,阐述美国依旧在空间保持领先地位的缘由。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与其他空间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级空间计划还是商业性空间活动,美国均处于良好的势态。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第一,美国为使其空间计划在冷战后的形势下继续保持稳定所作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正在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在主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立文 《国际太空》2001,(6):9-10
1 飞向太空□□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 2 0 0 1年 3月 8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升入了睛朗的天空。此次飞行是航天飞机第 8次飞向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作还需 5年才能完成 ,其造价估计在 6 0 0亿~ 96 0亿美元之间。发现号航天飞机此行的目的是接回国际空间站的首批居民 ,并送去由意大利制造的莱奥纳尔多号多功能后勤舱。飞行任务结束后 ,机上的 7名航天员中有 3名不随机返回地球 ,他们是俄罗斯航天员尤里·乌萨乔夫、美国航天员苏珊·赫尔姆斯和詹姆斯·沃斯。赫尔姆斯是首位进驻国际空间站的女性 ,其他…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0月24日当地时间8时零8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航宇局用1枚小型“德尔他”火箭成功地发射了1个采用离子推进器的空间探测器——深空-1。它是美国航宇局“2000年高风险、高回报科技计划”中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人类迄今为止第一个...  相似文献   

15.
航天飞机第69次飞行的任务代号为STS-71。STS-71飞行任务具有两大历史性纪念意义:一是美国航天计划中第100次载人航天发射;另一是美国航天飞机第一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STS-71是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14次飞行。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6.
立文 《国际太空》2002,(6):19-21
20 0 2年 4月 8日 ,美国东部时间1 6∶ 3 0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1 重任在身航天飞机此次飞行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对空间站进行“施工”。美航宇局说 ,阿特兰蒂斯号上携带了 1个类似“横梁”的桁架 ,它长约 1 3 m,重达 1 3 .5t。这将是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7.
美国空军策划未来天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空间网报道,美国空军已经草拟了一份长达176页题为“转型飞行计划”的文件。该文件对如何最好地扩展美国空间军事力量提供了全面的审视,明确指出美国需要在近几年内组成一支航天武装舰队。文件阐述了有关空间优势与保护空间设施、禁止敌方进入空间和迅速发射航天器替代损坏或者被摧毁的空间设施等内容,通篇强调了对空间的利用。“转型飞行计划”从空间全球激  相似文献   

18.
吴勤 《国际太空》2007,(10):19-23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力量作为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角色正出现在战争舞台上.对卫星的破坏与反破坏、干扰与反干扰将成为未来空间对抗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反卫星武器不仅是破坏各种军用卫星的必要手段,也将成为对抗天基反导系统的重要手段,是争夺太空优势的基础.美国一直致力于反卫星武器装备的研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反卫星武器,这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9.
宗河 《国际太空》2002,(11):4-5
1 恢复飞行 2002年10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最近3个多月来美国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自2002年6月底以来,由于先后在现役的4架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推进剂管路上都查出有微小裂缝,美国航宇局一度作出了让所有航天飞机停飞的决定。 阿特兰蒂斯号的这次升空原定于10月2日,但恶劣的天气状况使美国航宇局多次推迟发射。由于担心飓风“莉莉”会途经位于休斯敦的飞行控制中心,美航宇局甚至一度关闭了这家中心,将国际空间站的控制工作暂时转交俄罗斯方面。 阿特兰蒂斯号7日的发射有一点新意。它的外部…  相似文献   

20.
空间扫描     
小号 《国际太空》2007,(3):31-32
美国“火星勘测轨道器”出现故障;美国冥王星探测器于2007年2月底抵达木星;布什总统建议增加美国航空航天局2008财年预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